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金錢裏麵的愛情,依然淒美
文章來源: haidongjia2007-04-13 17:11:22

香港荃灣的如心廣場,矗立著一高一低兩座高層建築。高的一幢叫Teddy Tower,樓高88層;低的一幢叫Nina Tower,樓高42層。

Teddy 和Nina,分別是王德輝和龔如心的英文名字。

王德輝和龔如心於1955年在香港結婚。那一年,祖籍溫州的王德輝20歲,生於上海的龔如心18歲。青梅竹馬的兩個青年男女,誰也不會想到,他們會共同經曆一生的傳奇。

一直隨父親王廷歆做化工和醫藥生意的王德輝,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自立門戶,和龔如心聯手創辦了“華懋置業”。

為了能夠幫助丈夫一臂之力,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龔如心,特地跑到附近的英語專科學校學習英文。龔如心對市場動向具有天生的敏感,她時常采用逆向思維方式,和丈夫一起做出正確的決策,逐漸形成了企業獨有的經營風格和發展模式。

夫婦兩人勤奮努力,事必躬親,不久就將公司從經營醫藥和化工原料發展為代理世界著名化工產品品牌的有名大公司。後來,夫婦兩人又將公司的投資方向轉到當時在香港還不發達的房地產業上,針對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采取“提供按揭分期付款”的方式,一舉成就了華懋集團的飛速發展。

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華懋集團已經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到處可以見到他們建的樓宇。而夫婦兩人的生活則一直保持低調,直到綁架事件的發生。

1983年,夫婦兩人首次被綁架,龔如心擔心丈夫觸怒綁匪,要求以己代夫。而綁匪則把她放了,令她籌款續人。龔如心在七天內籌得1100萬美元,將丈夫救了出來。

1990年,王德輝再次被綁架。這次綁匪的要求是6000萬美元,令龔如心在十天內籌到。龔如心按綁匪指示先將3000萬美元存入指定帳戶,後因警方介入,餘款未被提出,王德輝從此杳無音訊。

王德輝失蹤後,對丈夫情深意重的龔如心,始終相信丈夫一定還活在人世間,隻是暫時的離開,他一定還會回來的。於是,龔如心從公司的幕後走到前台,她要把華懋集團建設得更好,發展得更快,等著丈夫的歸來。直到九年後,香港高等法院宣布王德輝法律死亡。

為了紀念自己的丈夫,龔如心決定在香港寸土寸金的荃灣,建設一座高522米108層的大廈。按照當時的方案設計,該大廈建成後將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後來,因香港機場的高度限製,她的世界第一大廈的夢想破滅了。龔如心又決定將“世界第一大廈”分成兩幢,高的一幢以丈夫的名字命名,低的一幢叫自己的名字,以此堅守著對丈夫的情感,繼續著丈夫的事業。

如今,當年那兩個發誓要攜手一生的年輕人都已離開了人世。隻剩下荃灣楊屋道8號的這兩幢高層建築,像兩個相互依偎的夥伴,不離不舍地佇立在海風之中。

她,給這個世界留下了,除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400億資產之外,還有這段淒美哀婉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