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幾位我喜歡的女子
文章來源: 陳默2017-01-08 08:46:43

前兩天,網友覺曉從一根銀手鏈聯想到一位舊友,寫了一篇博文。我留言說:“有時候,看到一個小物件,會想到當時的人,事,情景,一切就好像一幅畫。 日子常常就這樣來回穿梭著,一個個片斷交錯閃回,很有意思。 能夠這樣感受過去和現在,讓想像和回憶自由穿越時空,是一種自娛自樂的能力,不見得人人都擁有,應該珍惜。”

我沒有創造力,斷然寫不了小說什麽的。但我常常會這樣思緒穿梭,沉浸在自己的故事裏自得其樂,讓如一的日子生動起來,好像給自己編導演了一部戲劇。或者說,就是小孩子過家家的升級版本吧。

比如今天下雪,我再次想到以前寫過的《喬安和永俊》;想到二十年過去了,我依然沒有駐足過雪中的海灘;想到喬安,並想到我喜歡過的幾個女子。

舊文在此: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841/200804/47899.html

 

和每個女人一樣,我當然也有幾個要好的閨蜜,情同姐妹的那種。我們相互關愛著,情誼將會持久一生一世。

而我這裏說的幾個朋友,雖然緣分淺多了(不然也不會失聯),但喜歡卻是真心的。而且,這種喜歡,帶著對她們外表的迷戀,甚至是心裏的悸動。換句話說,我是讓她們承載了自己的情愫,喜歡她們,並愛著那個喜歡著她們的自己。

大學時,室友萍的中學校友青青常常來串門。青青高挑健美,寬肩細腰,但恰到好處,並沒有前突後翹的過份累贅。一頭濃密的垂肩黑發飄飄揚揚。萍說她的家境很一般,但家裏特別開明,父母特別寵愛她。萍自己的家境非常好,落實政策後退賠了房子,在好地段,海外很多親戚給她家裏寄好吃的或時髦衣服,我們都沾光吃過或借衣服拍照。但萍卻說她特別喜歡去青青家裏玩,總是其樂融融笑聲不斷。青家裏很小,但巧手的父親給她隔出一個小隔間,說女兒大了得有自己的空間。他爸爸是工廠的采購員,出差時總是給青和弟弟帶好吃的;她媽媽是一家醫院的職工,打理家務一把好手。

也許得益與家裏暖融融的愛,青青的性格特別好。她的長相按國內的標準太粗曠了,算不得美人,但走到哪裏笑到哪裏。不是那種咋咋呼呼的瘋丫頭,是源自內心地帶著笑意。細長的眼睛、大大的嘴,應該說不柔美,但笑容清亮柔和,給人特別舒服的感覺。

萍的性格和青青很不一樣。青青過來玩,反而和我更聊得來。我特別喜歡邊聊天邊把手插進她濃密的長發裏,說:"穿過你的黑發我的手”。我自己特別不喜歡人家摸我的頭發,卻不體諒地折騰她。她也總是好脾氣地笑笑。有時候故意"惡心"我:"我可是快一周沒洗頭了喔“。我也不嫌棄,說:"這樣手感更好,涼涼的、滑溜溜的"。

青青曾救了我一命。臨近畢業時,我得了腮腺炎,校醫院一直誤診為扁桃腺發炎,以為吃點消炎藥多喝水休息就好。某天晚上室友們都去男生那裏聚餐了,青青來玩,看到桌上放著萍和其他人的畢業紀念冊,就坐下來翻看照片和留言。

我燒得昏昏沉沉地起身解手,一下子從上鋪滾下昏了過去。青青趕快叫人叫救護車,把我送到合同醫院,因此而確診治療。折騰了一通好在沒出大事。

等我出院,同學們都畢業離校了。我也沒找到機會和青青道一聲感謝。再後來,我去讀研,和同班同學們的聯係都少了,更遑論外係的青青了。我相信,按照青青的性格和心態,她一定美美地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還是那樣笑意盈盈。

 

讀研時,身邊的南京老鄉有個小圈子,五六個人吧,有本校的,有外校的,常常一起聚餐喝酒騎車踏青什麽的。有一次,有個男生帶來他的朋友W小倆口。W為了愛情,南大畢業後沒有找工作,跟著京籍的女友北漂過來了。

女友穿著條紋棉衫、牛仔背帶褲,打著長長的前劉海,話不多但很幽默。我一向認為,人得聰明才幽默得起來(咯吱人強迫人笑的那種貧嘴不算),女人尤其如此。若不是特別聰明而自信,女人一般不輕易調侃別人和自嘲的;尤其在陌生場合,穩妥而簡單的方法是少說多笑,也是女人慣常的作風。

後來時常一起玩,很喜歡她的幽默和酷。再後來的一次寒假回鄉,W在家請客。可是,女友沒有跟著回來,留在北京父母家過年。W做得一手好菜,至今還記得他的刀功和廚藝,真的很驚豔。還有,他講的很多故事......可是,慢慢地關係走偏,怎麽都理不順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喬安是我工作後的office mate,如舊文中所說,她總是把簡單的襯衫布褲穿出灑脫的味道,在花枝招展、唧唧咋咋的女同事中穿行,如同一縷清風。整個人的感覺就是淡然。每天的coffee break,我倆靠在樓下的牆上,她抽煙,我喝咖啡。她穿著涼鞋的雙腳交迭著,或者曲起一條腿撐在牆麵上。那麽多女人塗著各色指甲油,穿著各色涼鞋,高跟的、有水台的、坡跟的、綁帶綁到小腿的......盡力地繃著,努力地挺著、展示著......可我並不覺得好看,以致於不是熱得不行我根本不穿涼鞋。喬安有著細細的腳踝,光潔的腳趾,配著式樣簡單的搭袢涼鞋,清爽漂亮,讓人心動。她應該是知道自己這個長處的,隻要不是天寒地凍,她總是赤腳穿涼鞋。

她是個聰明有趣的女子,我們很談得來。我們也一起逛街,從她那裏學到添置簡潔精良的物件,而不是跟風或貪便宜亂買。我的第一個公文包就是她鼓勵我買下的,Coach棕色牛皮的。20年前Coach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滿大街都是,很多單品做工精良,算是本土名牌。$396的價格對剛工作的我很昂貴,不過事實證明買對了,用了很多年。她也鼓勵我穿衣揚長避短。我們都是寬肩長頸,身材平板。原來我覺得是缺點,後來看她穿著簡單的一字領或雞心領,鎖骨若隱若現,別有味道,也開始穿這類的衣服。飄逸也是風格,不必大家都穿VS的內衣拚命擠,是不是?

可惜,和喬安慢慢也失去聯係了。祝福她一切都好。

 

Joyce是我目前的朋友之一,最初和她走近,是請教一些關於孩子專業選擇的事情。兒子如願進入心儀的program之後,她真心高興,說那曾是她的dream。其實她畢業的學校在她的行業中也是可圈可點的。

她和我年紀相仿,高,瘦,長長的金發披到腰際。都說年紀大了不能留長發,但Joyce是難得我看到留長發有獨特風味的中年女子。

她沒有孩子,有兩條大狗,在郊區山裏有房子。我常常picture她和丈夫帶著大狗,在雪地裏大步流星的樣子。說給她聽,她笑,說確實如此,周末假期基本都在度假屋過,冬天沒事就在雪地長走或cross country 滑雪。

我們時常見麵聊聊,吃個便飯什麽的。沒有什麽特別的,但每次我倆都說:真心高興見到你,真的好開心和你聊天。這樣的客氣話我說、你說、人人說。按理說是“我這麽一說,你這麽一聽”的事兒。但我們能感到客套之後的那份真心,從眼神裏。

近來我也常和她說起我父親走後我的苦悶。我也知道這樣的話說多了招人煩,祥林嫂似的。人家都會勸說“想開點啊,人總是要走的嘛”,或者說“啊呀,這個歲數是喜喪啦”。說得都沒錯,我以前也是這樣勸別人的。

Joyce的父母都過世了,她是獨女,親手送走了他們。她說現在開車每天經過一個shopping mall,那是她們母女以前常常逛的,如果趕上紅燈停下來,她就自語:"媽媽,你今天好嗎?我現在又去上班了呢。今天下雨......" 她說那個刹那,眼前就浮現出以前和媽媽逛店的情形。她說她也很想念父母,曾經很多年都很難過。後來慢慢地,每當想念他們,心裏就會想到那些好玩的往事,那些讓人發笑的對話,那些瑣碎溫暖的細節:逛街,在廚房做飯,和爸爸喝酒,在夏天的湖邊和狗狗玩......而不再是那種純粹的、讓人心痛的想念。

她說:"那些小小的,可愛的小事,慢慢浮現上來,就慢慢充填了心裏的那個洞......"

我相信她說的。我現在就在等待同樣的感覺,讓快樂的小事填上心裏的洞。謝謝Joyce給我這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