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子與尊嚴 – 從Jimmy Kimmel的電視節目風波談起
文章來源: 雲易2013-11-14 04:10:40

 

前不久在美國ABC電視台主持人Jimmy Kimmel 的一個節目中出現了一個美國孩子揚言要殺光中國人的言論,這自然在美國華人中挑起了軒然大波,導致眾多華人紛紛揚揚的抗議。據說後來節目主持人已經道歉,但華人的抗議還仍然沒有得以平息。

筆者認為電視節目中的那一個美國小孩的言論非常不應該的(此事應該引起他父母以及和他有關的成人的極大重視),主持人的對應 - “這是一個有趣的觀點”(“That's an interesting idea”也非常不妥當。雖然在英文中“interesting”是個中立的判斷詞,但這個小孩的言論卻是非常極端的,任何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都應該嚴肅地指出這個說法的極大危害性。所以,華人,以及任何一個支持人權平等的人對這個節目采取一定形式的抗議都是非常應該的。不過,在Jimmy Kemmel道歉之後如果還不放手,還要大鬧白宮,則顯得過分,甚至變調了。本文的意圖,就在於對掩蓋在這些抗議活動背後的一種普遍心態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在這次很多的抗議的文章中最為“震耳欲聾”的是諸如“捍衛中國人的尊嚴”(http://forum.0898.net/inread.php?bbs_id=61603 作者孫乙) )等等之類的口號。我個人每當聽到中國人一哄而起地公開對對西方社會做這樣呼籲就會感到有些不順耳,因為從我在美國18年的經曆來看,我絕少遇到華人不被尊重的現象。我看到的是,在美國一個普通中國人受到的尊重,遠遠超過了一個普通中國人在中國受到的尊重。然而中國人在海內外卻動輒對西方世界動用這些詞匯,好像西方人欠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尊重似的,有些令人哭笑不得(這倒說明了共產黨的“壓在勞動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教育是如何深得人心。)

事實上,很多中國人根本感受不到自己在西方國家得到的尊重,這是因為我們很多中國人對“尊嚴”這個詞就像對“愛”這個詞一樣的陌生。大多中國人比較熟悉的詞匯是(被人)“踩”或者“抬”。由於“被踩”或者“被抬”都是建立在人格不平等的基礎之上,所以很多中國人從來都不清楚建立在平等基礎之上的互相尊重究竟是個什麽樣的概念,以為尊重他人就是抬舉他人,受人尊敬就是被人抬舉。所以很多中國人在國內習慣了被人抬舉,出國後卻發現很難有誰來抬舉自己,於是就大呼“種族歧視”。筆者發現,很多在美國的中國人對美國社會中處處體現出的平等和尊重視而不見,而對偶爾出現的不平等現象 當然基本上都是對中國人的不平等現象 – 卻大動幹戈。“有趣”的是,對比之下,好多中國人對在自己祖國本土上的反應又正好和在海外的相反 對大陸處處發生的不平等現象熟視無睹,對偶爾出現的一點“平等”和“尊重”(比如四川大地震中溫總理如何給一個受傷的小女孩讓路感動全國上下,好像本來應該是受傷的女孩給四肢俱全的總理讓路似的)感激涕零,且千歌萬頌地以之來粉飾這個不平等的社會。

缺乏自尊的人,往往對“麵子”情有獨鍾。我觀察到很多中國人都往往把“尊嚴”和“麵子”混為一談,明明自己是在為麵子死打爛纏,還高呼是在“為尊嚴而戰”。那麽,這兩者的區別在那裏呢?要知道兩者的區別,首先得搞清楚兩者的概念。“尊嚴”可以被理解成一個人的決不容許被他人侵犯的品格,“麵子”則是一個人在他人眼裏的“形象”。雖然這兩個概念都牽涉了“他人”,但“他人”在兩者中的分量是完全不同的。在尊嚴中不可侵犯的“品格”是來源於自身;在麵子中“他人眼裏的‘形象’”卻是完全地取決於他人。也就是說,有尊嚴的人,即使沒有他人的認可,自己的尊嚴仍然存在,所以他們不需要成天追在他人後麵又吵又鬧地要求他人的尊重;好麵子的人,如果沒有他人的承認,就會覺得自己的臉上完全無光,從而自信全無,所以他們一定要拚命地掙來一份他人的“看重”。知道這個區別,我們就不難看出,中國人不停要求日本人道歉,抗議他們去參拜自己的靖國神社,或者動輒對西方人在媒體上稍有對中國人用詞不妥的情況大動幹戈,實在是和“尊嚴”關係不大;而西方人從來沒在乎過中國曾舉國上下的大鬧如何消滅美英帝國主義紙老虎,包括現在鋪天蓋地地彌漫在大陸的“反美”情緒,實在是他們自信充分的體現。

其實,客觀地看,無論發展中國家的人如何指責歐美社會的“霸道”,但像“種族平等”,“人道主義”等等這樣的先進思想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卻隻出現在西方社會之中,並且也通過他們的擴張而傳播到其他文化中。就連與落後的民族和平共處,杜絕把某某族的人殺光等等這樣的觀念,基本都來自於西方的人道主義意識(如果西方人沒有這個意識,他們在幾百年前就有實力滅絕其他文化或者文明 - 包括中國)。筆者甚至認為,西方文明在近幾百年中的擴張,對其他文明的影響是利大於弊,而西方文明對全世界的更深一步的繼續“入侵”,是世界和平的希望,甚至是唯一的希望。

目前盡管美國和歐洲社會中還仍然有歧視現象的存在,但任何一個具備客觀的觀察思維能力的人,都不應該忽視占據在其主流意識中的平等意識。生活在歐美的華人如果看不到這個主流意識,隻能說明自己的有色眼鏡太深太黑。或者說,由於極度缺乏自尊以至於別人尊重了自己還不知道,非要“抬舉”自己才覺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