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故事(1):小雀斑,紅襪子
文章來源: 陳默2018-02-01 13:22:47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些寫父母的文章,正麵負麵都有。想到媽媽對我的關愛,真的是潤物細無聲。說幾件小事吧。

 

[小雀斑]

我從小就長一臉雀斑,密密麻麻的,常被小夥伴說"芝麻燒餅"什麽的,小小的我雖然算是開朗的孩子,但也挺黯然的。

 

我媽愛看小說,那會兒從學院圖書館可以借到一些蘇聯小說。有一次,她給我念了一段,是說一個集體農莊有個漂亮姑娘人見人愛,臉蛋就像鳥雀蛋,長了很多俏皮的小雀斑。

 

至今記得我媽當時是把我摟著給我念書的,還對我說:"像鳥雀蛋一樣,那可是滿滿的呀"。我羞澀地笑起來了,從此不再煩惱。長大了,逛街時總有賣化妝品的拉著我推銷祛斑霜什麽的,每當這時我就想起六歲時媽媽摟著我的溫暖,不覺得有任何改變的必要。

 

[天鵝的脖子]

長大發育的階段,我抽條了,長成一個高瘦的羞澀女孩。

 

雖然那時大家都努力"攀登科學高峰",不提倡打扮,但畢竟改革開放了,市麵上有些花花綠綠的美麗東西了,加上天性,女孩子們開始暗暗注意自己的身材長相和穿著。

 

當我麵對自己門板一樣的身材默默無語時,我媽安慰我了:"肩寬,瘦,穿衣服就和掛在衣架上一樣挺刮好看。" 那會兒沒有超模,不然我媽保準把我往那兒歸隊。

 

我脖子長,南方有時候形容人"三根筋挑一個頭",我覺得我也差不多那樣可憐。可我媽不這麽認為,她說女孩子脖子長多優雅啊,像天鵝一樣。還建議我戴絲巾、穿高領衫。這個習慣沿襲至今。荷包和審美都比較豐盈之後,覺得雅致的高領衫、西服、風衣,再係一條心儀的絲巾,確實不錯呢。

 

說個題外的,我兒子也頗有姥姥的風範,會鼓勵人。有一次,我們一起逛街,他建議我買一件黑皮機車夾克,裏麵配大V領。我說我不穿大V領,沒有料啊。他說:"肩寬就可以穿大V,沒料才颯呢,有料穿那麽露,那才......Gee。" 頓時覺得他四兩撥千斤地打消了我的一個糾結。

 

[桃紅尼龍襪]

前不久看我老鄉才女如斯的博客,寫到南京人吃鴨子,說她高考複習最緊張的時候,媽媽每天下班買一客"鴨四件"給她當小點。我特別理解這種淡淡的關懷。

 

想起我高考衝刺的時候,有一天我在家午休小睡,一睜眼,媽媽遞給我一雙深桃紅色的花尼龍襪。

 

我媽極少出門,家裏的一切外務都是我爸處理。我的衣服也是我爸給我買。印象裏,我和媽媽從來沒有一起逛街什麽的。所以,我看著新襪子很詫異。

 

媽媽說:"剛才我去送客,順便給你買了這雙襪子,挺別致的吧?"

 

媽媽是注重禮節的人,來客人,尤其是稀客,都必定送到門外,甚至陪走一段。可是,我們家當時住大院裏,不是出門就有商店的。所以,媽媽是特地去買的。

 

我理解媽媽的心意,她是用一種不尋常的舉動(特地逛店買襪子)給我一種特別的關心,而且,買的是我們家很少見的紅色。我從小就知道家裏(尤其是媽媽)對那個"紅彤彤"的年代很反感。備受衝擊,不想再有這種視覺聯想,所以,我從來沒有紅衣服。但小姑娘嘛,有時候還是覺得紅紅綠綠最漂亮,所以,媽媽這次特別挑了深桃紅色。

 

說起來都是小事。可是,我常常想,我們生活在富足的年代,又出了國,感情表達也比較西化了,摟著自家孩子愛來愛去,帶著孩子買這買那都不算稀奇。而我媽媽,那會兒受衝擊,失去工作、失去健康,她卻依然無微不至地把我們帶大,還細致地化解我們的一切小煩惱,真的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