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紐約:村子裏的風情
文章來源: 陳默2011-08-04 18:57:37

我相信,從骨子裏熱愛紐約的人們,提起The Villages都會眉飛色舞。不同於遊人如織的中城(MID TOWN),這裏是NEW YORKERS和紐約迷的地盤。漫不經心地徜徉於小巷、悠閑散淡地閑坐於街邊,很輕易就渡過美好的一天。

中心地帶是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紐約人也稱之為“THE VILLAGE”。她的西邊是西村(WEST VILLAGE),東邊當然就是東村了(EAST VILLAGE)。這一片的總稱就是”THE VILLAGES”.

我認為,如果你具備下麵這幾類人的一些特質,這裏就是你的天堂了:FREE THINKERS, FREE LOVERS, ARTISTS, POETS, WRITERS, REBELS, DREAMERS……

國慶節長周末,我按自己的喜好去逛了一些地標所在,所以說呢,這個貼更多的是給自己的記錄。如果要與大家分享,其實應該多拍一些有情調有趣味的街景才好。我在結尾再總結提示一下吧。

1) 閑逛的起點從華盛頓廣場開始(地鐵站WEST 4TH ST)


2) 這裏也是紐約大學的地盤。紫旗處處飄揚。當年好希望兒子在這裏就讀,可以常常看到他,和他一起在村裏HANG OUT。可惜他去了OPEN HOUSE後改變了主意。無可救藥的感覺派,和我一模一樣。


3)華盛頓廣場南側Judson Memorial Church的告示牌上寫著:GAY MARRIAGE? APPLY WITHIN.紐約州在今年六月底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案,可以想象對村民們的劃時代意義。


4)開逛之前先補給。去9街和六大道交口處的LENNY’S吃了一個熱熱的PASTRAMI三明治。她家在紐約有好多分店,我一向很喜歡。


LENNY’S 的對麵是JEFFERSON MARKET COURTHOUSE 圖書館,一座紅磚的哥特式小樓。可惜在修繕,轉一張網上的圖片吧。

5)JEFFERSON MARKET COURTHOUSE 圖書館(ZT)

往南一點點,從CHRISTOPHER ST左拐,就是著名的GAY STREET。這條短短的小巷之所以有名,源自於Ruth McKenney的小說《MY SISTER EILEEN》。Ruth和妹妹Eileen 當年揣著對藝術的渴望和夢想,從OHIO來紐約闖世界,就住在這條街14號的地下室裏。

這本書自1938年出版後,被多次改編成電影、舞台劇、電視劇集。

6)GAY STREET。順便說一下,村裏的很多小街都歪七扭八的,與曼哈頓棋盤式的街道布局很不一樣。從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反叛和特立獨行。


7)從GAY ST的盡頭左拐上WAVERLY PLACE。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曾住在這裏。


8) 165 WAVERLY PLACE是這個小小的三角樓NORTHERN DISPENSARY。這裏曾是免費診所,愛倫坡身體小恙時也來這裏拿藥的。


9)短短的WAVERLY PLACE又接上了CHRISTOPHER ST。NO. 53就是著名的石牆酒吧(STONEWALL INN)。1969年6月28日,這裏爆發了同性戀們和警察的衝突,從而引發了同誌們的民權抗爭。STONEWALL也成為他們的“聖地延安”。


正如我在《彩虹旗下》中所述,我個人一貫秉持 “STRAIGHT BUT NOT NARROW” 的理念。一些想法和故事,OUT OF SCOPE,有機會再敘。

10)STONEWALL 前麵不遠(NO. 61 CHRISTOPHER ST)是DUPLEX,一個鋼琴吧和歌舞夜總會(CABARET)。據說芭芭拉史翠珊早年也曾在此表演。


11) STONEWALL對麵是CHRISTOPHER小廣場。其入口處是藝術家GEORGE SEGAL的作品,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的Monument。

逛到這裏,東西斜向的CHRISTOPHER街和南北走向的七大道交集了。沿七大道往南一點,右拐到GROVE ST.59號去看THOMAS PAINE的故居。PAINE不僅是作家、政治家、思想家,也是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就出自於PAINE。

12) 昔日開國元勳的故居,現在是一個酒吧。


13) 順便推薦一下隔壁的一家小店,豪華版的九毛九店吧。東西很便宜,但很別致有趣,他們的口號BIG FUN AT SMALL PRICES還真不是吹的。如果要置辦小朋友的GOODY BAGS,可以來這裏采購。


14)繼續前行就碰到BEDFORD ST.NO. 102是THE TWIN PEAKS – 兩棟巨窄的小尖樓。


15)要說窄樓,這是紐約最窄的樓 – 75 ½ BEDFORD ST。外牆九尺半,內部隻有八尺七寸;深三十英尺。


16)美麗的才女詩人Edna St. Vincent Millay曾在此居住。


千萬不要小看這小屋喔,就在我去看她的那兩天,她被轉手了。猜猜多少銀子?四百三十萬美金啊!

剛到紐約工作時,住在外圍,那個亂和擠,一心想搬到郊區鄉下。還跩跩地說:“哼,住紐約有啥意思?”現在想想真是井底得不行啊。我那時連紐約的邊都沒有蹭到,還妄加評論,嗬嗬。

17)如果我明天中了樂透,立馬就去村裏,在這樣的小街上弄一套房。


揉揉眼睛、掐掐大腿,揮別白日夢,繼續逛街。

18)從最窄的小屋往南一點點,可以看到這個小劇院CHERRY LANE。據說是最早的OFF BROADWAY劇院之一。


逛得差不多了,去最喜歡的Jacques Torres Chocolate吃冰淇淋去。

我在《甜蜜之旅》中詳細介紹過這家店,就不重複了。

19)店堂入口處(350 Hudson St)


20)既然說到巧克力,也強烈推薦我在《又見西村》中提到的PURE DARK(350 Bleecker St) 。感謝網友推薦,也成了我兒子的最愛。但我還是去Jacques Torres更多一點。

這不,PURE DARK就在Bleecker St上,這裏可是村子的精華所在,不能漏了哈。三步一酒吧,五步一咖啡館;讓人直流口水的甜品店;千奇百怪的古舊小店;熱熱鬧鬧的STREET FAIR;生動有趣的各色路人,構成了獨特的風景。

21)看看,洋哥們招呼著一幫遊客走在Bleecker St上。身後那ROCCO’S (243 Bleecker Street)是一家很好的甜品店。


22) 跑題一下,貼張舊片片,介紹一下東村的意大利百年老店Veniero's (342 East 11th Street)。大多數住過紐約的人大概都知道這糕點鋪子的,我自己也說過N次。有時候,我覺得我都快得強迫症了,不厭其煩兜售自己鍾愛的東西。


23)最後,再回到Bleecker St,看看這著名的酒吧THE BITTER END (147 Bleecker St)。很多名人名嘴,包括伍迪艾倫也曾在此表演。


24)一轉身,又是別樣的風景。


友情提示:正如開篇所說,我這個帖子的重點不是景點導遊,而是記錄一些我自己喜歡的地方而已。如果你是第一次來紐約的遊客,建議側重Christopher St.和Bleecker St.,走走看看,喝杯小酒,看看路人,以感受氣氛為主。

這裏不像中城(MID TOWN),有著如雷貫耳的大景點;這裏也不會有“哎呀,我漏了某某地方”之類的事情。重點是感覺,感覺動感的紐約,另類的紐約,不豪華但無比熱情的紐約,不勢利而充滿自由的紐約……同時,感覺自己的心,那種飄揚的感覺。在那個時刻,讓我們做一個真正的THE REBEL, THE DREAMER……

謝謝大家。歡迎熟悉和熱愛紐約的同學們指正。

(August 4,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