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聊聊心髒的事兒(8):自我總結
文章來源: 陳默2019-11-27 13:29:58

2019年,我基本上沒有症狀了。Metoprolol緩釋片的用量也降到最小劑量25mg。我的帥哥醫生M依然給我續藥;大主任S說可以停藥,如果再犯病就再撿起來吃。我比較保守,覺得還是吃著放心。而且根據我的"大事記”,今年二月和九月還是出現兩次心悸的症狀。不過現在知道如何應對,沒有去醫院瞎折騰,自己休息一下就過去了。

 

這突發性/偶發性的功能性心律不齊,就暫且與之握手言和吧。

 

這一段的折騰對我的生活還是有影響的。我戒掉了每日一杯的咖啡,也戒了每晚一杯的紅酒,失去了兩個樂趣。現在有時饞了,我也會去咖啡館坐坐,喝半杯扔半杯(天地良心,我不是"有錢任性"才這樣的);或者興致來了,晚餐時會在家人的杯子裏抿幾口紅酒。

 

現在,我雖然不刻意關注心髒的事兒,但也不敢像以前那麽無忌了,太激烈的瘋跑瘋玩也避免了。真切意識到自己的年齡和狀態,也未嚐不是好事。

 

這一通折騰,也讓我倍加感受到真情。家人和摯友們一路關愛,或者殷切問候;或者當耳朵聽我吐槽;或者幫著尋醫問藥;或者陪伴看病。連很多小輩朋友們都特地來看望阿姨,讓我暖心得很。

 

我也真切體會到,女人50歲左右得特別關注自己的身體。

 

我的第一個體會:傾聽自己的身體。

 

我以前說過,我不是體育達人或女漢子那樣的強人,但我對自己的身體一直很滿意、很自信,每天都覺得特別清爽和舒服。

 

但從五十歲左右,身體開始有一些微小的變動,比如時有小小的不適;比如精力下降。但我一直沒在意,依然盲目自信,沒有放慢生活尤其是玩樂的腳步,這估計種下了隱患。

 

我的第二個體會:負麵的壓力固然不好,正麵的壓力也是壓力。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比較抗壓、也比較自我的人。工作中、金錢上、人際交往上的壓力,我都能很快化解,因為不覺得這些事值得去影響我的生活和情緒。

 

但是,我以前沒體會到,正麵的忙碌、興奮其實也是壓力。2017年春夏,家裏特別忙,各路親戚朋友來訪;兒子和女友以及另一個孩子在家裏渡過整個夏天,我也因此和孩子們一起大吃大喝、聊天party到深夜、出門旅行、各種瘋各種玩。當時覺得好開心啊,但其實超出常規生活規律的行為對身體是有損害的。

 

不得不承認,中年以後,得悠著點了。就是開心的事兒,也得悠著點。中醫說的"喜傷心"是有很道理的。

 

我的第三個體會:萬事以平衡為本。

 

我不是個極端的人,也缺乏毅力。讓我執著地做一件事,即使是節食或健身這樣的好事,也是很難很難地。

 

那麽,我就中庸和平衡吧。比如健身鍛煉,咱就盡力而為,盡量規律化;比如飲食,每樣都吃點,不要暴飲暴食,也別把嘴紮起來這不吃那不喝的。

 

對待漸漸來臨的病痛和老去的事實,不要疑神疑鬼杯弓蛇影地害怕,也不要不管不顧或忌疾諱醫。

 

自己的體力精力如果不如以前了,要看淡,在新的平台上找最優的平衡,不必要非得力挽狂瀾,那就是"作"了。

 

心情平和平靜,生活清爽幹淨,人際關係簡約(聽著好像很佛係的感覺),我覺得對中年人,尤其中年女人,是會有身心上的幫助的。

 

還有什麽呢?歡迎大家補充。

 

談"心"結束。謝謝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