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彈教育(三)
文章來源: ipmi2015-02-23 00:37:29

這個世界到目前為止沒有成功的教育方法,隻有考試得高分的教育方法。任何說自己掌握教育真諦的人實際都是騙子。但是,我還是願意思考嚐試。希望我的孩子,以後能認可我的理解,也能用到他的孩子教育上。

兒童階段,世界上天才是很多的。但是,到成年都集體消失,多得不計其數的隻是凡人。

英國BBC對天才有個專題,大意是平均下來每個社區,每年都會有一到兩個神童出現,但是,這些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其興趣轉移,其才能就會歸於平庸。

不過我覺得也要注意到姚明、高斯、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確實是存在的,其天賦從小伴隨到成年。

綜合起來,應該相信人類天賦存在差異性和條條道路通平庸的必然性。

根據BBC的研究,兒童天才必須同時有兩大成因。首先,專注力,通常一個兒童隻有5分鍾專注力,如果某兒童可以持續15分鍾,甚至1小時,那麽他的表現會超過平均兒童數倍。另一個是偏執性格,有一種不服輸的勁。所以,我認為一個兒童天才,是不需要愛因斯坦一樣的腦容量做保障的,隻要上麵兩條具備,就會表現出一個天才特征。因為兒童解決的智力類題目是不需要超級大腦做支持的,塑造一個萬人矚目的兒童明星並不難。而成人領域則不同,要麽有個超級大腦,要麽要付出常人幾倍努力。這也是條條道路通平庸的原因之一。

多談一句偏執型格,要麽得勢要麽失意,容易走極端,我寧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庸也不要偏執。我見過中國很多學霸型人物,中年失意,事業家庭雙雙敗落,很多是偏執性格。這邊的白人黑人倒是似乎普遍都磨練得很圓滑,和國內當年傳聞美國最包容各種性格完全不同,在美國,性格不好,怪癖的人估計20歲前都餓死了,活不到30歲。

綜合上麵的觀點,天才兒童的優勢是,真的腦容量大,還是性格彪悍不服輸,還是天生的專注力超人?即使有愛因斯坦的腦容量,生性淡泊,毫無追求,未來也會一事無成。即使有超級腦容量,家長逼得太急,孩子逆反,最後也是空遺憾。萬事萬物,最終就是一個平衡。

如果像幸福快樂的比爾蓋茨和無數風雲人物一樣,孩子熱愛自己的工作生活,隻要孩子充滿熱情和期待,未來成功的概率就會提高。教育的目的就是塑造出一個“天才”兒童,他開始享受周圍的光環,並接受現狀,付出努力進一步強化其位置時,我想,距離成功或許就不遠了。

一個將軍的成功,需要無數士兵的生命。一個比爾蓋茨卷走數萬人的財富。同樣,一個成功的天才,會掠奪無數其他孩子的出頭露麵的機會和社會的資源。而且,誰又會在意是天生的還是人工的“天才”?

空有腦容量,專注力,偏執性格,卻對人生痛苦,一樣會一事無成。下麵一節,我會彈彈,人類快樂的原因,大腦中某種神秘的酶與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