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Obama在Iowa贏了Cliton?
文章來源: LevelII2008-01-03 20:49:58
經過快一年的競選,美國民主黨人為成為2008年總統候選人而在愛荷華進行的苦戰今天有了結果:年輕的奧巴馬超越了希拉瑞!這場勝利是偶然的嗎?我認為不是。

在2007年11月下旬,開始關注美國民主黨人的這次競選,並想在空閑的時候思索一下它的發展脈絡(讀過幾天書的我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決定對什麽事情想出個所以然來,真是個毛病),於是決定在奧巴馬或希拉瑞的網站開個博客,把自己的瞎想寫下來。一個半月來,博克從90000多名前移到了1800名。在這過程當中,不斷提到奧巴馬競選的優勢。現在看來,他的優勢使他取得了今晚的勝利。

要選舉,最最重要的事就是和所有的人取得聯係,從而爭取獲得每一張可能的選票。奧巴馬在這一方麵做得比希拉瑞好;要誇張一點說,要好上幾十倍。他今天獲勝,這個重要原因絕不能忽略。

記得在我想在他或她那裏開博克的時候,先瀏覽了他們的網站,結果發現:因為我沒有美國的郵政編碼,希拉瑞的網站根本不讓我注冊博克。但是,我卻可以在奧巴馬的網站開博客。想一下,奧巴馬的寬鬆做法沒什麽不對:住在國外的美國人多得是,憑什麽就因為用的不是美國郵編而不能讓這樣的人在網站開博客?

這把這種情況給希拉瑞的競選總部寫了一封電子信,得到的隻是一封千篇一律的回複。可以比較的是,在過去一個半月中,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包括以他本人、他妻子、競選負責人的名義,給我發了二十封電子信件。奧巴馬和希拉瑞誰更能和選民取得聯係,由此可見一斑。(20對1,再加上相關時間,可以算得上是好幾十倍了吧)。

奧巴馬能取勝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當過教授,比她更善於發表演講,更會激發人的共鳴。在這方麵最突出的一點是:當奧巴馬講出名言而聽眾鼓掌的時候,他會停下來,深情地注視聽眾,和他們互動,既交流了感情,又能讓聽眾明白自己的要點。但是,當聽眾給希拉瑞鼓掌的時候,她接著講,既顯不出她欣賞聽眾的鼓勵,也讓聽眾聽不清她之後講的話。相比之下,她的效果當然比他差好多。

奧氏獲勝的第三個原因是他在愛荷華的目標很明確:下本錢取得勝利。但她的目標就很不明確。在頭七八個月,她對是否在這個州下本錢取勝顯得三心二意。可以說,她是被形勢發展拖進了這個州的選戰。這讓她起步就很被動,也失去了相當寶貴的時間。她參與這裏的競選不僅起步晚,而且做法也不對頭。她忘記了自己在紐約勝選的經驗:和選民多多接觸。在2000年,她把這稱為“學習旅程”。去年,她所做的基本上是參加一些造勢活動。比起一對一來,造勢活動當然要遜色許多。

奧氏今晚得意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競選團隊很有技巧:一方麵攻擊她,卻讓她不能回擊。(另外,從她的陳營發動的幾次攻擊看,確實也屬小兒科。從其它重要策略看,也是不著邊兒。她的競選團隊整個就是一幫FT。連她老公都不滿意他們的安排)。這樣,她就象一頭利爪給捆起來的老虎,怎麽會贏?

奧巴馬和希拉瑞在政策上沒有什麽大的分別,這一點不能決定他們誰勝誰負;決定他們輸贏的就是個人的競選素質和團隊的能力。在這幾方麵,奧巴馬都比希拉瑞好很多。奧巴馬取得勝利,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接下來,估計希拉瑞不會棄選。她現在已經處於劣勢。如果想扭轉這種局麵,她必須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她的競選做法(納悶的是,她怎麽會把最好的競選參謀--她老公--給打入冷宮而不用呢)。老虎再不發威,就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