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出這樣的市長嗎?
文章來源: 一片碧綠2007-06-10 18:53:12

200211日當選上任後,布隆伯格發誓把全新的工作作風帶到紐約市政府。

沒有自己的辦公室
走進紐約市政大廳,人們會感到吃驚:市長布隆伯格居然沒有自己的辦公室。他把原來的一個大會議室改成了開放式的辦公場所,自己則坐在工作人員當中。這裏不像政府衙門,更像是華爾街的一個交易廳。“牆是障礙物,我的作用就是挪開它們”在布隆伯格雷厲風行的管理下,市政人員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時代》周刊評價說:“布隆伯格給紐約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在地鐵裏碰到布隆伯格,對紐約市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在擁擠的車廂裏,布隆伯格經常找不到座位,隻能站半個小時回家。布隆伯格上任第一天就乘坐地鐵,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不過是在“做秀”,但他一“做”就到了第五個年頭。布隆伯格認為,乘地鐵既省錢,又可緩解市中心交通擁堵,還是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而且他還可以了解交通部門的工作情況,也化解“9·11”後市民對地鐵安全的憂慮,可謂一舉多得。

布隆伯格自掏腰包,拿出6900萬美元作為競選資金,最終勝出,當選為市長。布隆伯格說:“正因為我是自掏腰包競選市長的,所以我的政策才不會被競選資金的投資者所左右。”當上市長後,他自願放棄政府給予的優厚薪水,隻拿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這在美國曆史上也寫下了頗有色彩的一筆。

 

布隆伯格身兼傳媒大亨、金融家、信息技術人員等多重能力,競選勝出後則多了一個市長的頭銜。他擁有布隆伯格資訊公司(也譯為彭博公司),該公司為僅次於英國路透社的全球第二大信息公司,擁有8000名雇員,年收入24億美元。布隆伯格新聞社(彭博新聞社),現在全世界有82個辦事處、1200名記者和編輯,提供包括經濟、商業、政治和體育在內的各種信息。布隆伯格還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電台、電視台和網站。

 

當布隆伯格自前任市長朱利安尼手中接棒時,紐約還沉浸在‘9·11’的傷痛中。他就任後,從降低犯罪率到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各種努力:消除60億美元的赤字;刺激各城區經濟增長;改革教育製度,突出中小學基礎教育;通過在餐館、酒吧禁煙和降低噪音,改善居民生活質量;設立投訴和谘詢熱線,增進與公眾的交流……
布隆伯格就任紐約市長三年後,美國《時代》周刊將他評為全美最佳市長之一。隨後他又競選連任,他說,他想做的事還很多,四年是不夠的……

 布隆伯格的故事令我浮想聯翩,盼望中國也能出這樣的市長。

遂而又生出了一連串的疑問,這可能嗎?

1,中國有人用錢買官,他們更想當的是“官”,而不是幹事。

2,市長都是任命的,真想為老百姓幹事的人,有競選的機會嗎?

3,即便有競選的機會,他能被選上嗎,懷疑他動機不純,認為他出風頭的人多半會占多數。

4,當了官的,對豪華辦公大樓往往感興趣。豈有辦公條件往低裏降的?

5,即便市長想簡化辦公條件,五個副市長同意嗎?他的秘書幹嗎?他一個人能決定嗎?

6,市長乘地鐵上班,老百姓會圍觀,會造成額外擁擠,會影響社會秩序;

7,市長乘地鐵上班不安全,常年如此,保安人員負擔太重;

8,市長乘地鐵上班,令全國乘小車有專職司機的同級領導難堪。他們會怎麽議論,輿論七嘴八舌,最後還是孤立了自己。

9,市長乘地鐵上班,給那些上訪搗亂份子可乘之機,方便了攔路伸冤,會給國家抹黑;

 

行不通的理由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