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中人”的本本們
文章來源: 陳默2010-09-09 18:20:13
先說這“性情中人”到底是什麽定義呢?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從這兩年有人這麽誇我之後,我就琢磨上了。

我小時候挺乖的,總是一個人默默地玩 – 低著頭沿路撿撿破爛;爬到樹杈上坐坐;或是自己過家家什麽的。不過,我也挺強的,對自己堅持的事情,會默默地堅持著。

我長這麽大沒有和任何人大吵大鬧過(小小的爭執當然是有的),隻有在夢中掀過一次桌子,被家人朋友傳為笑談:“你啊,就這點本事”。不過,我這麽個隨和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卻是很固執的 – 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全憑我自己的感覺。感覺不到,別人說什麽都白搭。

我的觀點是:人生苦短,千金難買願意。即使自己的方式不大眾化,又有何幹呢?

不過,有時還是不免有同儕壓力的。我這本本的事就是一例。

話說剛到這個公司時,看到大佬們都抱著一個Franklin Covey的大記事本東跑西顛地,很是羨慕。於是要求order一本。老板還小小犯難了一下:那玩意不便宜,光是一個殼殼就一百多塊呢,芯子也挺貴。公司那時已經把辦公用品downgrade了。我那時是紐約來的大小姐,哪裏知道新公司的文化?鬧著要,倒也得逞了。

於是,這十年來,也天天不是夾著就是抱著,密密麻麻地記著筆記,紅紅綠綠地貼著小條,顯得日理萬機的樣子。

這兩年,e時代了,同誌們都抱著筆記本電腦了,我還是安之若素地抱著大本本。今年初,去order refills時,吃了一個釘子:我要的那種一天兩頁的要四五十塊一本,秘書說節省開支,隻能要一周一頁的那種了,便宜多了。

這個難不倒我:一周一頁的留著當日曆看,記事嘛,把往年那些空白頁裝進去不就行了?於是,繼續安之若素。

可是,時間長了,發現真不能和“無紙辦公”的理念抗衡。不要說那些跩得很的“科技男”們,就是那些工人出身的大佬們也與時俱進,粗糙的大手擺弄起小電腦來一樣有模有樣。

我有沒有本本呢?有啊。用不用呢?不用。上班時把本本往dock上一插,然後,全部用外接的屏幕、鍵盤和鼠標。說一個讓大家笑s的事:我離了鼠標基本不會操作。

回家呢,以前基本不開電腦。迷戀上文學城之後,晚上常常要逛一下,還要搗鼓自己的園子。我有個大屏幕的desktop,配置一般,但對我這個笨笨來說足夠了。

我可是有個挺高級的本本呢。秀一下-


最近轉型了。大家都捧著e本本,我卻捧著紙本本。即使是“性情中人”,也招架不住了。落單總不是什麽可喜的事情。更何況,現在又要講綠色,又要講節約,打印文件、在紙上寫字都覺得很guilty。

來個合影 – 我的Franklin Covey planner – 明年估計一周一頁的芯子也不給了,這好夥伴就要下崗了。 紅包裏是公司的本本 – 讚一下那紅包,自己買的Tumi,比公司配的大黑包好看多了。後麵的是自家的蘋果本本。



與時俱進吧。

(September 9,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