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和心裏的紐約
文章來源: 陳默2014-03-23 17:13:17

昨天去了曼哈頓。

天氣晴好,春意盎然,心裏也是。一南一北兩家好友來紐約。他們都圍繞孩子們的事情而來,巧的是,事先並沒有商量,卻不約而同
這不是緣分啥是?更巧是,這個酷寒而無常的冬天,昨天卻溫暖和煦,這不是幸運啥是?

我和南方的朋友是發小和閨蜜。父母們是同事,小時候大院裏前後樓做鄰居。我和北方的朋友是經由閨蜜認識並一見如故的,也相識十
了。

三家的相聚從時報廣場邊上的凱悅酒店開始。順便說一下,“時代廣場”這個譯法真不知從何而來。廣場是因《紐約時報》總部大樓而得名,和時代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如果我哪天開八,寫個《Friends with Money》的係列,應該比那個碎碎叨叨的同名電影有料。閨蜜每次來紐約不是住凱悅就是住萬豪,我得把她歸這個係列裏。哈哈。

從酒店窗口俯瞰早晨的曼哈頓。


兩家朋友都來過紐約多次,沒有看地標景點的急迫性。於是,我們就閑閑地過了大半天
吃吃喝喝聊聊,逛逛中央公園,坐坐馬車,看看風景,玩玩自拍(別問我要片片喔。我是大臉貓,來個遠景都勉強,哪敢這麽近距離?閨蜜是時尚的巴掌小臉,有資本SELFIE。)

這,是我所熱愛的紐約的一麵:時尚新奇,好吃好玩,老少鹹宜,永不厭倦。

時報廣場


中央公園


給大家推薦一個著名的家庭式意大利餐館:CARMINE'S,大盤吃肉大口喝酒的那種。百老匯戲院區和上西城各有一家,生意好到爆。


她家的菜是大份量分享式的。我們11人兩個頭枱三個主菜還打包了一些。

其中一個主菜。


這個也給力。


說到JUNIOR'S,紐約的同學們不陌生吧?她家的甜點不容錯過。


她家的CHEESSCAKE最有名。我們還試了提拉米蘇,也非常好。


晚上去鹿鳴春。主打小籠包人人喜歡。叫了又加,後來別的菜都吃不下了。


美好的一天。朋友們客氣地道謝。但對我來說,這真的不是禮儀上的作陪。這麽好的朋友不必言謝;更主要的是,紐約是我的摯愛,走走逛逛,於我也是享受。好友相逢,就更是錦上添花。


我自己常常在天氣晴好的周末,獨自徜徉在曼哈頓街頭。走走看看,一杯咖啡或一杯啤酒,便可消磨半日。

如果獨自一人,我則更偏愛下城。我曾經說過:“我認為,如果你具備下麵這幾類人的一些特質,這裏(下城)就是你的天堂了:FREE THINKERS, FREE LOVERS, THE REBELS, THE DREAMERS……”。

曼哈頓的下城,是我獨自的紐約。一個另類而充滿動感、不豪華但無比熱情、不勢利而充滿自由的紐約。

紐約的繁華,也給我一個品味孤獨的背景。喜歡ALONE的時刻,但我從來不會去一個無人的海邊或山巔,而更喜歡在熙熙攘攘的街頭,去體味她。

人生,終極是孤獨的,在心裏。即使在年輕而熱情飛揚的時候、在身邊鶯歌燕舞的時候,真正能品味自己、撫慰自己的,還是自己。更不要說如果在漂泊途中、在愛人不在身邊或根本沒有愛人的時侯,自己就更是自己的朋友了。

一個城市和一個人一樣,有自己的性格。我想,我喜歡紐約,是因為她的多麵性。十幾個街區之外,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色和文化。多元,而使人不會厭倦。
和人一樣,即使那些微妙或不為人道的“黑暗”,也不是想有就有的,不是嗎?

我另一位鍾愛紐約的女友,曾搬去一個平和寧靜的地方住了一年,然後舉家遷回。說起那個美麗的小城:“花總是開著,樹總是綠著,人總是笑著……煩死我了!”

我撫掌而笑,特別理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