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小學生數學學什麽?
文章來源: 網上無名2008-10-25 19:53:57

0.

自打帶著孩子回了國,因我時有抱怨學校課業繁重,招來不少美國老友細問——究竟中國的孩子成天都在忙著學些什麽?其中有我一位鄰居,小女兒跟阿小J同歲,過去天天一起瘋玩兒,相互從未提及學業之事,竟也來信詢問,在中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數學課都學什麽?比美國的數學難很多麽?他們覺得奇怪——孩子回中國,需要補中文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為什麽數學也要補呢?

中國小學生數學學什麽?就這麽一個小小的問題,可是讓我犯了難。如若詳盡地回答,那就必定涉及到兩國教育體係上的巨大差異,不是輕易能夠說得清楚。但是如果扼要地回答,不涉及具體內容和基本根源,又難免以個人偏見來概括總結,不是別人希望得到的客觀答案。加上我的孩子還小,經曆也並不很多,從大致的學習內容來看,難易程度沒有那麽顯而易見。

甭管怎麽說吧,我反正是給我的鄰居回了一封長信,基本上就是以下內容的英文版。即便如此,感覺也隻是大致羅列了三年級數學課本涉及的內容而已。而真正本質上的區別,不假以時日親身體驗,恐怕不太容易徹底搞明白。我們去國多年的華人尚且需要背景資料的支持,更何況她一個老外了。所以以偏概全也罷,掛一漏萬也罷,都隻能是靠著記錄我之所見,為讀的人提供點評與加工的素材。

 

1.

我的三個孩子,尤其是三年級的阿小J,所謂的補習(catch up),主要有兩個方麵。

一呢,是做題速度。美國的小學生普遍做題量小,依我粗略的估計,大約也就是國內孩子的十分之一。而且在美國的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都是以筆算為主,不要求太複雜的口算心算速算。而在中國,家庭作業非常之多。在這裏,大家信奉的是熟能生巧。所以每個學生都得要通過大量的筆算題、口算題、應用題,來提高運算速度和準確性,以及實際應用能力。於是對於我的孩子,就算是為了應付每天大量的家庭作業,都要盡快把計算和應用理解能力追上來。

二呢,是學習方法。我的個人感覺,美國的小學數學比較注重理論,用大量的精力反複闡述一個概念,讓學生徹底了解具體概念的立體意思。比方他們學一百的時候,讓孩子做好多一百件東西拚成的手工,畫很多十個一組的百塊立方體。但是在中國,這些概念的灌輸是通過大量的計算和應用,然後才慢慢被孩子理解消化的。回顧我們小時候學數學,大抵也是這麽一個情況。我們可以不知道加減乘除究竟是什麽意思,但是我們一定能夠快速地進行四則運算。做多了,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也在加強,加減乘除的意思,自然會在某天於孩子腦子裏變得豁然開朗。

我不是教育專家,不能判斷兩種體係孰好孰壞。其實即便是教育專家們,也不過以各執一詞開始,以自圓其說結束。他們所說的各樣道理,雖說分別具備可取之處,但卻遠遠不是真理。隨便聽聽還行,要是老實遵循,我看大可不必。更何況理論在各種具體實際當中的應用,本身就是一些沒有正確答案的開放題(open-ended questions)。

就說這中美教育體製,我在美國看海外華人羨慕國內的孩子學得多學得好,在中國又看國內父母羨慕美國教育製度靈活先進孩子輕鬆快樂。總之說來說去,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機會中西並蓄,可惜沒有這樣一條現成的中間道路。在國內有許多的私立學校,也正在雙方所謂的優點基礎之上,積極探索完美的教學方法。但是這項任務不僅是剛剛起步,而且一定不會有什麽終點,因為人世本不存在完美。所以我們現在隻能說,兩種體係的長期獨立存在,不僅是多年形成的慣性,也是各自優勢的體現。它們培養出來的,是不同類型的孩子。而至於說哪一種孩子更優秀,這其中有太多的因素,不是某種教育方法所能左右,也不是某種生存方式所能定奪。

 

2.

阿小J他們三年級課本的內容,大框架上包括四位數以下的四則運算、克和千克、計時、日程安排、形狀及周長、統計與可能性、摸牌與下棋、分數,等等。內容實在沒有驚人之處,估計跟美國這麽大年齡孩子所學的內容大同小異。

從應用題目來看,中國的題目比美國的直來直去問法多了不少玄機,稍不留神就會被繞進去。順便提一句,國內的孩子特別流行做腦筋急轉彎,不知道是否屬於這繞與被繞大比拚的社會產物。

即便是計算題,要麽是口算心算速算,有速度上的要求。每天的數學作業,除了課後練習冊,還有《口算心算速算天天練》,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人手一冊,每天做兩頁;要麽就是題裏藏著貓膩,甭想不動腦子就能得出答案。總之同樣那點東西,在國內,是來回來去地出各種題目,目的就是把它掰開了,揉碎了,嚼爛了,把它刻進學生的腦子裏。

我們先不必說那些提高題或者奧數題什麽的,就是基本的課後練習冊哈,全國三年級小朋友都得要做的基本練習。我從上邊抄了幾道題目供大家參考:

(1)被減數、減數與差的和是44,被減數是幾?

(2)有兩箱蘋果,如果從甲箱中拿3千克到乙箱中,兩箱蘋果就一樣重了。原來甲箱比乙箱重多少千克?

(3)用7,6,0,0組成的四位數中,一個零也讀不出來的數有哪幾個?隻讀出一個零的數有哪幾個?

(4)57/2的商是幾位數?

(5)在除數是6的除法算式中,餘數最大是幾?

(6)判斷對錯:如果☆-48=△-42,那麽☆<△。

 

3.

寫了這麽多,感覺還是淩亂,巴不得自己可以提供更完整更全麵的信息與分析。不過還是很高興能夠有時間把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先記錄下來,或許碰巧有對此感興趣的老師家長,通過我這些零散的介紹,自行思考自行結論,也算我的記錄有點意義了。

從我以前的文章,大家或許可以看出,我對國內教育體製的某些方麵,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其中包括填鴨,還有所謂的集體主義教育。前者給孩子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剝奪了他們太多童年當有的快樂;後者盡是空談,意在培養整齊劃一的少年順民。而涉及到具體做法,我更是恨得壓根癢癢。孩子為什麽不能按照個性不同多樣發展?統一使用的英語聽力CD,為什麽就不能請個母語是英語的人來讀?英語二十六個字母還有語文整體認讀音節,那些都是為了用,不是為了沒完沒了地默寫。難道老師就不明白,它們跟九九表的學習和使用方法不一樣?

在數學教學方麵,我也看到不少弊病,不過與此同時,也認可很多的方法,覺得它們非常值得美國的學校和家庭借鑒。

最後說一道一年級孩子的數學題,據說很多大人都做錯了。看到老師家長和教育專家,因為這類數學題目的出現,展開關於教育模式的討論,我覺得挺有意思。你覺得呢?

“一天有個年輕人來到王老板的店裏買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成本是18元,標價是21元。結果是這個年輕人掏出100元要買這件禮物。王老板當時沒有零錢,用那100元向街坊換了100元的零錢,找給年輕人79元。但是街坊後來發現那100元是假鈔,王老板無奈還了街坊100元。現在問題是:王老板在這次交易中到底損失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