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急診,天價兩萬一;話醫保,中產需警惕。
文章來源: 陳默2018-01-11 13:46:21
養生保健,看病住院......原以為這些話題不會出現在我的博客中。倒不是說自己吃了仙丹不會生病,而是覺得這些事進入生活的時候,我應該已經老了,安度晚年而不再寫博客了。
 
兩三年前憧憬"身體永遠沒感覺,心裏永遠有感覺",現在看基本是癡人說夢。去年夏天和孩子們上山下海、劃船打球,一點不輸他們,磨掌擦拳地要當個"大玩家“......結果,到了冬天就啪啪地打臉,節前把自己整到急診室住了一夜。

要說我這自信也不算憑空而來,雖然我外表不起眼,也不跑馬不玩鐵人三項,但身體感覺一直不錯。大學時曾在校隊混過,雖然是墊底的豬隊友;中年後也能吃能睡、愛玩愛動,指標貌似啥也不缺啥也不高 (去年的結果:HDL 100, LDL 83.6, TRIGLYCERIDE 87, GLUCOSE 91,不三高吧?)。

可是,也許是"人過五十天過午"的自然規律,也許是我口無遮攔又不敲木頭帶來的後果,今年秋冬添了一個時不時心悸的毛病。十月初回國度假,趁著國內看病方便快捷,徹底查了下,沒發現器質性的問題。十一月回美後也繼續隨訪醫生。

12月16日,周六,中午去家附近的中餐館吃個簡餐,喝了一杯附送的茶水,回來就覺得心悸不止。倒也不特別難受,但因為最近在看病檢查,對健康的滿滿自信已經七零八落,想去醫院看看放心。美國無法掛門診,就去ER吧。

於是,被收治。用了兩次降心率降血壓的藥,又掛了兩瓶鹽水去升高被人為降得太低的血壓,這就折騰到晚上了。ER醫生說住一晚,明早請心髒專科醫生來看下。

話說這是我來美國第一次住院。國內住過兩次院:大學畢業那年得了腮腺炎,被誤診拖延至高燒不退,住院治療一周,好在挺過來了;生孩子剖腹產,住了三天,不過是喜事也不覺得苦。

這第一次體驗美國的醫院,挺新奇的。硬件真不錯。我住單間,帶個用布簾隔開的小洗手間。可升降病床自帶按摩功能,護士說剛更新不久,可防止褥瘡。從一進ER,走哪兒都是輪椅伺候。躺床上蓋著加熱的毯子,舒舒服服看電視,需要什麽一按鈴護士笑容可掬就來了。三餐可以預訂,送到床頭。

等賬單來了,新奇就變成震撼了:真是好貴啊!下麵是我在醫保公司賬戶上的截圖,是保險公司調整認可後的最終費用。兩天合計$21K+,自付一千多(最後一欄)。

我12/16 住了一晚,17日出院。$17,929 那筆是按摩床躺一夜的代價。12/17 $457 那筆就是心髒科醫生Dr. Kim的出診費,他就在我床邊說了10分鍾而已。其他那些看名字是急診醫生和護士的診療費,還有醫院說不清道不明的其他費用。最上麵19日和22日兩筆是後來隨訪其他醫生的費用,與ER事件無關。

 

以前我對醫療保險不怎麽上心,每年更新保險的時候公司人事部都會組織講座和答疑,我都蹺課,覺得選一個夠用就好。這次學習了一下,把心得在這裏說說,請大家指正。

1. 在美國不買醫保是萬萬不行的。老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能沒個病痛呢?

2. 每個公司的醫保千差萬別,沒有橫向比較的意義。有工作的人在自己公司提供的選項中,結合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形,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家情況的就好。

3. 年輕人選擇工作,醫保好壞可能不是top priority,但中年人退休前的最後一份工作,醫保應該是一個重要考量。

約20年前,我麵試時HR特別強調我們公司退休人士在拿Medicare之前依然可以從公司買醫保(當然有條件,比如年紀55+,服務年資N+年等),我不以為然,眼睛就盯著年薪數字。現在才醒悟這是多麽難得的好福利啊。

4. 傳統醫保和HSA賬戶哪個好?

這個因人而異。我一向都用HSA賬戶,每年自己存$3400用於醫療,免稅並可以投資;公司還有補貼;醫保費用低到忽略不計。真正看病時先有$1500 Deductible,之後的花費醫保和個人80/20分賬,等全年自付金額達到$3000後,醫保批準的花費就全包。也就是說,如果全年健康,隻是付了極低的保費而已,賺到了;如果身體有恙頻繁看病,一年的花費$3000封頂,當然走out of newwork或看不收保險的名醫另當別論。

相比之下,每年付四五千保費(甚至更高)的傳統醫保優勢在哪裏呢?是不是他們可以參加更好的保險計劃?從我們公司的手冊上看,他們參加的保險計劃拿HSA的人也都可以參加。也許相同的計劃Group細分不同,導致有些名醫不收High Deductible的人?明年HR再辦講座我得好好聽聽。知道的同學也講講吧。

5. 健身防病最重要,真病了就好好休假。

我們小時候受的教育是"帶病堅持工作,輕傷不下火線"。在這裏帶病工作是不招人待見的,同事怕被傳染,老板怕擔責任。安心休息,好了再重振旗鼓方為良策。有些公司病假unlimited,就是讓員工不要有負擔,需要就用。有濫用病假的人,但公司是能看出來的。

如果需要連續請假,申請short term disability最方便。這是雇主公司為員工買的保險,作為福利。short term disability 期間雇主不發工資,由保險公司付錢,可以拿到60%甚至更多的薪資(看雇主公司給買的種類)。當然,想從保險公司那裏挖出錢來很不容易,得不斷看醫生提交證明,常常醫生說給4周假,保險公司就砍成2周,然後就得一次次看醫生、開證明、續假......直到你煩了:"算了,我去上班吧!"保險公司就笑了。

Long term disability需要自己付保費去買,一般作為福利從公司買比較便宜,一年花一兩百買個安心。當然據說真要用到有很多限製條件;而且,基本為大病而準備,一輩子用不到最好。

 

說一千道一萬,我還是希望保持這樣的狀態:

因為玩而上了公司網站。不好意思,如果是"做出傑出貢獻,連升三級"什麽的還值得顯擺。

乘風破浪,不亦樂乎。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都好好地強身健體,身心愉快地過好每一天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