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兩句女孩子的成長和擇業
文章來源: 陳默2017-05-31 18:48:24

前幾天在紫檀看到討論女孩子選專業和工作的問題。沒有女兒也插不上話。

 

最近正好參加了一個女孩子的大學畢業典禮,加上下周有國內的小輩親戚來玩,加上有些家事和侄女互動,想到身邊一些女孩子們的成長和擇業,也順便聊幾句吧。

 

先說十天前參加的畢業典禮,是國內老同學的千金,從紐約上州一所很不錯的文理學院畢業。這個女孩子我特別喜歡,身上有一種散淡和大氣的特質。和那些打扮精致的小留女孩不同,她不怎麽在意穿著打扮;她特別enjoy學習,但又絕對不是書呆子,很伶俐,說話特別幽默。因為是小型文理學院,她和美國同學們相處得特別好,自己也說喜歡和美國孩子們玩,因為"沒那麽多事兒"。

 

她是我看到的不為了市場或今後的工作而學習,真的享受學習過程的人。不論小中、小留、美國孩子,能真正做到這樣的不多(至少以我所見)。去她的學校,她會帶我去她讀書的favorite spots、給我說和同學group study的趣事、和我說讀書修課的各種感受。她的學校和哥大有個聯合的項目,但她來哥大上了一段,想念原校,就回去了。我曾開玩笑說不論外麵天翻地覆,穿著青果領毛衣、烤著壁爐和同學討論哲學的就是你這樣的吧?

 

她去南美做義工,去歐洲遊學,玩潛水學跳傘......也許大家說"有錢任性",但據我了解她是用度有計劃的,暑假實習,開的也是二手車。她隻是把其他女孩子打扮的錢用在她感興趣的事情上。她說真心喜歡學校,喜歡四年裏的每一天。

 

畢業典禮上,那麽多親密的同學們和教授們來向她道賀,來和我們親友團聊天,她的父母也很欣慰,覺得這個學校選對了,孩子的大學生活很圓滿。

 

她準備gap 一年去旅行,然後去讀研,或者另做打算。

 

我為她開明的父母喝采。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也會這樣去讀四年書,把什麽市場價值、綠卡、工作都先放一邊。

 

大家可能會笑話我太文青。其實,我對女孩子(女人)的一貫認知是:要有自立的本領,但不必撐著自己達到極限。往往這樣的人反而幸福度高。換句話說,不見得要百分百發揮潛力或能力,留點餘地,小富即安,對女人的一生不見得是壞事。

 

女孩子是不是要上進到百分百,其實和家庭和自己的期望和承受度有關。

 

八自己家人比較沒有壓力,我就再說說我侄女吧。

 

侄女上的省重點高中,還是學生會主席。本來可以報送去北京某大學的,她不願意離開南京,就放棄了。後來學了人力資源,研究生學的公共政策。

 

如果要充分發揮潛力呢,她可以考慮留學、考公務員、進銀行等熱門機構。除了考公務員,據說沒有門路可能會去做分母,其他兩條路家裏還是可以幫助的。但她就想用80%的力氣去奔前程,留20%的精力舒舒服服地生活。

 

於是,去了大學時就一直實習的機構,幾年下來做上了主管,業務駕輕就熟,也不是很累。業餘時間出國旅遊、學二外三外(她喜歡語言)、練瑜伽、做菜做點心......得益於國內飆升的房價,大城市的孩子都自帶豐厚家底,也沒有什麽長遠憂患,日子過得風調雨順。

 

她父母也是想得開的,知道她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但也不push她,覺得女孩子從爸爸手裏交托到丈夫手裏,順心順意就是美好生活。

 

我回頭看看我自己,算是一路努力向上的。

 

至今記得剛工作時有一年回家探親,逛街看上一件羊毛鬥篷,特別別致。價格忘了,但好像需要我一個月的工資。那會兒25歲,正是愛打扮的年紀,但已經有家有孩子了,覺得不能像小姑娘那麽任性了,就沒有買。

 

回家和媽媽聊天說起,也沒當回事兒。第二天,媽媽給我一個紅包,說提前給你過生日,你去把鬥篷買下來。

 

我堅持不要,說鬥篷其實不實用。媽媽說了幾句我至今記得的話。她說,你這麽年輕,要做一些沒有道理但讓自己高興的事,慢慢地生活,體會小小的樂趣,不要一路狂奔。

 

我至今留著這件鬥篷,也留著媽媽"不要一路狂奔"的囑咐。狂奔半輩子,已經錯失很多,希望今後慢慢來。

 

所以呢,至今,我對於擅於順應並享受自己生活的女子都頗有共鳴。女人,腹有詩書,有趣有品,我覺得挺重要的。尤其有了家庭,可以從容地輔佐丈夫,耐心地養育孩子,就是上乘的日子。我是最怕焦慮不安的女人和日子,那樣的情形下,即使可以掐尖逞強,我也會落荒而逃。

 

砸吧。反正我也是紙上談兵,即使我不求上進、不講女權,我也沒有女兒可以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