一百年前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 他們比我們更懂國人
文章來源: 不很明了2011-12-21 19:55:27

文章來源: 十方 於 2011-12-20 11:55:35 

我,阿瑟·賈德森·布朗,1901年作為美國長老會的牧師來到中國,於辛亥革命前後在中國生活了多年。

西方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辛亥革命是一場“最巨大、最重要的革命”,震驚於這場革命的規模、速度,以及領袖人物快刀斬亂麻的魄力。

在西方世界看來,中國這個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地大物博,但其國家的人民嚴重缺乏國家精神,中國的民眾乃至中央、地方政權是如此的鬆散,彼此缺乏有效的溝通手段,幾乎不可能在同一時間發起共同的行動。辛亥革命前,用“慢半拍”來形容中國的保守性還最恰當,辛亥革命後,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突然之間顯示出整體的行動能力,其領袖人物在行動上團結一致,且能夠顧全大局彼此退讓。可以想見,在辛亥革命後不長的時間裏,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的認知不斷重建。

美國旅行家、攝影家伊麗莎·賽德莫曾說過一段被西方人廣泛引述的、關於中國人的民族性的經典的話。她說:“沒有一個人理解過,或者真正了解過中國人,這一世界上最好懂又最難捉摸、最理智又最沒邏輯最矛盾的民族。”

拋開中國人的民族性不談,以前的中國政府的官員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這個統治集團差不多已經集體腐朽了。幾乎所有的中國官員都腐敗。

中國的商界,比如說票號和貿易公司可能還會講求信譽,遵守合同的約定,而中國的官員是沒有原則的,他們主要看錢辦事。很多在美國待了10至15年的中國留學生都不願意回到北京。倒不是因為他們貪戀美國的榮華,不願意為祖國效忠,而是他們湊不齊送給當權的清朝王公的賄賂款項。

要想結識任何一個清朝勳貴,至少要送上300兩銀子(相當於200多美元)給王公的門房。王爺的門房頂得上一個七品知縣,隻有把他們打點好,才能有機會見到王公。這在北京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門房得到的錢,會被王府的人瓜分,王公本人會得到最大的一份。

跑官的人想要得到的職務越高,孝敬門房的錢就要越多。有熟知內幕的朋友告訴我,在北京,慶親王在這項收入上每年就有300萬美元進賬。而他的收入與流氓成性的肅親王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

前些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以皇族載澤為首的五大臣世出洋考察的事件,在喧囂的背後是一場大規模的賄賂遊戲,考察隻是表麵文章,吃喝玩樂,借機收錢,才是考察的實質內容。五大臣出洋考察團就是一個超豪華旅行團。不過,他們回來以後,卻恬不知恥地宣稱,對世界各個強國的陸軍和海軍都進行了徹底的研究。

在中國生活了20年的派克先生寫道:“在中國所有的階層中,道德意識極其薄弱……。我們認為應該上斷頭台的罪行,在中國人那裏連輕罪都算不上。”

派克先生這位虔誠基督徒想批評的是中國人“殘酷無情”,說得更直白一些,是對苦難的無動於衷。

他曾經去煙台旅行,看到一個垂死的人在街邊,這是一條繁華而擁擠的大街,幾百個中國人路過這個可憐的人的身邊,卻沒有一個停下來提供幫助或表示同情。那個垂死的人麵無表情地熬過他生命最後的時刻,獨自體驗最後的痛苦,他大瞪著眼睛躺著,身體慢慢地變冷變僵,冷漠的人群對此視而不見。24小時過後,他還躺在原地,死亡的麵孔朝向沉默的天空。大街上的人們依舊推推搡搡地經過,照樣若無其事地做著買賣,高聲談笑,對近在眼前的人生悲劇無動於衷。

我在青州府的時候,也曾遇到過同樣的事情,街麵上躺著一個女人在不停地扭動,我想走上前去幫忙。周圍的人急忙警告我,製止我的行為,他們說如果我沒經人要求就去碰她,與這個女人相關的人會抓住我,要我為她的死亡負責,很可能會要求巨額賠償。

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麽中國人往往見死不救,因為他們怕被人訛詐。他們一旦出手救人,一群或真或假的親威會立即扯住他,嚷著要賠償,接下來的代價更高,也許一個貪婪的地方官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大撈一筆,救人的人隻有掏出足夠多的錢賄賂才可以免罪。

也許還有一個原因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很貧窮,他們自己也活在苦難之中,他們見過太多的苦難,體驗過太多的苦難,對苦難已經麻木不仁了。

美國人看重日本人輕視中國人的現象非常普遍。因為日本人的輝煌成就,使得東方國家所有的榮譽都歸了日本人。以驚人速度崛起的日本人吸納了很多現代觀念和科技發明,他們配得上西方人的尊重。

但是,在我看來,中國人卻是亞洲最優秀的。中國人與日本人有同等的智慧,還有德國人孜孜以求的精神。古老的龜兔賽跑的寓言同樣適用於這個國家。上海的一家華人店鋪的古怪招牌無意間透露出中國人的雄心:“從火爐到雨傘都能修,隻要凡人能做的都能做。”

曾考察過中國的地質結構和地理特征的德國學者李希霍芬被譽為最了解中國國情的西方人。他曾說:“在人類的所有民族中,中國人是唯一能在所有條件下――從最冷的極寒地帶到最熱的赤道――都能進行偉大而持久的行動的民族。”

科爾克霍恩引用了他的一句話:“無論在哪裏,隻要華人得到立足之地,再加上一瓢之水,他就可以讓世間萬物生長。”科爾克霍恩在李希霍芬的基礎上發展了對中國人的認識:“她(中國)具備一切構建偉大國家的因素,唯一缺少的是意誌和引導的力量。有了這一東風,你會發現中國早就萬事俱備。中國多的是能人,他們擁有完美的執行能力,高度計劃的頭腦和勤勞工作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