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上高中、讀本科將成留學最大浪潮?
文章來源: 網上無名2007-12-21 11:57:24

[無名按]:這是新東方元老阿小平在本月上旬一次留學講座上的講話,據說反響相當之強烈。看到它,我想起幾天前的熱點議題:是否應該回國,以及回國對孩子的影響,覺得怪有意思的。

這幾天正在重新學習《圍城》,頓覺又得全新體會。 國內的孩子應該不應該出來?國外的孩子應該不應該回去?究竟有沒有一條路,你走了它,就一定不會後悔?

出國之前,我任某報教育版編輯,曾經接觸過一些少年留洋的孩子,父母那心啊,為了要不要送小小年紀的孩子出去而揪著。原以為拿定了主意便可踏實,沒有想到,孩子走出國門那一刻,揪心的牽掛才真正開始。至於那些最終決定讓孩子留在國內讀書的家長,沒有一天不在關注已經出國的孩子,就像購買了某樣商品的主顧,並不會因為已經買到了所需之物而休息,總免不了要繼續地關注同類商品,下意識地對自己當初的抉擇打著分數。

選擇如此之多,跟當年我們的情形比起來,是當今孩子的幸福。不過,對於要為孩子做出選擇的父母,多一樣選擇,就等於多一個負累。畢竟是在用自己的判斷,去決定他人的命運。而且這個他人,是父母願意用老命去為其換幸福的人。



去美國上高中、讀本科
將成留學最大浪潮

徐小平




徐小平



高燕定

關於留學有很多很多問題,我今天之所以到這裏來講,因為高燕定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的兩本書,我自己沒有觸及到的,中學生的留學規劃以及本科生的留學規劃。當然新東方主要是一個研究生的留學機構,一直到現在為止才進入到本科階段,我們這方麵做得不是很強,那麽老高從美國回來帶來了中學留學規劃和本科留學規劃。

我想講一講,在留學領域裏麵, 2000 年開始,世紀之交的時候,我們有了本科留學,但是本科留學剛剛開始就有了很多很多,類似於國家開放留學執照,許多人可以通過中介出國,但是由於剛開始,這個產業出現了嚴重問題,許多拿到執照的公司幫助你的孩子辦留學,那麽哪個學校給他的招生回扣最多,他往往就會建議你去哪個學校,而許多越爛的學校越多,這也是議論的問題,包括學英語,我們多年來強調的是最好在國內學完英語,不要出國學英語,但是英語學校的回扣更多,可能會達到 30% 、 40% ,所以就導致了很多孩子準備不充分,出國了,但是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最後就出現了留學垃圾這樣的問題,所以一段時間人們就經常問我,孩子什麽時候出國,多大年齡出國最合適,其實無所謂,尤其是最近五六年的實踐表明,留學隻要保證你和孩子良好的溝通,隻要孩子的英語不錯,英語一定要準備好,隻要家庭的經濟狀況不那麽難,其實留學年齡問題不是問題。

我在 2002 、 2003 年的時候經常講,宋氏三姊妹都是小留學生,魯迅、郭沫若、鄧小平也都是小留學生,所以有人說現在多大年齡出去,已經不是一個 concern ,尤其是最近兩三年, Internet 的出現,所以在網上掛在那,很多人跟父母的溝通,要比出國前多得多,出國前嫌煩,一說一不高興,就把門關上了,但是現在我的無數的朋友包括親戚的孩子,就掛在網上,能夠永遠的相互交流,親情、價值觀、家庭的紐帶的聯係,跟社會之間的了解,是徹底的解決問題,所以關於小留學生的問題,在國內的爭論已經不像幾年前那麽嚴重,那麽這樣就是說本科留學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熱的浪潮,美國簽證徹底開放,在 911 以後美國簽證本科非常難,非常難,已經成為一個要命的陷阱,但是到 2004 年美國簽證開始開放, 05 、 06 年可以說徹底開放了,今年簽證通過率就是 80% , 80% 是留學的, 20% 是打工的,其餘的也是應該的,明年我估計會更加開放,所以美國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現在很多人出去讀高中,現在我在新東方做這個做得很多,鼓勵大家去讀高中,假如有條件,英語不錯,家庭資金不出問題,我也鼓勵大家盡量考慮選擇一些不錯的學校,去那邊讀高中,所以出國讀中學和本科會成為未來三五年,最重要的留學浪潮,經常有家長來問我,昨天就有家長來問,我的孩子在北京一個中上的中學,但是他的成績可能是中下,估計考三本到四本,我說什麽叫四本,他說他也不知道,說出來你也不知道。然後我說,你有錢嗎?我說我不要,但是把錢拿出來,送孩子出國,我說今天跟我談完話,明天就退學,後天就來新東方上英文、上托福,但是他的英文還很差很差,要怎麽辦?這個孩子今年16歲,他提前一年上學,我說祝賀你,拿出一年來學英文,這樣就是09年出去讀本科,當然絕大多數都是18歲,高考不行了,要想出去留學,其實我是建議,如果你的孩子人生要在成年以後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要用不同的語言,去追求一輩子的事業基礎的話,拿出一年時間甚至兩年時間來,都是值得的,因為出國要麽不出去,出去無論如何要把英語學好,除非在特別精神崩潰的情況下,你可以出去讀語言學校,一般而言80%、90%的孩子,應該在國內把英語學好,而美國19歲、20歲上大學無所謂。

我前幾天碰到劍橋的一個學生,他們在英國有係統的鼓勵高中生 18 歲以後停學一年,學一門外語、旅遊一個國家,做一門工作,讀一係列的書,它叫 gap year , gap 就是鴻溝的意思,留出一年時間來,這個概念在美國正在流行,還不那麽流行,這是英國的(理念),可是我多年來鼓勵我們的學生,我不叫 gap year ,我叫 lab year ,就是到語音室裏麵把英語學好,就是你 take a lab year ,一年把英語學好,比如說托福 120 ,或者 100 ,總之,如果你能夠拿出一年半年的時間來,把英文學出來,絕不是問題,我這次到洛杉磯剛回來,我這次是陪我小兒子, Thanksgiving holiday 有十天假,我就過去,看了一個新東方的學生,他已經上過大一了,然後來新東方休學一年,讀了一年英文,然後又到美國上了一個很一般的學校,這個學生在那又讀了一年, 21 歲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從大二讀起,那這個孩子在我眼中已經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棟梁了。所以,年齡的壓力,在西方教育體係裏麵根本不是問題。

大家都知道美國猶他州,猶他州是美國摩門教的基地,所有的中學生都會被鼓勵畢業以後拿出兩年時間周遊世界傳教,下次你遇到猶他州來的美國人他一定是摩門教徒,尤其是年輕人,他一定是傳教的,摩門教讓你多生孩子,但不是讓你多娶什麽人。我在美國、加拿大南部生活過,有無數這樣的朋友,但是這個州裏的所有青年他們二十歲上大學非常正常。

我講這麽多是想說明什麽呢?中國學生出國學習最大的問題之一,五年前是錢的問題,但是現在錢已經不是問題了,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交流、溝通,你能夠在課堂上侃侃而談,能夠在未來的老板麵前、同事麵前出奇製勝跟他們對話,讓他們喜歡你。交流、寫作、語言、說話的能力,寫作的能力是一個人在美國這個國家裏,在世界範圍裏麵,能夠獲得競爭成功的最最重要的基礎。所以假如說你們要準備出國的話,英語學好了就毫無問題,英語學好了就走。但是有很多很多家長、學生到了高一、高二才決定走,然後托福怎麽也考不好,這個時候其實我建議不妨拿出一年時間來把英文學好,然後直接到美國讀一個相當不錯的學校,這樣一進去你就非常嫻熟,非常自如,也不怕多花了一年時間,因為說到底我們是雙語,一個人能夠雙語走向世界,實際上這是無與倫比的優秀人才。

我還有一個朋友也是最近找我,他是高考的時候考英語遲到了 1 分鍾,然後警衛就不讓他進去,跪下來求他也沒用,最後高考就徹底崩潰。這個情況下我鼓勵他幹脆出去,幹脆住到國外去,讀一個像樣的學校,美國有很多適合這樣孩子的學校,比如說高中辦 13 年級,他就是讓另外一個國家的孩子學習崩潰了,然後能夠到這裏來,一年時間補英語加文化,然後能夠適應美國大學生活,美國許多大學也有 Language Program ,我覺得可以去那裏,但是這樣費用就等於多了一年,語言學校的學費有的時候比本科生還要貴,但是像這種情況,我估計要去也不是什麽問題。

我目前的谘詢主要集中在中學和大學本科入學上,因為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未來三五年人才成功的一個新的通道,新的航道簡稱新航道,通向勝利的彼岸,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潮流,未來的中國,國際化的人才市場上就獲得成功,這就像 90 年, 92 、 93 、 94 、 95 回國的那些研究生一樣。但是中國留學三十年,培養了大量的美國研究生,但是這些學生他們正在出現整體性的問題,什麽問題?語言不夠深入,當然和誰比了,和本科一比,和美籍雙語化人一比,對美國、對世界的了解不夠到位,本人的國際化程度不夠深邃。但是過去沒有人才,在 90 年我的無數同學無論上的什麽爛校,隻要你回國首席代表立刻就坐上了,自己做的好的話一直就做到今天,職業就達到頂峰,三四十歲就達到了一個不可企及的成功,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但是這些人現在出去讀兩年的研究生,回國會遇到什麽挑戰呢?會遇到大量從美國畢業回來的本科生的挑戰,在這種人麵前兩年研究生是沒有用的。我本人是兩年的研究生,由於學習智商比較低,所以我花了四年的時間,智商低以及那個時候我生了個孩子(聽眾大笑),做了兩年的全職父親,所以在當時我的英文還可以,但是跟這種真正在美國上過中學、本科的學生一比,立刻變得特別土,就沒有用了。所以這個時代,不能說去讀碩士的是在過去,你沒有讀本科怎麽辦,你還要深造還要西方化、環球化。你去日本東洋化一下,那也很厲害,也是中國經濟的重鎮,一兩千億美元的貿易大國。

如果你能在這個時候不要錯過機會,把孩子送出去讀高二、高三,讀大一、大二,甚至轉學,因為在高燕定這裏我就講到這個問題,我就特別旗幟鮮明了,宣傳這個觀點。過去我羞羞答答,有很多原因,但是我現在明確的講出來。如果你有可能語言準備好了,金錢準備好了,你可以買房子,但是買房子必須有地方住,別搬到高燕定家裏來(聽眾笑)。那麽一定有前途,一定有回報,一定是最佳選擇。我這個題目叫: think like a global man 。實際上就是說,僅僅是讀研究生兩年不太夠,如果你能出去讀本科,直接回來,四年就夠了。四年回來的學生基本上能成為未來 20 年中國需要的人才,那 20 年以後中國基本上就不留學了,我估計那個時候新東方也該關閉了。我目睹了中關村這個樓裏麵 20 年前是什麽樣子,現在什麽樣子,那是翻天覆地,很難想象 20 年以後中國會又達到一個什麽境界。那個時候中國的留學潮毫無疑問應該是過去了,但是就拿未來三五年,我相信又是一個人才奮鬥的搶占製高點的曆史時期,那麽在這個時候出去讀本科,出去讀高二高三或者高一。假如你已經大一大二了,也許可以轉學。我其實過去是反對轉學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我是做簽證谘詢起家的,如果你轉了半天,結果簽證被拒了,那是人生不可承受之痛。但是現在美國留學實際上沒有簽證問題,這個肯定沒有了。我在過去兩三年, 05 年的 12 月底,我看到美國萊斯寫的一封簽證備忘錄,我就經過緊張的思考,召集了記者招待會,告訴大家,美國留學的春天已經到來了,當時我在想,萬一它沒到來呢?萬一春天推遲了對不對?到春寒了,這怎麽辦?萬一拉登又進攻了?但是我出於責任心,使命感,以及對千家萬戶的責任,我不那麽神聖,但是這是真的,一種機會,我必須告訴大家。來了十幾個記者,我說美國留學的春天已經到來了,後來證明這個是對的,因為這是個規律,你想改也改不了。英國、澳大利亞對中國開放,美國不得不開放,否則美國就完了,美國就衰退了。這麽多優秀的中國學生不帶著學費、不斷增值的人民幣去那學習,美國經濟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