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之回國散記
文章來源: 陳默2013-11-17 18:21:19

***** 謝謝來看貼的朋友。上個周末喘息了一下,寫了下麵這個貼,答謝關心我愛護我的朋友們。

馬上又要啟程回國。等有空再來吧。謝謝大家。11/18 清晨*****

【關博,預感】
回國之前,我心血來潮把博客關了。

雖然,近年來對寫博越來越意興闌珊。我不會為寫而寫,不需要關注更不需要炒作,無非自己留個紀念並以文會友而已;但為不寫而不寫常困擾我。即便如此,也未曾關過。

在機場,閨蜜微信我 –
她:“你咋把博客關了呢?”
我:“回來再開。”
她:“喔,是這樣,嚇了一跳。你關了,我以後看什麽啊?”
我:“去論壇打架。”

說笑間,要登機了。高高興興地告訴她:“CHECK IN了,要家家啦!回聊。”(可惜,這條沒有發出去。不好的兆頭。)

甫一回國,就被北京南京兩邊老人的病痛打懵了。

好像有預感,在未來一段日子裏,不可能再如以往一樣把上網當消遣了,所以把園子關了?我不僅為這樣的預感害怕起來。

【北京,永遠的家】
孩子的奶奶病了。那個一直把我當女兒的老人,就那麽急轉直下地病著。

總是記得,多年前三代同堂的溫暖。爺爺奶奶知道我愛吃麵食,常常掐著點,在我的班車即將到達的時候下鍋煮餃子或烙餅。這樣,我一進門,熱騰騰的晚飯就在桌上了。

不會忘記,老倆口在我兒子剛成年,就把孩子爸爸孝順他們的大房子過戶給小帥。他們對我說:“兒子的就是你的,這樣,你在北京就永遠有家了。”什麽時候想起來都會濕了眼睛、暖了心窩。

去年回京,一樣的金秋十月。每天都陪著老倆口去小區花園散步,拉拉家常,看看風景。他們費勁卻高興地眯眼看著我用手機給他們拍的相片。

去年的秋景:綠的垂柳,黃的銀杏。


依然是去年。北京的侄女從澳洲回來,我們一起去散步,看到紅葉、涼亭、柿子樹,還有這個戇戇的狗狗,瞪著迷茫的大眼睛。


時隔一年。在醫院,我回南京前去看望奶奶,她還和我點頭,示意我放心回去;從南京回來返美前,卻隻能是無菌病房十分鍾的探視了……

【南京,海棠依舊】

爸爸這幾年雖然病著,但憑著樂觀的個性和好的身體底子,加上我哥哥的精心照顧,生活起居如常,相較他的年紀,誰都說“老爺子身體不錯”。

可是,在我回去的日子裏,爸爸病情有變化。整個的假期,都在醫院。憂心忡忡,牽掛不已。

家裏海棠依舊。我從來沒試過讓秋海棠過冬,他們卻一年年分枝插扡。除了海棠,米蘭、石榴、茉莉都長得很好。但顯然,今年疏於打理,長勢不如去年(左圖)。


很懊惱早年沒有為父母另置一處幽靜而適合養老的房子。我父母這所謂黃金地段的四居室,應該價值不菲了,但周邊環境卻擁擠憋屈,也沒有電梯。父親不良於行後,隻能在陽台上種種花透透氣。天好的時候,我哥用輪椅把他推到附近的大學校園,他沿著荷花池散散步,就是最開心的事。“我常常走了一圈還想走,你哥不讓”,父親像孩子似的和我告狀。

很快,我還會回去看父親。希望,父親能調養好,能繼續去走他喜歡的荷花池。

【北京,兩次聚會】

兒子比我要堅強,告訴我要順應生活,即使遇到事兒,該做什麽還得做什麽。

於是,我打起精神和同學聚了一次。謝謝他們的盛情款待,讓我渡過一個放鬆的晚上。

太公全魚館。喜歡包間的大吊燈和桌上的SETTING。菜色非常精美而獨特,“一品天下魚滋味,盡覽文韜武略風”,據說。我沒怎麽拍菜,在座的不少同學卻都在上菜後“讓手機先吃”,嗬嗬。


兒子請我去“北京亮”。那是開在銀泰大廈66樓的一家燒烤餐館,亮點是俯瞰國貿CBD的無敵夜景。那天很給力,北京一掃霧霾,碧空如洗。


她家的主打是右下角的醬汁烤龍蝦,甜辣的醬汁配米飯很好吃。開胃菜燒鴨和蟹餅也不錯。沙拉酒水沒拍。


【北京,半日悠閑】
去北京亮吃飯的那天下午,兒子去燈市口辦事,我就在王府井小逛了一會兒,並剪了發。

街景 – 百貨大樓,王府半島酒店,無名小店,出租自行車


雜片 – 地鐵,咖啡館,街頭雕塑。坐地鐵進城是最佳選擇。不過在星巴克等兒子及坐地鐵去“北京亮”的途中,恰逢下班高峰,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通勤者清一色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像在紐約,各色人等都有。大叔大媽們估計混得好的當領導有私人司機了,混得不好的早下崗了。


【北京,十三陵】
離京的那天上午,去十三陵有點事兒,順便開車轉了一圈。

在水一方


中午在“大宅門”吃飯,正逢有喜宴,沾點喜氣吧。希望,這多事之秋平順渡過。


【雜物】

睡覺和買東西是我減壓的方式。不過,這次真的沒有任何時間和心情去購物。在機場很煩悶,逛免稅店買了幾件小東西消磨時間。絲巾是南京的侄女去蘇州出差給我買的。原包裝很精美,可惜不好帶隻能拆了。


逛王府井時在瑞蚨祥買了一條雙麵披肩。花色稍顯死板,但色彩做工都蠻喜歡的。CH的小包是新寵,昨天去OUTLET給我爸媽各買一雙UGG下月帶回去,順便買了這個包。


一切,其實都沒有什麽多言的必要。和沒有經曆過的朋友說,憑空給人家添堵;和感同身受的朋友說呢,又徒然勾起人家的傷心。

人生,本來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遇人說無二三的。

實在要說,還是說說開心的瞬間,分享細碎的日子比較可心。

謝謝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