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紐約:去蘇荷(SoHo)看樓
文章來源: 陳默2011-07-10 19:40:06

【我對紐約的熱愛,會是一生一世的。這句話可能說過多次了,但是真心的。

多年前,從中西部小城坐了一夜灰狗,朦朧中睜開眼,看到晨光中的曼哈頓,我心裏有莫名的感動和振奮。雖然來美國才一年,學業無繼生活無著,但我覺得,我會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中找到自己。後來證明,我這麽想是對的。

近年來,有個願望就是細細地看看紐約,記錄自己的感覺。我已把以前寫的關於帖子集中在“紐約紐約”專題中了,我會繼續寫下去,尤其側重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小景點。


希望和同樣喜歡紐約的朋友們探討和交流。謝謝。】

今天,天氣晴好,決定繼續上周的紐約行,去蘇荷(SoHo)Cast Iron Builings.


SoHo
得名於South Houston St.涵蓋休斯頓街以南、堅尼街(Canal St.)以北、西百老匯以東、拉菲耶特街以西的四方地帶。七十年代,這裏廠房改造的LOFTS租金低廉,吸引了眾多的文學藝術從業者。隨著房價越來越昂貴,很多藝術業者搬到了堅尼街以南新興的TRIBECA地區,很多著名畫廊也搬遷到CHELSEA或其他地方。但現在的SoHo依然是紐約富有藝術氣息、充滿動感的地方。

SoHo有著最著名的Cast Iron District。很多建築的正麵帶著美麗的鑄鐵雕花外樓梯,非常別致和美麗。

1)看樓之旅先從西百老匯(West Broadway,在百老匯西邊四個街口)向南行。先看看街景。


2)周末的SoHo,街頭處處有畫攤。


3)我要看的就是這樣的雕花樓梯和窗飾。盡管這棟樓寂寂無名,但也挺好看的,不是嗎?(陽光太強,今天的片片都不太好,見諒。)


4)再看一個。這DKNY的平板大樓原先是著名的LEO CASTELLI畫廊。


5SEVEN牛仔褲占據了這漂亮的大樓。看來,還是商人荷包鼓啊。


6)著名餐館CIPRIANI DOWNTOWN給我拍成黑麻麻一團糟。太對不住了,人家可是全球都有分店的,光紐約就有五家。


抄一張以正視聽(ZT)


7)左拐到BROOME ST上,歇歇腳,吃客冰淇淋。


8)漂亮的店堂和同誌帥哥。


9)右拐到WOOSTER ST. 這個不起眼的小紅樓是PERFORMING GARAGE,1968年起就是著名的實驗劇場。


10)牆畫 - 槍和玫瑰


WOOSTER ST.東邊平行的一條街是GREENE ST. Cast Iron District最著名的建築都在這條街上。

11)從NO.8(灰綠色的大樓)開始,往北一排都帶有典型的Cast Iron外樓梯。


12)對街建築也是同樣風格。


13)我走神了,看到了這具有紐約特色的香豔牆畫。


14QUEEN OF GREENE STREET (NO. 28-30)由著名建築師ISAAC DUCKWORTH設計,樓頂有皇冠形裝飾。


15KING OF GREENE STREET (NO. 72-76)也是ISAAC DUCKWORTH的傑作。


不過,這條街上大部分的建築其實都出自於HENRY FERNBRCH之手。他應該是當之無愧的“KING OF GREENE STREET”。他還設計了紐約的Central Synagogue,是布達佩斯Great Synagogue的翻版,我下次要去朝拜一下。 

16)沒有稱王封後的也不見得就差 - 看看這排建築,不是很有味道嗎?


17)看看街景換換腦子


18)再來一個街景


19GREENE STREET向東兩個街口,就是繁華的百老匯大道。在它和BROOME ST交口處(NO.488 BWAY)是著名的HAUGHWOUT BUILDING,據稱是最古老,也是當今保存最好的CAST-IRON BUILDING. 來個全景看看。


20)再看看細節。


沿著百老匯大街往北走,一路是繁華的商家。一路有很多美麗的樓宇,很多也是CAST-IRON的風格。

21)這座建築以前是一個旅館。


22)這帶著深綠雕花裝飾是LITTLE SINGER BUILDINGNO. 561 BWAY)。我的技術實在太差,光線也太強,其實這座樓非常精致漂亮。


23)值得一提的是小綠樓左邊再左邊的白樓(NO. 555 BWAY),1889年為批發大王CHARLES ROUSS 所建。據說當年的工地上立著一個牌子:“興建並將擁有這座美麗大樓的人,十三年前走在這條街上,身無分文,並背負著五萬美元的債務”(大意)。我想,這就是美國夢的精華吧  熱情,雄心,不畏困難,將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24)走累了,拐到東邊的CROSBY小街上,逛逛這個HOUSING WORKS BOOKSTORE CAFÉ126 CROSBY ST.)這是為無家可歸的艾滋病患者和HIV帶原者募款的舊書店,由HOUSING WORKS組織擁有。他們的口號是:FIGHTING AIDS, ONE BOOK A TIME.


25)買了一杯咖啡,捐了一點零錢,歇了歇疲憊的腿,心滿意足準備回家。


謝謝大家閱讀。

July 1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