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讓孩子傳承中華文化之我見
文章來源: 陳默2016-08-10 10:18:15

在城頭看到曉青的大作,關於給父母養老的詳細分析和建議。深有感觸。忍不住也想嘮叨幾句。

原文:你來美國後悔嗎?(141)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1038/201608/1209568.html

曉青的主題是父母養老,我先就此說幾句感想。然後再說關於孩子的問題。

對我們海外的老留一代來說,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遺憾和苦澀隻有自己知道。各家也隻能根據情況盡力而為。曉青姐說的盡早把父母接來,無疑是一個選擇。

對我來說沒這個可能了。父親離開了,母親也80出頭了。且不說媽媽是信奉"七十不留飯,八十不留宿"的老派之人;就是媽媽同意,我哥也一定反對,他認為長子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

我自己呢,磕磕碰碰多年,現在應該說漸入佳境:工作穩定而愉快;孩子健康長大;自己身體健康、財務自由。

可是,我每時每刻都在想念媽媽。每當天氣晴好,我坐在自家露台上,就會想,如果媽媽在身邊,不必遊山玩水、錦衣玉食,就靜靜地坐在我身邊,泡一壺茶、吃幾口小食,閑閑的聊一會兒天。這樣的日子,對我和媽媽就應該是天堂了。

當我和媽媽說起這樣的想法時,除了淚眼婆娑,別無他法。我唯一的期待就是安排好生活,過幾年早點退休回去陪媽媽。目前能做到的也就是每年回去看看,珍惜在家裏的分分秒秒。

我今天主要想說的是另一個話題,看了曉青文中這段話的感想。

“有人說,我們是最後一代即要養好孩子又要照顧老人的人了。可別這麽說,這一代人自己小時候沒有多少快樂,長大了累得要命想爭個你死我活,孩子跟著拎來拎去的也沒有做到盡心盡力,老來也沒有照顧好父母。現在咬牙說,等自己老了一定自己給自己養老,絕不去打攪兒女。
 
其實這套理論跟我們這輩人的父母把我們送出國,跟他們不肯移民來美國是同出一轍的。不信等我們真的到了七老八十的時候再回來說說看吧,看看哪一個是那麽有誌氣的:)”

在海外養育孩子這個問題上,我是看到聽到不同意見的。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孩子還小,在party上大人孩子紛紛落座,男主人招呼大家"開吃開吃"。兒子卻一直坐著不動。有熟人問你小孩在等什麽?我說我們家裏長輩沒有落座開吃,孩子不會先動手。現在主人阿姨還在廚房收尾,兒子在等她。

熟人很不以為然,覺得我簡直太腐朽太不可思議了:"這裏是美國,你知不知道?!"

我笑笑。我知道的是,小時候我家裏的廚房和飯廳隔著一個推拉窗,爸爸在廚房忙碌,把菜一盤盤傳出來,爸爸是開明的,常常說"趁熱吃吧"。但我和哥哥不會動筷子的, 家風吧。

當然吃飯這事很小,何況男主人都招呼大家開動了,我絕沒有認為開吃的客人不對。這隻是一個引子,讓我想到一些養育孩子的問題而已。

血濃於水、親情為天;敬畏自然、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舔犢情深都是基本的文化傳承,我不知道為什麽到了美國就要忘記或廢除了?為什麽老是有人說國人是在用親情綁架?當然,奇葩父母、亂象家庭不在討論之列,我隻說常態。

我自己不會用一些所謂的"西方理念"去教育孩子:比如不理會婚姻是否得到父母的認可;小兩口的核心家庭是唯一的;父母就該獨立,老了病了就去養老院呆著吧......

其實常態的、普通的、中產的西人也不是我們想的那麽缺乏家庭紐帶。我住的街上就曾有兩家三代同堂的,隻是把房子格局改成老人家獨立出入。少壯一輩也不是事事都和老人一起,他們有時去度假,請個看護每天來一下,並給鄰居打個招呼帶著看一眼。這樣並不為了養老人而完全犧牲自己,挺好的。

我有個白人同事,大學隊打football的,沒成職業而已。他是那種瀟灑的人:玩車玩船、時不時和太太來個浪漫之旅什麽的。他和太太目前照顧著雙方父母(住在附近)。他說:等我75歲,就搬去和兒子住,改造的車庫也行啊,隻要有幹淨衣服穿,三餐飯在桌上就成。可見,在他的心裏,和孩子住也是上策啊。

當然,現在流行的"一碗湯的距離"是最為理想的。我和兒子說,如果我得了失憶症,就把我送養老院吧,反正我也不知事,體會不到親情了,專人照顧好過拖垮家人。除了這個例外,我是要老來從子的。

有人擔心:父母想得美,誰知道孩子到時願不願意啊?

這個,我覺得要潛移默化讓孩子傳承中華文化中好的地方,同時結合所在西方社會的情況,循循善誘。

我現在總是寫不痛不癢的遊記、美食,估計是皮癢癢了,把“腐朽的”腦袋想到幾點說一下,歡迎砸磚。

1. 家庭永遠是一個團隊,不是交接棒的關係。

既然是團隊,重要的一點就是資源共享。常有父母在孩子小時,稍微奢侈一點的東西就不給買:“長大自己買!” 還有的說不付學費,自己貸款去!我覺得,對於正當要求,如果也承受得起,該花的錢就花吧。說到底,那不是大家的錢嗎?等你老了,區區退休金不夠花了,孩子難道會任你坐困愁城而不補貼你?或者送一個豪華遊什麽的孝順父母?把家當一個team,把錢財當一個大的pool,不好嗎?

孩子養大了,也不是說就交棒了。能幫的還是幫一把,不論是精神上還是體力上,甚至短期內在經濟上。

2.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

這一點,估計會招磚。

我年少時雖然也很不羈很二,但我認定我今後的人一定要父母把關。父母比我有經驗,父母愛我了解我,父母和我有共同的基因......最重要的是,被雙方父母認可和祝福的婚姻,有好的起點,今後會減少兩代間的摩擦。哪怕後來有變數,這種良好的基礎對於日後的溝通協調、養育孩子還是有很大的好處。

我兒子是認可我這個觀點的。他說:找個爸媽喜歡的,以後少矛盾,我也輕鬆。

實踐時不見得十全十美,比如曾有我視為女兒的好女孩,兒子和她卻沒有走下去;曾有我反對的女孩,兒子也力爭我去喜歡她,我說:“你們朝夕相處兩年,如果還情投意合,也許我說錯了,我收回。但目前你不可能說服我同意。” 最後他們分開並不是我強行阻擾,還是那句話:孩子有父母的基因,我看到不對的細微之處,他總有一天也會看到。何況,他是近距離,會比我看得更清楚。隻是熱戀時一時的不清醒而已。

3. 強撐獨立,會給孩子一種誤解。

對孩子信誓旦旦表白“老了不靠你們”的,不知道有多少是真心這麽想,還是隻是不想給孩子壓力。

如果把家庭當作一個團隊,這個就不是孩子的壓力,而是人生不同階段的責任。就像一個project的不同phase 或cycle一樣。

有人可能會說那丁克家庭不養老啦?

這是另外一回事。丁克家庭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對養老必定有更細致的規劃。而且,沒有經曆養育孩子的付出,他們在體力和財力上往往比同齡人更勝一籌,以後也有能力享受更優質更舒適的服務。

我曾和兒子說“因為愛你,保重身體"。獨生子女以後擔子很重,我們要盡量把獨立並優質生活的時間拉長一些。等老了,住得近一些,相互照顧,共享天倫之樂。

回到上麵一點,如果子女的婚姻是我行我素、違背甚至決裂於父母,這個共享天倫估計就是海市蜃樓了。

4. 言傳身教勝過千言萬語

如果自己已經摒棄了中華文化中關於家庭紐帶的部分,也就無從對孩子有任何要求和期待了。

有人說:我們自己離家萬裏,自己沒有做到的,怎麽能奢求孩子做到?

是,我們身在海外,很多局限。不妨坦誠告訴孩子自己的糾結和遺憾,以及不想在下一代身上發生的願望,他們應該會理解。

如果我們時時關愛自己的父母和姻親長輩,常回家看看;對兄弟姐妹情同手足,有事多傾聽多幫忙;對小輩親戚視同己出。他們看在眼裏,會明白家庭的紐帶是怎樣的。即使他們年輕時可能很西化很看不上這些老古董,等大一些,應該會回想到自己的家風,並擔當起自己應該擔當的吧?

謝謝曉青讓我想到這些。囉嗦完畢,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