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行(6):藏傳佛教(圖)
文章來源: 772007-09-19 20:07:08

佛教從印度和尼泊爾傳入西藏以前,藏區就有苯教,這是一種原始的宗教,屬於拜物教,崇拜天地、山水、自然和牛羊牲畜。佛教傳入西藏以後,就成為占主導地位的宗教,但在藏傳佛教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原始苯教崇拜自然” “萬物有靈的影子。藏區很多地方都可見到在牆上懸掛著的牛羊頭骨,也常常在嘛尼堆上看到用彩繪和哈達裝飾的牛羊頭骨。曆屆達賴和班禪還把對雪山和湖泊的原始崇拜與佛教中對金剛和菩薩的崇拜結合在一起,用神的名字重新命名雪山和湖泊,通過人格化,使山水成為神山和聖湖。 


1. 經過彩繪裝飾的牛頭骨

 
藏傳佛教有很多教派,其中格魯派的勢力最大,因為格魯派教徒帶黃色帽子,也被稱為黃教。格魯派建立了達賴、班禪兩大活佛轉世係統,是藏區教徒的精神領袖。清朝初期黃教勢力越來越大,五世達賴還親赴北京朝覲,後來在清廷的支持下成為西藏政教合一體製中的執政教派。格魯派倡導格守戒律,提倡苦修,嚴禁娶妻,飲酒和殺生。其它教派並沒有這樣嚴格的戒律。格魯派以<釋量論>等五部經論為必修課,修行以背誦和辯論為主,修完五部大論約需一、二十年的時間。理塘寺是甘孜藏族自治州著名的格魯派寺廟。

 


2. 裏塘寺的大門口

塔公寺在甘孜地區和西藏全境都大名鼎鼎。這個寺院與我在藏區看到的其它寺院建築風格明顯不同,主要建築重頂挑簷,鋪著黃色的琉璃瓦,帶有濃厚的漢族文化特色。後來才知道,這座寺廟在藏漢關係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寺內有一尊珍貴的佛祖釋迦牟尼的塑像,與拉薩大昭寺的那一尊佛像一模一樣,據說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兩尊,她路過此地時留下一尊,另一尊供奉在大昭寺。因此,塔公寺在藏民心中的地位非常顯赫,她們認為,凡未能如願到西藏拉薩朝聖者,來塔公寺朝拜具有同等功德。所以塔公寺又被稱為小大昭寺。寺外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寺內香火繚繞,寺院外麵的大山上插著數不清的祈禱旗,這些旗子都是重大佛事後留下的。


3. 塔公寺外的朝拜者

 

藏人大多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佛、誦經、做善事。他們認為,這樣才能積累功德,死後靈魂才可以歸天,從而做到善始善終。他們一生都過著清貧的生活,把生活標準降到最低,省吃儉用積攢錢財,錢財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會賣掉所有牛羊,傾其所有去朝拜神山、聖湖和寺廟。把變賣家產的錢捐給寺廟,或者給菩薩塑金身。我們在寺廟,在神山上,在聖湖邊看到很多虔誠的信徒,他們嘴裏反複念著“嗡、嘛、呢、叭、咪、哞” 的六字箴言,手上搖著經輪,以求消災積德,盼望著功德圓滿。 


4. 轉經的藏族老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