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是胡適的10倍,他再不敢說不差錢了(圖)
文章來源: 悉采心2022-12-06 17:37:20

薪水是胡適的10倍,他再不敢說不差錢了(圖)——老留 黎錦揚(6)

上一篇提到,《花鼓歌》最為突破性的舉措,是演員的推出:將要站台霸屏的,是清一色的東方臉。那無論對當時的百老匯還是好萊塢,都是史無前例的衝擊。陣容官宣後,自然吊炸天。

炸是炸,但對原作者小黎來說,卻沒有“爆竹一聲除舊歲”那麽痛快。

為啥?因為雖然“傅滿洲模式”被祛除,不再由洋人扮演四不像的中國人,但也沒能實現華人自己演自己,最後不得不把大部分角色,分給了日裔和菲利賓演員。這次倒不是歧視,而是當時在偌大的美國,找不到一組合適的華人班子。

其實不僅是找不到合適的,不合適的也找不到。因為“合適不合適”需要對照甄別,前提是具有可供挑選的數目做分母。而那時美國的演藝圈裏,華人演員少得不足兩位數。即便把“錄取率”從“百裏挑一”下調到“十裏挑十”,仍是十尋九空。

據黎老講,當時能把“分母”湊成3、4位數的,大概隻有“三刀”行業:菜刀、剪刀、剃頭刀,用以代表華人當時頗為“流行”的三種維生身份:開/打餐館,做裁縫、幫人理發。

後來我發現,能上5、6位數的華裔群體,也不是從來就沒有。在此提出你別喪,——那就是從1910-1940年間,先後被拘留於舊金山的天使島、接受訊問和調查的中國難民們,前後大約為175,000人……

算了。總叨叨這些事會讓人想起祥林嫂,還是來點兒阿Q吧。就拿幾位比較提神的來說事,一起嗨一下:

Wow!用一生踢碎“東亞病夫”之蔑稱的李小龍,那時就要登上赴美的郵輪啦!

Cool!與李小龍同期活躍於好萊塢的華裔女星盧燕,已經拿到藝術學院的畢業證書!

Look!那個背起小書包就要上學的小毛頭,不就是40年後捧回了好幾尊奧斯卡小金人的大導演李安嘛!

Listen!80年代在《末代皇帝》中成功塑造了“末代皇後”的陳衝,即將在大陸呱呱墜地了!

繼陳衝衝上好萊塢銀幕的,還有成龍、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劉玉玲等一大溜華裔明星。不過還是打住吧。我擔心再沒完沒了地列舉下去,你會忍不住“落槌宣告”:這些與本案無關!——因為回到《花鼓歌》籌備期的時間點上,這一切都還在未來的混沌中,想用英文造個將來時的句子,都不知道主語是誰。

於是,在演員人力資源嚴重缺乏的情況下,《花》的製作方不得不擴大範圍,用探照燈一般的眼睛,掃描整個亞裔。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他們鎖定以唱歌為生的日裔歌手派特.鈴木(Pat Suzuki),寄望她能演女主之一。

這位日本小女生長得不算靚,歌聲卻很亮,能亮到天光乍泄、撥雲見日的程度。——這對於她這樣經曆過至暗時刻的弱女子,是何等的重要。

據黎老講,珍珠港事件爆發時,她還是個10歲的女童。次年曾同在美的12萬日裔一樣,被關進集中營,心裏留下了誰也算不出麵積的陰影。

日後,她之所以會在亞裔很少去做歌女的酒吧裏駐唱,就是自知,隻有通過唱歌,才能找到光一般的拯救,將心中淤積的濃重陰霾,一聲一聲地驅趕出去……

話說劇組同派特談合約時,小黎也正被人“約談”,——在他以小說原創作家的身份,同羅、漢等一齊曝光後。

資本的嗅覺向來靈敏,聞風而動的蜂擁而至。尤其是那些把羅、漢當成風向標的同行,亦欲趁機撲捉另類畫風,並以美式快餐之法,將自己的那出帶有“東方奇觀”的大戲,迅速搬上舞台。即便是在拉娜家的趴體上、曾對小黎不理不睬的業界大佬,也亟於洗心革麵,重新做人。

繼而有人暗通款曲,有人明送秋波,——波浪大到令小黎眼暈、且眼暈也舍不得眨巴一下眼皮的程度。他很怕一眨眼,就“退潮”了。

這次隨波而來的,可不是需要做夢搞迷信的“魚躍龍門”什麽的,而直接是“波光粼粼”的銀子。海量撒錢的之最是,20 Century Fox 的一位資深製片人Sam。他欲以高價雇小黎當編劇,而這個“高價”,對當時任何一位在美受雇的、哪怕是極其成功的華人來說,都是個天價。

請允許我喝口水,同時引進幾個“絕不灌水”的“參數”。有比較才有鑒別。

先說上世紀五十年代,一位美國白領的平均年收入,約在3500刀左右。

而一代宗師胡適,當時正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葛思德東亞圖書館(East Asian Library and the Gest Collection)當館長。他因學養深厚名氣大、又在美國擔任過大使,所拿的年薪是高出正常人近50% 的5200刀。

然而,沒多久他被下崗了。為了讓他走的舒服些,校方還特意贈予他有名無實的光榮稱號:名譽館長。待他一離開,馬上把年薪少他1500刀的副館長童世綱,給“扶正”了。

還有一位,雖然對普通百姓來說,名氣不比胡適一般如雷貫耳,卻比胡適的收入雷人,那即我在前一章中所講過的、有錢買不到房子的錢學森。

買不到房子的小錢,賺得可不是小錢。工資單若擺出來,會讓胡適傻眼。大膽地胡扯一下,就是當時看傻眼的老胡,很可能會把在我看來更是強調個體差異的那個金句,在心裏偷偷改成這樣: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賺你一樣的錢……(嗬嗬,原詩是啥,請自己查。不過,我都說過這是“胡扯”,別回頭砸我呀。)

眾所周知,小錢當時正在加州理工學院當教授,同時搞噴氣推進與導彈研發,對美國的國防工業舉足輕重。而在此領域卓有成效且經費充裕的加州理工,自然是肯掏腰包。

而胡適所負責的普林斯頓東亞圖書館,隻是承載小眾文化的一棟房,裏麵立著對普通老美來說可有可無的n排書架。不妨想象一下,當小錢研製的火箭模型正以“竄天猴”姿勢“嗖嗖嗖”飛上天時,老胡很可能就在形影相吊的中文館區,為發黃的線裝書拂去灰塵……

這樣一對照,二者的實用價值不證自明,也就難怪小錢的年薪加津貼,是高達胡適4倍的,——20000刀。

那麽再回到小黎本尊,福克斯出的薪資到底是多少呢?——1250刀——周!薪!5000刀的——月!薪!60000刀的——年!薪!

最大的“不可抗拒利”是,年薪是胡適的10倍、錢學森3倍的小黎,同報社為他加薪後才從每月150漲到175的自己比,年收入翻了28倍!

到了這份上,從未因寫作嫌自己窮的小黎,再不敢說不差錢啦。

福克斯公司具體布置工作的山姆,激情澎湃卻容易衝動。他總是一邊踱步一邊抽煙,向你交待他腦中“爆米花”一般蹦出的故事,——同時也存在“爆米花”一樣的缺陷:來的快涼的也快。

他的第一個想法,是通過長途電話傳達的,讓小黎著實激動了一陣子——

我要你寫的,是一部欲找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來演的戲,因為她還欠Fox公司一部電影,為此讓她來擔任女一號。具體的劇情是:女主極其漂亮性感,把一個流浪漢改造成了一位正人君子。

關於這個流浪漢,我們會請類似格裏高利·派克(Gregory Peck)那樣的一旦落入可憐境地、哪個女人都想救的雅派小生,來搭檔配戲。故事要發生在香港,應飽含濃鬱的地方特色,東方情調更不可少……總之你趕快過來,時間就是成功,就是金錢,不能耽誤一分一秒……

哇塞,一手收美金,一手寫美人,真是美上加美,沒白來美!

從舊金山拉著一車家當遷往洛杉磯的小黎,一路心情大好,感覺是在乘飛機,——好一個飄飄然啊,好萊塢的編劇小黎!

然而,僅僅數月後,不敢說不差錢的小黎,卻做出“差錢也不幹了”的瀟灑轉身。

(待續)

在百老匯歌舞劇的《花鼓歌》中,扮演女主角的日裔歌手 派特.鈴木(Pat Suzuki)。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她以11歲的年紀,同在美的12萬日裔一樣,被關進集中營。(照片取自網絡)

Pat 與另一位日裔女演員Miyashi, 因50年代末的百老匯歌舞劇《花鼓歌》而爆紅,一同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麵 (照片取自網絡)

胡適與童世綱當年在館內的合影 (交接工作呢?胡適真像是忍著不爽、做個姿態拍一張罷了。)(照片取自網絡)



最後還是請當年的小黎露個麵,用一貫愛搞笑的口吻對你“說”:想知道我在好萊塢是怎麽撲街的嗎?下集不見不散噢!(照片取自黎老給我的書)

感謝閱讀!

上集鏈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911/202211/2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