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考】
文章來源: 網上無名2008-03-04 10:37:24


孩子們從前借書讀書,總以小說(fiction)為主。最近借了幾本非虛構的non fiction,我們大家都覺得十分好看。

先列幾本書名:
You can’t taste a pickle with your ear
Muscles: our muscular system
Outside and inside alligators
Snakes
Floating in space
Sensational science projects with simple machine
Gee Whiz! it’s all about pee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 Gee Whiz! it’s all about pee 。


我們在此不妨把書名譯成:《尿考》。

養過孩子的大約都知道,小東西們對於屎尿屁等等惡心事物,不是一般地感興趣。甭說細節,就光這些詞匯,都能讓他們說個不停,並且興奮得無法自已。所以可以想象,在我讀《尿考》給他們聽的過程當中,他們如何笑到前仰後合。一本好書,哪怕它不過講的就是關於一泡尿,也能為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啊,嗬嗬。

言歸正傳,今天隨便撿幾條書中我覺得有趣的內容胡說八道一下吧。



功用:

本書開篇,說的是尿可治病救人,這個不是什麽新聞,早就知道童子尿的妙處麽哈,以尿入藥,可活血化淤,解熱瀉火。可是我一直不太明白,這尿,臊成那樣,怎麽喝得下呢?讀了書才明白,尿液不在空氣中久置,是不會臭的。那便好辦了,隻要密封得當,便不臊不臭,夏日裏兌點蜂蜜擠些檸檬,冰鎮之,營養味道俱佳。像我這等童子較多的人家,甚至可以考慮開家童子尿坊,新鮮的作為飲料出售,陳舊的作為肥料出售。聽說小傑的尿,就都藏在牛奶桶裏頭,捂臭了才好,等上他奶奶家串們兒時,當作上好的禮品提過去,奶奶喜滋滋接過去,迫不及待拿到後院去種地。於是奶奶那蔥長得,跟小樹似的,玫瑰花也都開瘋了。總之變廢為寶的方法很多,值得仔細研究精心發明。

況且尿不隻不臭,還能香氣四溢。古羅馬的女人為了臭美,喝下鬆節油,尿出來的就是帶有玫瑰花香的小便了。沒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吾們才管香水叫 eau de toilet ,嗬嗬。當然了,鬆節油有毒,不宜多飲。不過,薛萼當年,為了得那幾個時辰的美麗,不也寧可飲下帶毒的解藥麽?唉,有時女人對於美麗的向往,就是如此不可理愈。


尿姿:

古人尿尿的姿勢,可謂爭奇鬥妍。埃及和愛爾蘭的女人站著尿尿,男人則坐是著或者蹲著尿;而在多數穆斯林國家,男女都坐著尿或者蹲著尿,因為他們認為隻有狗狗才站著尿;歐洲女人站著尿尿的習慣,則一直延續到兩百年前。倒不是她們尊敬狗狗,而是出於無奈。咱們都知道,她們那會兒穿大裙子,又長又硬的,撅出去老遠,走路都不方便,更別提蹲下尿尿了。就算勉強能蹲,也很難保證不把屎尿蹭得哪兒哪兒都是。於是她們隻好因地製宜,畢竟大長裙子有大長裙子的好,在裏頭幹什麽都沒人知道,所以可以站在當街尿尿,還可以邊逛邊尿,跟灑水車似的。

以前阿小 T 曾經好奇地問我,為什麽女孩都要坐著尿尿。我說不一定啊,媽媽就能站著尿尿,司令阿姨也可以。他大吃一驚,頓時對我和司令佩服得五體投地。最近給他讀書,他才知道很多很多的女人都能站著尿尿,對我們的景仰馬上就沒有往日那麽強烈了。要麽統治階級喜歡千方百計地阻撓百姓讀書呢,就是怕他們書讀多了就減少對自己的敬重。


廁所:

在史前時代,人類茹毛飲血,考古學家通過一些遺留的痕跡,已經可以勾勒出當時許多的生活畫麵。隻是尿尿的事,一直無從考證。怎麽尿,尿在哪兒,是否清理,是否利用,都不可知。我發現,不論是記錄還是考證,人們為吃喝所做的,總是比為拉撒所做的,要多很多。

直到羅馬帝國時代,廁所文明才有了可考的進步。他們建造了宏偉的大理石公廁,馬桶內裝鹽水,還配有海綿供人擦洗。上廁所要付錢,廁所裏的尿還能拿來賣錢,商人收了它去幫人漂白衣物。對於那塊海綿,我想了很長時間。你用完我用,太惡心了吧也有點兒。被這個問題困擾多日之後,我終於想出了令自己滿意的答案:那塊海綿,可能不是用來擦屁屁,而是用來擦馬桶。



古羅馬的廁所

說起擦屁屁,我又有題外話說。早年在雲南,上完廁所,保姆是讓狗狗幫我舔幹淨的;再後來,在北方的農村,當地人都用一種麥杆,一刮兩刮,就幹淨了。我試過幾次,總不熟練,擦得滿手都是,隻得放棄;山子沒怎麽住過農村,比我還缺乏經驗。出去郊遊,急起來沒得用,順手摘了兩片梧桐葉子,也不想想,那梧桐葉子上頭,可都是毛毛啊!

羅馬帝國滅亡以後那一千多年,是歐洲廁所文明最敗落的時期。公廁設施每況愈下,不論是愛丁堡還是蘇格蘭,到處都能見到提著大尿桶子四處遊逛的家夥。上街如遇內急,可以付錢給這些家夥,然後披塊鬥蓬遮著屁屁解決問題。

在巴黎的皇宮裏,總有奢華的聚會,卻沒有公用廁所予人方便。所以那些公爵啊夫人啊,都是在院兒裏、走廊裏、空房間裏解決問題的。

Hogarth在1743年所繪La Toilette,是marriage a la mode組圖中的一幅

老百姓家中沒那麽多空地兒,一般尿完就直接順著窗口把尿潑到街上去,路上行人頭頂尿雨,腳踏尿潭,這樣的尷尬,那賈瑞就體會過。 英國 17 世紀的詩人約翰·德萊頓同學,甚至為此作詩道:

“除非你已預先找好自己的位置/否則再想尋歡作樂就為時已晚/命運很多時候都是湊巧/因為街上有醒著的窗戶/祈求萬能的主、並料想不太可能/攤上便壺的份兒。”

1597 年,英國人哈林頓研製出活塞式馬桶,裝在伊麗莎白女王的皇宮裏頭。之後經過很久的發展完善,衛生潔具才算於 1890 年開始在歐洲普及開來。

1776 年的美國,革命運動已是如火如荼,但與精神文明相比,物質文明反倒發育遲緩。整個白宮後院,數來數去隻有一個廁所。



華盛頓州當年的一個outhouse

直至 1801 年,傑弗遜總統才建了兩小間廁所,裏邊有利用雨水的衝洗裝置。雖然後來又加建了一些廁所,可是每逢宮中舉辦大型宴會,還是很不夠用,得要臨時設立特別房間,供男士抽煙和在尿盆( chamber pots )裏尿尿。



尿盆

現在就方便多了,白宮裏邊已經有了三十五個洗手間。

說到廁所,想起個早年的問題,就是過去中國的公共廁所,老寫著 WC ,是什麽意思。記得當初很長時間裏,我一直誤以為 W 代表 Woman ,就是想不出 C 如何代表 man 。苦惱了很多年之後才知道, W · C 全稱是 water closet (抽水馬桶),而且是個並不高雅的稱呼,有點兒像我們說的“茅房”。



尿急:

早先的騎士,一人兒一身六七十磅重的盔甲,好像挺酷哈,可尿起尿來就有問題。好在他們的盔甲中間部分是沒有金屬的,專門留出一個雞雞孔,還真周到。不過,我還是多少有些擔心:萬一敵人狡猾,一劍捅進那個孔孔。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都是騎在馬上打架,這種可能不是沒有,但也不是很大。倒是如果騎士尿完了沒抖幹淨,會不會讓尿酸腐蝕了盔甲?



古代歐洲騎士盔甲

這說的是還上戰場之前呢,總有解決辦法。可雙方一旦開打了,生死攸關,尿急才真會是大問題。

騎士急起來,不好喊聲暫停,眾目睽睽之下閃在一旁大尿特尿。開戰鬥機的也一樣,不能在戰鬥正酣的時候,扔下飛機,跑到眩窗邊兒上尿一泡,再回來繼續開飛機。所以他們開飛機的時候,得要戴著尿兜兜( piddle-pak ),邊開飛機邊小便。不知道他們前邊戴著尿兜兜,後邊要不要戴一個屎兜兜,事後又擦不擦屁屁呢?

貨櫃車司機比飛行員好點兒有限,要是趕上方圓幾百裏都沒地兒停車方便,他們就尿在尿桶裏(當然要注意駕駛安全),尿完將桶扔在路邊。據統計,平均一個月內,單在華盛頓一州,一段 100 英裏的路段,就可在路邊撿到一千多個這樣的尿桶。夏天小便在曝曬下升溫,保不齊就會爆炸。不知開在這樣的路段,身邊此起彼伏的爆炸聲,會是什麽樣的壯觀景象。

由此我也憶起多年以前,一幫朋友出門旅行,大俠開車超速,在荒郊野嶺被警察捏住,盤問了很久很久很久。當時車上的我們,有兩人被憋得尿褲子的心都有,就是不敢下車方便,怕警察除了管超速,還管隨地大小便。

那段經曆已經過去十年了。當初的朋友圈中,發生了不少的故事,雖然不是天大,但已足夠令大家天各一方。今天想起當日,笑著笑著,竟然有點想哭。

又扯閑篇了,打住,還是回來尿尿。前段時間,讀那本張倩儀的《另一種童年的告別——消失的人文世界最後回眸》,裏邊寫到咱們中國早時的科舉考試,書生們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僅書讀得辛苦,在條件艱苦的考場上,忍尿忍屎也不輕鬆。若忍不住,就有可能被收考卷取消考試資格,所以在考試現場大小便也是常有的現象。難怪 《清類鈔》中記載,有個考生沒有考中什麽,幹脆開起了收費公廁,廁所上邊貼副對聯:“但願你來我往,最恨屎少屁多。”

原來不分國界的,不僅隻有藝術。

已經寫了不少了。關於尿尿,內容太多,我這兒不可能一一道來。感興趣的大小朋友,不妨去找這本書來看看,雖然沒有我的演繹版那麽精彩,但也很不錯啦,值得一讀。



目錄:

Pee Basics

Stand up and be counted  
To pee or not to pee
Peeing through History
Pees in a space pod

The Call of Nature

Flow chart
Dry run
Pee postings
War and pees

Nature’s Gold Mine

Pee P.I.
Urine the army now
Pee M.D.
Pee soap
Pee soup
Wee beasties


這本書還有個姊妹篇, The truth about poop ,《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