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首無字的歌
文章來源: 陳默2011-11-19 08:16:43

【為參加流壇活動所寫。】

童年至高中的照片都在媽媽那裏。出國時帶了一些大學時代的片片,所以,就從蔥蔥的中段開始吧。

大學時的男友喜歡拍照片、洗照片,還和同學弄了個攝影社。所以,雖然那時已經流行彩照了,我還是有不少他的黑白“作品”。

1)大二的相片。照片中的一身衣服是我當時很鍾愛的,曾經在 《衣戀,依戀》 中專門描述。米白夾金線的翻領毛衣,因著領口一條飄帶平添了幾分俏皮;深粉色的薄呢裙子是媽媽傳給我的,尤其親切。我那時剛滿十八歲,臉上還帶著嬰兒肥,但片片上看著像三十年代的舊式婦女,是吧?難怪男友的攝影社倒閉了 - 水平欠佳啊。開玩笑啦,其實,現在看到相片,不僅想到當時的自己,更想到對麵的那些攝影者呢。如花的笑顏,是為誰綻放?


2)大三的春天,和同學們去公園郊遊。盛放的薔薇花啊,就像我們無憂無慮的青春。值得一提的是頭上的發夾。是我室友明明國外的親戚帶來的。雖然那時地攤上、小店裏花花綠綠的頭飾多了去了,但這個鑰匙造型的小發卡,做工精致可愛,很不同。

我在 《明明的臥談會》 中提到過這個給我青春啟發的好友。在當時相對保守的環境中,這樣的交心難能可貴。


3)十九歲,第一次遠行,去廈門。美麗的城市,美麗的心情。


4)畢業的那年暑假,在北戴河。看著長大了嗎?


5)做媽媽了,想成熟一點,就生平第一次燙了頭發。悲摧得很,上小學的外甥說:“舅媽這個頭發好像埃及金字塔前的雕像”。暈倒。看看我的“小叮當”,用小手手戀戀地抱著媽媽。

6)來美國讀書一年後。那個暑假,可謂我人生至今最低潮的時期:學業無繼,生活無著,家和孩子依然在大洋那邊......可是,同學們去大湖邊玩,我也高高興興跟著去,還笑成這樣。青春啊,無敵的青春,那樣的自信,那樣的無畏......

這段日子和感慨,我寫在 《笑容依舊,心呢?》 一文中。這張照片,我放大了擺在書桌上。每當有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就看著她說:“難道,現在比那個時候更難嗎?難道,你不能繼續這樣笑著嗎?”


7)來紐約闖蕩之初,生活,漸上軌道。


一晃,我的青春已經隨風;我當年的“小叮當”明年就大學畢業了!

過兩天,兒子和他的堂兄都要從大學回來過感恩節,兩個孩子從小就熟,學的也是類似的專業,最喜歡聽他們意氣風發地談論藝術和生活,規劃未來,八卦學校生活,在各自的女友麵前耍寶耍酷......

可是,他們都去向已定,要做小海歸去闖蕩了。理解並支持他們,也欣慰當年為孩子闖出一份天,讓他們在這裏長大,有多元的背景。也知道,他們以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多半還會回流,但心裏,依然是非常不舍,非常感慨......

青春就是這樣無羈的。我的是,他們的也是。

雖然,寫到這裏,我有要流淚的感覺。但我盼望著,過幾天,和孩子們一齊歡笑暢談,把酒臨風。我是他們的母親和長輩,也是他們一生一世的摯友和知己。希望,在他們今後的青春回憶中,會有我的影子。
青春無悔,歲月如歌。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