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還是悲歎:中國“性革命”的基本成功? (圖)
文章來源: 北方憨哥在北美2007-07-26 06:28:21



2006年,約1/4的中國成年男女曾跟不隻一人發生過性行為。”73,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教授發布了這一新出爐的調查結果。根據教授主持的《中國人的性行為與性關係:曆史發展20002006》權威調查報告,中國“多伴侶”增長明顯、女性開放程度上升較快、夫妻性行為方式更加多樣,中國人對性更加寬容了。76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語出驚人的宣布,中國的“性革命”基本成功。 

偶然看到這個消息,我不知道該欣慰還是該悲歎。有人鼓掌叫好,歡欣鼓舞,稱這是中國“性革命”的“赫赫戰功”;有人則感到悲歎,深為社會道德的“淪陷”而擔憂。曆來以文明古國自居的中國,當今在經濟發展超德趕美的同時,性革命也同時在早年就吹響了衝鋒號,以超德趕美為榮。當美國正在為當年性革命付出的代價痛定思痛,努力修正的時候,我們的有些性專家學者,卻在為中國性革命達到和接近美國50年代60年代的水平而興奮。大概性開放的發展速度,決不亞於經濟開放的發展速度。 

或許我們的“性革命”是取得了“成功”,過去我們談性色變,今日我們談性暢所欲言。不光性文學、性圖片、性博客、性新聞鋪天蓋地,還有如此高雅深奧的研究報告上載主流媒體。我本以為,這樣的報告,出自最高學府,隻是學術研究交流,或者內參發表,僅供參考,豈不知也進入了大眾視野,還被媒體輪番炒作,頗具官方色彩,真的是天翻地覆的變化。看來我真是人在北美,孤陋寡聞,不能與時俱進。 

這篇報告,到底要告訴大眾什麽呢?到底對大眾的性生活有什麽指導意義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的性生活,是倒退了,還是進步了?這四分之一的概念,是少了,還是多了?我們的道德倫理觀念,是需要繼續革命,還是要拋棄傳統?這成年男女性伴侶的增加,是物質生活的提高?還是精神生活的改善? 

如今性已經成了國人茶餘飯後的主要話題之一,已經占據了生活的重要部分了。看報刊雜誌,性話題隨手拈來,美女裸體性愛經驗,通篇都是。看大街小巷,桑拿按摩,發廊舞廳,許多都和性有關係。看網絡連線,更是充斥著性,性愛聊天室火爆異常。某妹妹要用下半身每天寫日記,某名人揚言要泡盡天下男人,某專家表示如果年輕也要一夜情,某包工頭宣稱工地到哪裏把女人搞到哪裏,把新家安到哪裏,,,我們的性革命,幾乎已經到了當年“文化大革命”的地步了,才隻是取得了“基本成功”?那我們豈不是還要在性解放性革命的理論指導下,繼續革命,把性革命進行到底不成? 

有一點小小的想不太明白,這個公開的報告,來自於我們堂堂的人民大學。我無意謳歌當年走上街頭的學生,但是當年的抗大,的確培養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戰英雄。我們的青年學生,曆來有著旺盛的革命鬥誌,有著飽滿的愛國激情。由此我想到了,去年轟動網絡的人大美女裸露大腿的畢業照(題圖),被專家學者稱為有個性;我又想到了當今大學校園裏,隨便丟棄的避孕套,公開張貼的小廣告,,,我真的不明白,今天在我們的大學校園裏,性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還會為了國家走上街頭嗎?還會為了民族走上前線嗎? 

我並不是完全否認專家學者的報告。無可否認,專家學者的報告,擁有權威的科學數據以及精辟的研究結果,具有正麵的和指導的意義,比如國人對性的寬容,夫妻性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艾滋病的防範等等,等等。但是,專家學者或許忽略了一點,你們的水平和水準。你們大都是碩士博士或者是指導導師,你們研究的理論,許多老百姓是看不透,吃不準的,就像大學生給幼稚園的小朋友講微積分,小朋友就隻懂那幾根曲線很好看。對您的報告,俺或許隻能看俺看的懂的東西,比如四分之一就是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如果以此欣喜地來說明基本成功,那您的意思是,二分之一是成功,百分之百是巨大成功? 

看到這份報告,我真的沒有感到歡欣鼓舞,我隻是覺得,這份報告,應該是專家學術會議閉門研究的事兒,而不應該攤在大眾麵前,還要把它上升到“革命”的高度,就像當年的“5.16通知”,它所帶來的是悲是喜,當時是許多人沒有料到的。 

(參考文獻和相關資料圖片均來自網絡媒體。有感而發,忽悠之文,各位朋友和看客不必太較真兒。歡迎排磚指教,謝絕侮辱謾罵,所有侮辱謾罵之詞,歸發布者自己享用,恕不回複。謝謝) 

附件:參考背景資料《性革命之父金賽的研究把美國拖入性放蕩時代》 

  據《世界網絡日報》報道,1948年,美國著名性學專家、印第安那大學教授阿爾弗萊德.金賽發表了他的性學研究報告《男人的性行為》,一位評論家將這份報告引發的轟動效應與原子彈相提並論。50年後的今天,一部由好萊塢著名影星利亞姆.尼森主演的電影《性學大師:金賽博士》再度引起人們對金賽的注意。 

  就在電影即將公映之前,《揭發者(Whistleblower)》雜誌卻披露:金賽是個不折不扣的科學巨騙、性精神病患者,是上世紀最壞的人物之一,他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可能超過薩達姆和本.拉登。 

  金賽的研究成果把美國拖入了“性放蕩時代” 

  11月份出版的《揭發者》雜誌的一篇調查報告稱,在世界被冠以“性革命之父”的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金賽事實上是個性精神病患者,他依靠戀童癖者對數百名嬰兒和兒童的性折磨,為他的革命性“研究”提供數據。 

  這份值得關注的調查報告的題目是《沉湎於性:金賽欺詐性科學如何在美國引起災難性‘革命’》,它探究了美國日益專注於性的現象以及這種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揭發者》雜誌的報告以大量事實論述了美國如何在50年內從50年代的性保守時代變成如今的性放蕩時代。 

  194815,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動物學家阿爾佛雷德.金賽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男性性行為》。經過數千次調查,金賽“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最偉大一代”的男性雖然外表對妻子忠誠,而且也支持一夫一妻製,但事實上,按照1948年的美國法律,其中95%的男性都可以歸於“性犯罪者”。 

  金賽宣稱:調查對象中85%的美國男性在結婚前就有過性經曆,近70%曾經與妓女發生關係,30%45%曾經背著妻子與別的女人私通。此外,據金賽統計,10%37%的男性有過同性戀行為。實際上,宣稱每1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同性戀的論調便是直接來自於金賽的調查報道,這也成為“同性戀權利”運動的基石。 

  金賽把美國人描繪成尋求持續歡愉的沒有道德觀念的“性動物”。在金賽這份“突破性”研究報告的鼓舞下,一名叫休.海夫納的美國大學生創立了《花花公子》雜誌,開辦多家俱樂部,並提出了影響美國文化數十年的享樂主義者哲學。金賽的另一位崇拜者哈裏.海則發起了現代“同性戀權利”運動。 

  今天,從對私通和同性戀的看法到國家性教育課程,從醫學、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方法到處理性的司法製度,美國所有與性搭上邊的事情事實上都源於金賽的性“數據”。金賽的“研究”還在美國引起了一場性革命,同時也是目前“性潮流”的理論基礎。 

  “性革命”帶來災難性後果 

  首先,目前出現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色情業。而色情業正通過因特網不可思議地傳播到以前根本無法企及的市場領域,即數百萬個中產階級家庭。現在共有420萬個色情網站,其黃色網頁總數達到3.72億個。每天通過搜索引擎尋找黃色網站的次數達到6800萬次。 

  其次,美國年輕人中間如今湧動著一股黃色思潮:他們經常舉行性派對,有時還出現群交場麵。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白宮秘書莫尼卡.萊溫斯基的性醜聞對這股“黃潮”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初中和高中的學生經常在學校浴池、體育場後麵以及校車後麵體驗性的神秘。他們說:“既然總統都可以這樣做,我們為什麽不能?”許多年齡很小的兒童早早就接觸到這些。 

  數十年前,同性戀被廣泛看作是不道德甚至病態的行為。然而,今天同性戀卻被視作憲法賦予的權利以及“受保護階層”的特點。美國全國的學校甚至會向隻有5歲的兒童灌輸“同性戀很正常”的思想,一旦你不認同這種觀點,你會被看作是偏執的“仇恨者”。從國家的法律體係到新聞媒體,再從學校到教堂,美國各種基礎機構正在迅速顛覆對同性戀數千年來的傳統價值。 

  性奴隸的來源不僅僅再像以前一樣局限於遠東、澳大利亞以及世界其它地區。雖然統計數據變化很大,但每年有2萬至5萬名婦女和兒童被從其它國家販賣到美國,這令美國的賣淫活動和“色情產業”更加泛濫。被販賣到美國的婦女和兒童主要來自拉丁美洲、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以及東南亞。 

  甚至兒童性虐待、強奸和亂倫(亂倫辯護者現在委婉地稱亂倫為“成年人與兒童之間發生的性關係”和“兩代間的性關係”)正在逐漸贏得人們的認可。目前,全球有1萬個網站提供非法兒童色情圖片和錄像,全世界兒童色情產業每年創造出的收入高達30億美元。 

  文章稱性學專家的調查數據多數是偽造出來的 

  美國究竟如何“淪落”到這種地步?美國人為什麽會如此沉湎於性?文章指出,被冠以“英雄科學家”稱號的金賽其實是個騙子。他的調查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功效。 

  據披露,金賽把對數百名犯人和性精神病患者的調查說成是對普遍人的調查。另外,他還拋出大量與此前結論不相符的數據。金賽甚至慫恿自己的妻子和其他“科學家”進行群交,並在家中將群交鏡頭拍成電影。金賽有關美國人都是沒有道德觀念的性動物的理論也具有欺騙性,甚至遠遠比他慫恿戀童癖罪犯對數百名兒童進行的可怕的性實驗更為惡劣。 

   金賽有關兒童性特征方麵的“科學數據”便是從對數百名兒童實施性虐待的戀童癖者那裏收集而來。受戀童癖者虐待的兒童小的隻有幾個月,大的也不過15歲。金賽甚至為了讓這些戀童癖者免受法律處罰還故意隱瞞他們的身份。 

  《世界網絡日報》的編輯約瑟夫.法拉赫表示:“好萊塢正在為上世紀最壞的人歌功頌德,他造成的傷害甚至超過薩達姆和本.拉登。”而該報主編戴維.庫佩利亞也表示:“《揭發者》雜誌提出的這個問題是關於我們有史以來做過的最棘手的事情。性是一個容易利用的話題,但卻難以走到正確的軌道。我們必須經過長期、辛苦工作,才能創作出最耐人尋味、最具洞察力和最強有力的作品。” 

  《揭發者》雜誌公布的調查報告《沉湎於性》揭開了性解放運動長達數十年的“科學”麵具。直到今天,性自由運動仍舊影響著美國。 

  《沉湎於性》對學者、國際專家、哲學博士以及現實生活中的“揭發者”朱迪思.雷斯曼進行了描寫。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揭發者》雜誌還清晰深刻地對正常的性愛和真正的快樂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關報道:性學研究工作把人引入自由放縱的性生活世界

  相關報道:美國性學研究之怪現狀 金賽被認為是變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