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衣打扮和我家紅顏們的人生 (三)婆婆
文章來源: 白水咖啡2008-06-27 14:04:16


盡管中國曆代的女訓一直注重的是女子的“賢”與“良”,所謂好女人不外乎賢妻良母。正如劉向在《列女傳》所說:女人要“行為儀表,言順中儀,胎養子孫,以漸教化,既成期德,致期功業。”可見,賢良美德,女人的儀表是排在最先的。

看一個女子,首先是她的著裝外貌。不服氣不行,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不然諸葛亮娶醜妻黃氏;齊宣王娶無鹽醜女鍾離春;梁鴻和醜妻孟光舉案齊眉不會成為千古佳話。所以說,賢德歸賢德,外表對女人是非常重要的。

女人就好比一本書,翻開她,才能看到書內的蘭心惠智。每日的行衣,是女人的日記,表達她的情趣。打扮優雅得體的女人,盡管有日韶華已去,那份雍容大方,落落得體仍然讓人不盡回味。

我想說說行衣打扮和我家的紅顏們的人生。

(三)婆婆

看到我的婆婆,你就會知道“衣如其人,人如其衣”的含義。我的婆婆是中國典型的勞動婦女。在她的身上,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婦女的傳統美德。

婆婆的家庭是祖祖輩輩在上海土生土長的農民。後來因為上海城區的擴大,工業的發展,政府把他們遷徙安置,婆婆就進工廠做了工人。所以有的時候,我和老公互相取笑,他笑話我是外地人,我則取笑他是農民。

我的婆婆家中一共有六個兄弟姐妹,婆婆是長女。在這樣的大家庭裏,婆婆是屋裏屋外的一把手,非常能幹,而且能言善道。嫁給公公以後,作為工廠高工的公公就遠赴遙遠的貴州。於是公公婆婆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兩地分居的生活。那時候,婆婆一個人帶著老公和小姑兩個人和她自己的婆婆生活在一起。但是老公的奶奶隻心疼外孫女,對孫子和孫女沒有過問。這樣,婆婆每天早上5點鍾起床,騎著自行車把睡夢中的老公和小姑送到托兒所。下午的時候把他們接出來送到外公外婆家裏去。婆婆在寒冬臘月裏披星戴月的時候,老公的奶奶和她的外孫女還在屋裏睡覺。每當談起這段往事,婆婆就會傷心落淚。

作為家中長女,婆婆承擔了大部分贍養老人的義務。老公的外公是兩年前才過世的,現在外婆還健在。婆婆每天要到老人家裏去給他們洗澡,做飯,風雨無阻。即使外公外婆和舅舅們住在一起的時候,這些生活起居仍然是我婆婆的義務。後來,婆婆自己漸漸年紀大了,於是幾個子女一起雇了保姆來照料兩個老人的生活。但是,婆婆這個大姐,一直是所有人的支柱,大事小事都要找婆婆來解決。

因為婆婆非常能幹,所以她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悉心照料丈夫和兒女的生活。在認識我以前,我的老公從來沒有被允許進過廚房,他從來不知道一盤菜是怎麽被炒出來的,更別說其他的家務了。婆婆一直是老公的家庭助理,任何東西老公和媽媽說一聲,婆婆就會幫他找到。當然,這讓日後的我,非常煩惱。

其實,老公的家庭背景和我的非常不同。當初和老公戀愛的時候,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一直不肯上門取拜訪老公的父母。直到有一天,老公的妹妹從國外回國,還有兩天就要離開了,老公說,如果我再不上門見一麵的話,有點說不過去了。就這樣,我第一次見到了老公的家人。初次見到公公婆婆的時候,覺得他們是那種典型百姓人家。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家裏洋溢著陣陣的暖意。當婆婆笑盈盈地把茶杯遞到我手上的時候,我的心裏微微一動。一個人在上海孤獨漂泊了這麽久,久違的家的感覺讓我非常溫暖。

後來,周末的時候,我就經常到老公家裏去玩。每次和公婆相處的時候,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催促我們結婚。那時候,讓我不勝煩惱。而老公,因為一心想讓我早日答應結婚,所以對公婆的催促樂在其中。 有時候我想,也許上天會促使一段姻緣吧。很少生病的我,那時候有了一場大病,在自己家裏躺了一個星期。從不會料理家務的老公,在床前陪伴了我五天五夜。病愈以後,我帶老公回家拜見了我的父母,他也是我第一個帶回家的男友。

結婚以後,我才知道,我和婆婆之間的距離,不僅僅隻有幾座城牆。我和婆婆之間,隔著整整一個太平洋。

婆婆的衣服,永遠是灰色的、藍色的,而且大部分的衣服都是工廠的廠服。她風裏來,雨裏去,永遠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才50多歲,簡單的三截式的短發已經完全花白。婆婆從來沒有認真地打理過自己。冬天的時候,出門她戴著棉手套,穿著灰色的呢子外套。在家看電視的時候,她坐在棉墊子上麵,腿上披塊用碎布拚成的棉毯;夏天的時候,她穿著簡單的女褲和肥大的T 恤衫,手裏經常拿著把扇子。對婆婆來說,穿一點靚麗的顏色或者時髦的款式,別人會笑話的。

婚禮上,婆婆仍舊穿著咖啡印花的短袖襯衣,和同色印花的喬其紗半腰裙。說實在的,我覺得那條裙子不是很得體(我沒有對任何人說過這個想法,包括我老公)。但是後來才發現,那是婆婆唯一的一次穿裙子的時候,所以後來我也非常感激她的那份心意。

對婆婆這樣的女人來說,女人第一要做的,就是生孩子。在婆婆忙裏忙外幫助我們操辦婚事的時候,她興奮地計算著我什麽時候可以生孩子。可是,剛剛結婚的我,和老公的生活習慣還有很多需要互相適應的地方,生孩子絕對不是個理智的決定。傻乎乎的我,被逼無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婆婆非常失望,說“那我這麽熱心幫你們忙乎婚禮是為了什麽?”弄得我尷尬得不知所措。

剛剛結婚的時候,一直習慣和老公生活的婆婆,放心不下老公的生活,每天到我們家裏送菜,或者給我們燒飯。本來是可以心安理得享受的好事,沒想到竟然成了我的“災難”。我公司的班車比老公的班車早半小時到家,所以我每天要單獨麵對婆婆。比如,她 會巡視家中的擺設和衛生情況,辛苦工作非常疲憊的我得畢恭畢敬地跟著她,聽她的種種建議。有一次,周末洗好衣服我曬出去,晚上忘了收進來。第二天早上我趕清晨6點10分的公司班車上班,也沒有記起來外麵陽台上還有衣服。婆婆晚上來的時候就看到了,她說,“你為什麽沒有把衣服收進來?”我嘟噥說“忘記了。”婆婆就很生氣地說,“再忙也要記著衣服晾在外麵,萬一下雨了怎麽辦?”然後對我好一頓說教,她想教會我怎麽照顧男人的生活。我再次尷尬得不知所措。每日這樣的經曆,讓我每天下班不敢回家,在街上閑逛,估計老公的班車已經到家了,我再磨磨蹭蹭地回去。

後來,我實在忍不住,告訴了老公我的想法。不善於處理家務的老公直通通的電話打過去告訴婆婆不要來了,然後告訴我要不換把鎖。看著簡單不知輕重的他,我苦笑不得。婆婆打電話給我,電話裏一陣哭訴,讓我覺得犯下了滔天大錯。然後買東西和老公一起上門道歉。

婆婆是屋裏屋外操縱大權的人。結婚前她一直掌管著老公的工資,婚後一年,老公的工資卡一直在婆婆手上。那時候,因為這些事情給我帶來了很多困惑。然後有一天,公公婆婆提出來讓我把我的工資卡也交給他們管理,我未置可否。對於獨立生活在上海多年的我來說,這樣的要求不外乎天方夜譚。生我養我的父母,從來都沒有提出過這樣的要求。更何況,婆婆的觀念和生活,和我太不一樣了。

婆婆心裏最難受的,就是一雙兒女遠赴重洋,讓他們老兩口老無所依。老公出國以後,我到婆婆家看過他們幾次。可每次的見麵讓我非常難受。婆婆會不厭其煩地講述她辛酸的往事,和無兒無女的淒涼。講到動情之處,會落下淚來。她告訴我,我可不可以答應她,生個孩子留給她,換她失去的一雙兒女,等孩子長大了再還給我?對於這樣的問題,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我覺得我一直在傷她的心。作為母親,我可以做出這樣不負責任的決定嗎?

出國的時候,婆婆要買套睡衣送給我,我媽陪我們一起去挑選的。婆婆一眼看中一套睡衣,而我和我媽一起看中價錢一樣但款式花色不同的。婆婆費了好大的心力說服我們接受她的想法,我和媽到後來不好意思堅持,結果我買了自己不喜歡的睡衣,一次也沒有穿過。有了孩子以後,我興高采烈地給女兒添置新裝。婆婆看到後,就和公公取笑說“她的腦子壞掉了。女孩子18歲開始打扮就夠了,現在花冤枉錢幹什呢?”偶爾和公公婆婆談到孩子的教育,他們嗤之以鼻,“什麽教育開發,我們從來沒有在孩子身上花過任何心力,現在兩個孩子不都是留洋博士?”生完孩子我在上海和公婆住過幾個月,那時候老公還在國外。婆婆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我老公一個人養我和女兒會非常辛苦,而我不能讓老公過度操勞,一定要在經濟上分擔他的負擔。往往這些開了頭的話題,我都會最後抱以沉默,曾經一度陷入抑鬱。

公公婆婆也關心女兒,爸爸媽媽來美國的時候,他們也積極地買了女兒的衣服鞋子帶過來。可是,公公婆婆一生節儉,買的尺碼都非常大。我想,也許女兒十歲的時候可以穿得上,但是不知道那時候她會不會看得上。可是,我和老公都不想對公公婆婆說不要給女兒買東西了,就是生怕他們傷心。這次爸媽回國的時候,我們給公婆帶去了各種各樣的保健品,也給他們買了幾件衣服。我知道,對他們來說,吃永遠比穿更為重要。

公公婆婆在03年買了新房子,他們執意留了一個房間給我們,另一個房間給小姑。可惜的是,我們多年來幾乎沒有回去過。婆婆每天堅持手洗衣服,然後伏在地上把地板一寸寸地擦幹淨。多年的辛勞,婆婆腰椎突出,經常彎著腰直不起身來。

每次見到婆婆,看到她新添的白發,和滿臉滄桑的皺紋,我的心裏都有一種惺惺相惜的心疼。婆婆比我媽媽整整小了十三歲,但是她看上去比我媽要蒼老十歲。看著和婆婆之間的太平洋,我好幾次鼓足勇氣地想遊過去,我想分擔她的勞累和心事,但遊著遊著,我發現自己在漫漫大水中要窒息,淹沒。對著婆婆,我理解,但是無能為力。

有時候我想,老公認識我是有幸還是不幸呢?如果沒有我,老公如今可能過著平凡百姓其樂融融的生活,公公婆婆也許會很快樂安詳。也許,那樣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何嚐不是一種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