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六四,警惕冷血
文章來源: 2009-04-16 08:28:25

施化

【新世紀特稿2009年4月16日】六四二十周年,一個歷史關口即將到來。這考驗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六四已經成為歷史,一些當事人已經辭世,另一些也比當時更成熟。照理說,這對總結經驗教訓比較有利。如果不是整數的周年紀念,哪怕重大歷史事件,過得久了,也要被人淡忘。能否借鑒歷史,超越前人,是一個民族有沒有創造能力,有沒有再生能力的一種表現。借紀念六四二十周年的機會,進行一次廣泛的思想交流,學習一些對中國人完全陌生的東西,非常重要。

 

六四是近百年來中國人進行的第一次民主嘗試,但也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過另外嘗試。中國始終在民主的大門外徘徊,越徘徊越遠。五四雖然提出過科學與民主的口號,但立刻被左傾思潮引向反帝反封建。中共建政前夕,也提出過民主口號,但隻用來裝扮外表。六四的發生,是真正的民意表達,由於完全沒有表達渠道,被人利用演變為流血的權力之爭。這不僅僅是一場疼痛的歷史悲劇,也是一個難堪的現實窘境。當別人從我們的教訓中學乖,建立民主製度之後,我們自己卻遠沒有開始。

 

六四的最大後遺癥,是權力完全失去應有的製約,以及由此而來的不可治愈的腐敗。當局由於害怕六四,所以害怕民主,所以無法抵禦腐敗的侵襲,所以一天天爛下去。這正是一些人所期望的,以便有朝一日改朝換代。在這裏,受害的不僅僅是老百姓,而且是體製內外的每一個人。歷史上,中國的改朝換代最頻繁,損失最慘重,可就是最不知悔改。

 

這裏我試著提出“重審六四”這個不同提法,來取代“平反六四”。期望這一提法能夠超越“平反”,對現實和未來產生更實際的作用。“重審”的意思包括重新審視,重新調查,重新審判,重新結論。這不但把平反的含義包括在內,又超越平反。六四本身並沒有經過哪一家法院審判定案,即便是中央政府自己的口徑,也已經由“反革命暴亂”,滑到“那場風波”,“那次事件”,一筆糊塗賬。民間的說法更是口徑不一。一個歷史結論,不論是誰作的,這個人有多麼權威,隻要還有大量的不認同,基本等於無效。很多看法認為,當時的軍事鎮壓是非法的。既然是非法,何來平反之說?平反隻在承認法律的合法性而又出現錯判的情況下才成立。人們對六四的要求,遠遠多於僅僅一個平反。六四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發生,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文化根源。如果能找出這些根源,也許就可幫助中國走出目前的民主困境。這也是重審六四的最大意義。

 

為什麼六四偏偏發生在中國,而不是世界任何一個其它地方?為什麼年復一年,人們對六四爭論不休,就是無法達成一致的共識?僅僅因為共產黨的輿論管製嗎?原因怕不那麼簡單。

 

以一種最平常的眼光來觀察,具有十三億人口的世界大國中國,在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國家還沒有進入現代政治,還在古老的權力輪回的歧路上掙紮。其最大特征就是兩個字︰流血。一百年來歷代有成就的政治家和革命領袖,無一不用流血手段達到政治目的,幾乎個個冷血。誰不冷血,誰就出局。誰最冷血,誰就取勝。所謂中國的政治,隻不過是鐵血政治。六四是最後一個鮮明的證明。

 

戊戌變法中,變革派的康有為,一當有了少許權力,就想對阻礙變革的官員下重手,而保守派的唯一絕招隻是殺人。最後,一場政治變革以流血告終。孫中山畢生革命,隻得出結論︰流血。並且,“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他的兩個徒弟,蔣介石和毛澤東,盡管政治理念不同,但對武力的迷信相同。隻因為前者沒有後者心狠,結果在權鬥中敗北。在六四之前,還沒有多少人了解鄧小平到底有多冷血,直到天安門屠殺發生,才讓人大吃一驚。其實早在淮海戰役中,他就創下了冷血紀錄。有人見證,當時在戰場上,成百上千的普通農民青壯年,被共軍督戰隊的子彈驅趕,手持鋤頭鐵耙,喊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湧向敵方陣地。國軍的機槍在掃射無數肉彈時打紅槍管,無法繼續開火,勝負自然決出。其實,整個國共爭奪的歷史,都是屠殺和流血的歷史。

 

不論哪種暴力革命,都是一個淘汰過程︰把心最軟,最無殺意的人淘汰掉;把心最硬,最無人性的人推上領袖地位。一當革命成功,革命者掌握了國家權力,這個國家就開始冷血時代。巴黎公社如此,十月革命如此,中國革命也是如此。在新中國紅旗下成長的每一代人,對流血都有著自然的親近。所有的革命傳統教育,隻不過兩個字︰冷血。六四學生領袖柴玲在接受采訪的真實表露,顯示出這個無奈的事實。當然當時最大的冷血者不是學生,而是決策人鄧小平。即便學生的冷血,也不是他們的責任,而是教師家長的責任。

 

一個民族的傳統和文化,不僅僅表示過去,還表示未來。由於中國幾千年血淋淋的歷史作怪,中國人在進行政治較量的時候,沒有一點幽默感。除了生死抉擇,想不出還有其它辦法解決矛盾,比如折衷,妥協,交換,共存,和解。其實說穿了,政治不需要生死決鬥。與其讓各方都損失慘重,不如讓各方多少獲得一些利益。普通老百姓是不參與政治的,他們沒有理由被任何一方綁架,被迫作出貢獻和犧牲。而往往到最後,參與政治的人自己不犧牲,卻要別人為他們犧牲。這不是政治,隻是一種流氓欺騙罷了。對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而言,不流血的政治哪怕再庸俗,也是健康政治。

 

那麼誰來負責六四重審呢?每一個中國人。至少是每一個對國家民族有責任感的中國人。這個責任既無法交給中共,也不能全交給學運民運領袖。他們隻是不同利益的雙方之一,雖然都稱自己代表民眾的利益。中國的民眾應當有自己的獨立的利益,這個利益不必和任何一方綁在一起。中國民眾的利益之一,就是選擇不冷血的未來領袖。因為隻要領袖冷血,他們自己的將來就不會有什麼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