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飛機座位狹窄:地域臀部歧視還是訂購貓膩?(圖)
文章來源: 北方憨哥在北美2007-08-09 12:35:30



最近看到幾則報道,都是反映對民航班機的服務不滿的,有的報道,已經把民航的服務,上升到了能不能辦好奧運會的高度,上升到國有企業是否需要重組的訴求,上升到國家管理體製改革等的重要問題。

二十年來,常在空中飛行,其實感觸和不滿很多,不過,久而久之,已經麻木不仁。萬千世界,無奇不有,各個地方各個國家各個公司各個乘客,萬紫千紅才構成了這個神奇的世界。空中飛行,畢竟給我們帶來了快捷、便利,其中有些晚點了,餐飲不好了,服務不周了,跟我們得到的便利來比,小意思了。所以,無論受到何種待遇,我都能夠坦然以對,比如航班座椅年久失修,劃傷了我的手臂;兩端扶手一高一低,讓我慣性至今左肩高右肩低;一晚上折騰我三落三起,害我常常夢中老喊飛機飛機,等等,我覺得咱都能夠忍受,誰讓咱有寬容之心呢,誰叫咱必須乘坐飛機呢,不坐飛機你坐輪船回國啊,要麽你從太平洋、大西洋遊回去,嗬嗬。 

這話說回來了,我寬容畢竟不是你寬容,這個世界不是人人都寬容,如果人人都寬容,就不存在寬容了,也不需要寬容了。這不是,不寬容來了:先是有國人抱怨民航晚點,生生把乘客折騰得24小時叫苦不休;後是某老外愣是放著自家的航空公司的班機不坐,硬要乘咱的民航到大陸,然後就抱怨,咱的飛機座位狹窄,食物很差,服務不周;更有報刊通欄標題,聲稱咱民航根本無法和外國民航抗爭。 

如果這位老兄不叫苦,咱還真忘了民航飛機座位狹窄這檔子事兒。我這突然就想不明白了,你抱怨什麽呢?我們的民航?這大型民航飛機好像目前還不是中國製造吧?早幾天聽說在咱們的地盤上生產出了某種大型民航飛機配件,上上下下喜歡的屁顛兒屁顛兒似的,上新聞,敲鑼鼓,彩旗飄飄什麽的。您這位老兄找茬兒,說說食物很差,服務不盡人意也就罷了,你為什麽要提座椅狹窄這碼子事兒呢? 

座位狹窄,在咱們民航的班機上,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國際航班許多都是如此,更別說國內航班了。以前沒出國的時候,覺得座位就應該是這樣的,這萬米高空中飛行,多麽不容易啊,座位緊湊點,節約能源,追求效益,理所當然;旁邊要坐上一位美女,彼此合理近距離接觸,跟當年夏天在北京和美女一起擠公交車一樣,多愜意啊。記得很久很久前,有位美國老兄跟我一起在國內飛,抱怨說座椅太小,我說,誰讓你屁股那麽大,您老人家包專機啊,或者你等下班大飛機,坐頭等艙。看到那位老兄坐在狹小的座位上那個難受勁,我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在飛行期間盡量在洗手間附近轉悠,咱多麽的友好啊(其實心裏想,他要是個金發碧眼的美女就好了,嗬嗬)。 

後來有機會出國了,記得第一次出國,就乘坐什麽俠北航空公司的飛機,那個時候,沒有資格坐頭等艙、商務艙,但是即便是經濟艙,那座位的寬敞啊,讓我感覺到太腐敗了:能不能擠著坐兩個人,節省一下費用啊,嗬嗬。後來在國外呆的久了,才發現,至少北美吧,這飛機座位,不管是國內航班還是國際航班,大部分都很寬敞,而且許多是皮椅子的,設備也很完善,功能也很完備,洗手間也有所不同,覺得這不是有點奢侈嗎? 

後來留意了一下,其實許多飛機都是一個係列的,和咱的民航班機都是一個牌子的,甚至是一個型號的,至於是不是還有什麽序列號不一樣,那就不得而知了。那問題就來了,同一家公司,同一個牌子,同一個型號的飛機,設計是不一樣的嗎?好,每架飛機都是價值連城,動輒上億美金,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作修訂,但是,飛機的座椅大小、前後距離、承載人數等,在同一係列裏是可以輕易更改的嗎?更改的依據是什麽?是依據不同地域人民臀部和身材的平均尺寸嗎?興許有點道理,興許讓人感覺存在“地域臀部歧視”。在這個大流動的社會,華人來到了北美,北美人到了大陸,這平均臀部尺寸該如何把握呢?更何況咱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改善,肩寬體胖臀部肥大日益增強,減肥呼聲日益高漲。在這個規範文明的社會,任何工業產品,都要有生產許可,都要符合一定的工業標準,尤其牽涉到與人有關的產品,就更是嚴格,一個小小的玩具,稍有不慎,就要全部召回。那飛機的座位,有標準嗎?俺是外行,不得而知。不過俺不明白,諾大的公司,把產品座位做到那麽蹩腳,就不怕影響自己的信譽? 

要麽就是訂購之中,有什麽貓膩兒?在屢次配合領導人訪問的大訂單中,都有飛機的數量和價格,但是都注明是目錄價格。做生意的人大凡都知道,目錄價格和成交價格,是有很大不同的,當然目錄價格比較高,在簽署協議的時候,總訂購價值很大,比較風光一些,顯然是給足了領導人麵子。但是,框架協議之後的具體協議,肯定要就具體價格具體條款反複協商的,可以裝滿卡車的訂購文件,都是需要大簽、小簽的。那麽是不是我們在商談成交價格的時候,砍的太狠,讓廠家不得不壓縮成本換了幾把座椅,或者就像買汽車,同種型號可以選不同配置?還是我們提出要求,壓縮座椅空間,多放排椅子,好讓航空公司增加利潤,減少虧損?其實上億美金的設備,即便壓縮幾把椅子的成本,又該能省多少呢,如果不是,那還有什麽其他的貓膩兒呢? 

早前在國內乘飛機,經常看到,航班應急出口,也加了排椅子,好一點的,把應急門口的一個椅子空位給留下來了,這樣,一個航班就可以多載46位乘客,算下來也是不小的收入,可是,這樣做,符合安全生產規範嗎?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嗎?如果因為這一把椅子,萬一發生緊急狀況,犧牲了許多人的性命,該如何是好,或許沒關係,我們的人太多了,空難事故太少了。 

在我們倡導“以人為本”的時候,作為比較高檔服務的民航,是不是首先要以人為本呢?什麽時候,我們民航班機上經濟艙的座位,能全球大同,讓我們座的寬敞舒服一些,出入行走方便一些呢?你不要告訴我,你不要買打折機票啊,你去商務艙啊,你去頭等艙啊,你去包專機啊。憨哥我混到這把年紀了,早已經有資格乘坐商務艙了,前麵已經說了,不是我在抱怨,是那位仁兄在抱怨,不信,你翻開前一天前幾天的報紙看看,再簡單點,你到新聞裏搜索一下,立馬就展現在你麵前。 

(本文係忽悠之談,您千萬別較真兒和當真兒,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純粹點綴網頁,並沒有特定所指,本文也決不敢也沒有泛指任何一家飛機製造商和航空公司,沒有任何一點對飛機製造廠和飛行公司不敬的意思,隻是就相關報道而想到的一些想法。隔行如隔山,許多外行話,還請海涵,以前隻知道二手汽車,前幾天和一位常跑西雅圖倒騰飛機配件的哥兒們聊天,才知道還有二手客機,倒騰二手飛機,有許多銀子可賺,嗬嗬。歡迎排磚指教,謝絕侮辱謾罵,所有侮辱謾罵,隸屬於發布者自己享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