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美食劄記(1):京兆尹素食新體驗
文章來源: 陳默2017-11-14 17:30:53

每年回國,除了陪伴家人、偶見好友,沒有旅遊也沒有應酬,遊記是沒得可寫的。大家都知道我喜歡吃,雖然呼朋喚友、酒池肉林不是我的風格,但三五親朋去嚐試一些新奇好吃的東東,倒是樂此不疲的。

這次回國待了一個月出頭,除了南京北京沒去別處。就以美食為切入點寫個劄記,記錄一下自己的心情和至愛親朋們的情誼吧。

兒子早早就定下了京城低調又高端的素菜館京兆尹,他說春天時女朋友父母結婚紀念日,他送了這份禮物,老兩口很喜歡,他估計我也會喜歡的。

要說這幾年吃過的一些特色菜館都是兒子帶著去的,比如北京亮、大董、利群、局氣,等等......他是一個愛家愛生活的人,希望對身邊的親人們能把對脈、做對事,讓大家都輕鬆愉快。其實我不希望他為我花錢,畢竟年輕人還在起步階段,但理解他的心意,所以就不謙讓了,愉快接受。

京兆尹座落於一處三進的仿古四合院中,毗鄰雍和宮,與孔廟和國子監也相距不遠,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已經讓她沾上了古雅之氣。更不必說設計師是著名建築家張開濟的兒子張永和,一位80年代的老留、90年代的海歸,MIT和北大雙料教授,也是兼得中華文化熏陶和西方設計理念之人。

我們去的那天晚上下大雨,所以沒能細看院落外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網上瀏覽 http://kingsjoy.cn/Space.html)。記得進門處一麵素白影壁,寫著"京兆尹";跨過門檻便是一個長通道,原木梁柱、灰石鋪地、樹影婆娑,穿著素色布衣的服務生輕聲問好;內院是大餐廳,自動開合的玻璃穹頂通透豁亮,所有的隔斷都是原木打造,細致優雅、光影錯落;包間均以農作物命名:麥堂、穀間、薏館、黍屋、粱軒、稻室、豆齋;我們就坐毗鄰側院的一個小空間,落地大窗外是清雅的側院,或一簇花樹、或一叢碧竹、或一方白石......

好吧,先來看幾張網上圖片感受下整體環境。

網絡圖片#1

網絡圖片#2

網絡圖片#3

網絡圖片#4

網絡圖片#5

網絡圖片#6

要說京兆尹有點"出口轉內銷"的味道。原本發源於北京,創始人尹鴻達先生是個文化人,京劇票友、張大千的至交。然後呢,在台灣生根成長,已經有50年曆史,專營宮廷糕點、素食禦膳。再後來,尹家後代與國內商人聯手,建立了這個北京店。據說張大千先生的私房菜譜曾是京兆尹的秘笈之一,店名為張大千所題,張老的兩幅墨寶也在北京的店裏鎮店呢。

這店名也起得妙。"京兆尹"是古代官階,相當於首都市長;"京兆"又是京都別稱;"兆"又是宏大的數量單位;而"尹"自不必說,是創始人家族之姓;英文翻譯King's Joy也相當霸氣。

上幾張那天在室內的隨拍。

門廊一角

門廊另一角

玄關一角

牆上掛的是張大千先生的墨寶

餐廳中央是演奏台。隱約看出可以開合的穹頂。

等候室,可以在這裏喝茶看書。

等候室另一角

喜歡原木桌子和樸素的裝飾,給個特寫。

他們的洗手間很有設計感和現代感,完全無觸碰,很衛生。

酒吧

擺盤

我們那天選的晚餐套餐。共有兩種選擇,我選的好像是"中華尋味"(也許名字記得有差)。當時忘了把菜單拍一下,現在菜名和細節都對不上了。每次上菜,服務生都會輕聲慢語地介紹食材和做法。價格是每位客人¥599(不含酒水)。

好吧,醜話說前麵......我在食評中看到好評讚譽,也看到負麵吐槽:什麽附庸風雅、坑爹、裝x,等等......如果我大力舉薦,是不是也有類似嫌疑?我對這餐飯很滿意,原因有三:一是孩子們心意可貴;二是她家沒有素食仿葷的毛病(我對這個是有微詞的,什麽"素燒鵝",說明還是饞葷菜想吃鵝嘛),吃的就是食材的原味;三是所有的服務生都樸素而安靜,沒有令人厭煩的網紅臉、偽娘炮。在這樣一個雨夜,把紅塵煩瑣關在門外,一家人細嚼慢咽從菜園裏采摘的當季蔬菜,品味生活的質樸和安寧,並享受專業的服務和美好的環境,我覺得真挺好的。

連頭帶尾一共十道菜。記不得菜名了,我就根據食材瞎起個名字,看圖說話吧。

鬆茸湯。特別鮮美,就是意猶未盡。

開胃前菜之一:山核桃、萵筍片、紅菜頭。貌似可以山寨的。

開胃前菜之二:雞頭米(芡實)拌酸豆。雞頭米是我們南方的東西,QQ的,我特別喜歡吃。

開胃前菜之三:蜜汁豆幹,秋葵墊底。這個也好吃,微甜。

主菜之一:紅燴南瓜。當季的南瓜和雞頭米,一個糯,一個Q,絕配。

主菜之二:竹筒烤蘑菇。這個印象不深了,看來不是我特別鍾意的。

主菜之三:清炒芥藍。"橫菜"當中來一道清口的芥藍,很貼心的安排。

主菜之四:藕盒

主菜之五:紅燜雜菇-這個特別好吃,鮮得不得了。

甜點:京式小點

吃喝間歇還被服務生請去拍照,說做宣傳之用。我和兒子女友去拍了兩張。結帳後服務生客氣地說能不能寫個留言呢,好吧,寫一個。

不好意思地說,用不慣軟芯簽字筆,寫出來的字好醜啊(借口。其實用硬筆也好不到哪裏去)。

一次美好的家庭聚會,一個全新的素食體驗,讓我粗淺地解了"健康,環保,護生"的理念。

謝謝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