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瓦結繩(11_04):碎片
文章來源: 陳默2011-03-16 19:36:44
最近一直很忙亂。原來連碎片都不想寫了,想想還是記下來。

【浮雲的意義】
日本的地震、海嘯、核電危機,讓我覺得在自然麵前人類如此渺小。人生,真是浮雲一般 – 飄忽、變動、無可捉摸。在平安的日子裏,一切的計較和糾結其實都是毫無意義的,不是嗎?

在公司內網的留言簿上,看到亞太區很多同事的留言(當然也有歐美同事們的關心)。有一則留言說:活著真好,工作真好!

這麽簡單的道理,自己也說過多次,但在這樣的情形下,讓我有莫名的感動。

【雪糕吃多了的感覺】
不想寫任何東西,其實和地震無關。

上次寫了《I AM LOVE》的觀後感,寫得好不好另說,但寫得太用力了(雖然很多閃念還是沒有表達出來)。事後,突然有力不從心而不想寫任何東西的感覺。

想到小時候,喜歡吃冷飲。那時家裏條件不是那麽好,大人也怕小孩吃太多涼的傷胃,所以總是勸誡加限製。上大學後,經濟條件好了,也沒人管了,我就放開了吃啊。過癮!

可是,突然有一天,不想吃了。從此,對冰激淩雪糕之類的,都基本不碰了。除了大家出去吃飯時湊熱鬧吃一點,自己基本不買了。

有朋友留言說:“自由與愛才能真正帶給人生活的熱情”,確實如此。也有朋友說:“我想你通過類似的電影在解釋你所走的感情之路”,也很正確。

可是,明白了之後,說完了之後,怎麽有雪糕吃多了的感覺呢?

【青春回放】
兒子放春假回家了。

他說,明年就畢業了,今後,想必是天涯各一方的局麵,所以這個春假就在家裏,珍惜難得的團聚。

高興之餘,有隱隱的傷感。我想,我的心裏是矛盾的,有時希望他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孩子,有時欣慰他是我平輩的朋友;支持他放飛自己的心和前程,又不舍看到他的遠離。

這兩天他的一幫同學來玩。很高興他們把這裏當自己的家,雖然地方小,人多了還要打地鋪的,但他們總是開心地過來玩。即使兒子在北京工作的半年裏,他們來紐約玩時也在這裏留宿。能和年輕人做朋友,讓我覺得很開心。

今天傍晚,他們去紐約吃飯玩樂,我倚門望著,笑著和他們揮手,好像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在回放。突然想:我自己在青春飛揚的時候,我的父母是不是也羨慕我呢?就像我現在這樣羨慕他們?

【靴子情結】
想買一雙長靴,但一直是可有可無的態度。

這兩天突然想念得緊,沒有時間逛街,就在網上訂了兩雙。

第一雙看著傳統而雅致,可是,大肥腿啊大肥腿,硬是拉不上拉鏈。隻能留個影退回去了。


第二雙穿著倒是合腳而舒服。可是,這跟不是一般地細,還沒有我的指甲蓋大。而且,怎麽看怎麽不像我的風格。糾結中。(圖片是網站的)


理智說:退了。情感說:2012都要來了,想穿啥穿啥吧。在家穿著轉腰子也成啊。

親們,你們說呢?

【遊走世界的腳步】
看著地震的一片狼藉和傷痛,我問自己:“目前,究竟什麽是你想做的?”

回答還是和以前一樣:工作和旅行。

於是,詳細定下了四月的旅行的每日計劃,吃飯的餐館都一一訂好,喝咖啡、喝酒的地方也圈出來,真是好笑。其實不必如此周全,但紙上神遊讓我提前快樂。

回國的機票漲成天價了。無奈中,放棄直飛,用裏程換了一張票。辛苦一點,可以把旅費用於另一個旅行,也不錯。

如果,能更多地看看世界,也算找到一點笑傲江湖的感覺吧?

【瘋狂的麵包】
光瘋跑也不成啊,還要貌似家庭主婦啊。何況,我心裏不是還有一個結嘛 – 要為了未來的孫子學廚,總不能讓我孫子跟我啃披薩吧。

先拿兒子練手吧,他愛吃我們鎮子小店裏新出爐的羊角麵包。這個不難吧,俺給他烤一個!

俺當時想啊,要是烤成了,他朋友們來時,我烤一爐給他們當早飯!

結果,是這個樣子的。又僵又硬,還又甜又鹹的。勉強吃了一個,隻能請垃圾箱吃了。糟蹋糧食啊。不知道症結在哪裏,也不想知道了。


【還是不食煙火比較靠譜】

好像,我還是整點精神的比較靠譜。

奶奶繡的百福,配了一個鏡框掛在餐廳,還不錯吧?


情人節的花做成了幹花。


這個星期的鮮花 – 孩子們回來了,這花也撿嬌嫩的買,迎合他們的口味。


祝大家平安快樂。

(March 16,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