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困惑
文章來源: sansemao2007-04-30 16:34:21

最近歌舞升平,一切欣欣向榮,我突然想起自己的困惑。

困惑早就有,被激活是起於幾天前, 我和牛肉去我們的地產代理Sam家做客。 Sam的太太Sula問起我倆的關係:有無孩子?(還沒有)有無結婚(沒有)有無訂婚(啊……沒有)。牛肉為自己沒能求婚,略顯羞澀,支支吾吾,打趣地說怕求婚被拒。我倒是大大方方地開著他的玩笑,一笑了之。我當時奇怪自己怎麽心情這麽好——一個青春將逝的女人,竟然拿自己的婚姻開玩笑,不知是假裝的堅強,還是真正的獨立。

這幾日,靜下來,想著牛肉說的話,不禁要問自己是否準備好,是否要遲疑,是否那麽渴望婚姻。

對這個問題,我隻能說我不知道。

捫心自問,我真的很在意婚姻,因為我理解的婚姻是神聖的,是要在眾人麵前向神起誓:我愛這個男人,願意跟他終身為伴,無論將來發生任何事情。這要求對我來說太高,就跟要求自己加入共產黨似的。

但是反觀現代婚姻,我又不很在意婚姻。婚姻在那張紙片存在之前,早已存在,又何需一份證書來證明我的陪伴,來保證一生幸福快樂?

舊石器時代,女人是男人的依附,需要男人來養活,女人的貢獻是傳宗接代,管理家庭。因此,一個公眾認可的婚姻以及一個支持弱者的道德體係是幸福一生的可靠保障。而今,女人經濟的獨立,把女人從婚姻的圈子中解放出來——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意識形態的東西就是看雙方能否心有靈犀了。

現代婚姻從某方麵來說是從經濟上給婚姻各方一個公平,對於精神領域的需求,就要看各方在婚姻中的成長,這是無論如何無法強求的,沒有對錯,也無法評判。由此而看,這種意義的婚姻是無法擔保天長地久,無法等到海枯石爛,因為人苦心爛的時候,也是婚姻解體的時候,誰又需要仰仗誰?誰又需要依賴誰呢?

既然精神上的互通,現代婚姻無法保障;養兒育女,現代婚姻不是必需;經濟獨立,讓我能坦然麵對生活需求,那婚姻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麽呢?

從我理解來看,婚姻意味著我願意為了這個男人,無論發生任何情況,永遠犧牲我選擇的權利,將我的眼蒙住,將我的手銬住,將我的腳鐐住,心甘情願地成為他的依附,盡管我不需要成為他的依附。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大的自信,很大的愛心,去承諾我的未來,去放棄我選擇的權利。

這對誰又是件容易的事呢?

如果我愛他,他愛我,我們承諾在一個屋簷下,我們相互支持,相互愛護,我們願意繁衍子孫後代,我們為了同一個未來努力,我們不提永遠,不提無論發生任何情況,這樣可以嗎?

如果牛肉今天問我:你願意嫁給我嗎?

我今天會說:我願意,但是能不能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