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長成
文章來源: 陳默2010-04-18 17:28:25
我自己隻有一個兒子。不過哥哥家裏的掌上明珠,是我看著長大的,也算聊補我沒有女兒的遺憾吧。

掌珠小名寶寶。記得她出生時,我特地蹺課從北京跑回去看她,尚未滿月的寶寶沒有紅而皺巴的嬰兒模樣,而是白嫩水靈,及其可愛。第二次看到她是放暑假,我回家時正是午飯時間,寶寶的小搖籃就放在飯桌邊,尤記得她穿著一身白底紅桃心的小褲褂,四個月的小娃娃已經有了嬌嫩的女兒相,我顧不得吃飯就先去逗弄她。那全家團圓的開心一刻,盡管過去了二十二年,卻恍若昨日。

過了兩年,我自己的兒子出生,我對寶寶的愛憐中多了一份母愛的深厚和細密。寶寶和小帥兩個孩子一南一北,雖然隻是時有見麵,但總是相見甚歡。

寶寶漸漸長大,乖巧懂事,功課也一向很好。我原先想讓她來美國讀大學,和我們小帥也做個伴,但家裏舍不得,同時也怕給我添麻煩。我想,寶寶功課好,先上個國內的好大學,再見機行事也不遲。

沒曾想,一向功課很好、信心滿滿的寶寶,高考卻失利,國內這一試定終身的製度害人不淺。原來覺得當地最好的大學是囊中之物,以至於推掉了好幾個免試保送去外地高校的機會,結果卻未能如願。專業倒還不錯,但總覺得委屈了孩子。

好在,寶寶是天性快樂的孩子,很懂得調整心態。她是省重點高中畢業的優秀生,又是本地人,學業、見識都算出色,很快就出類拔萃 – 當學生幹部、拿獎學金,外出實習、兼職的時候,表現不輸名校學生。

漸漸地,她的前途成了我掛念的事情。尤其近幾年,我接觸和幫助了一些小留學生朋友,總覺得自己的親侄女反而沒有幫上忙,於是積極建議她出來。她卻給我寫了一封推心置腹的email,讓我不勝唏噓。她基本的意思一是不忍心離開父母,二是不願意多花家裏的錢,並讓孃孃(我)操心。

我明白,她父母都是一般職工,雖然我父母家境不錯,對他們也時有補貼,但說到底我們並不是天上掉錢下來的富人家。我呢,雖然一心資助她上學,但海外工薪階層的辛苦家裏人也知道。而且,她父母(尤其我哥哥)一向寵愛她,中年後,覺得生活、工作就那麽回事兒,更是把希望和快樂都放在她身上。孩子心裏明鏡似的,她說:“孃孃,要是我來了美國,我爸就會覺得生活沒意思了。我還是陪著他們吧,以後有機會出來看看玩玩就行了。”(大意)

麵對這樣懂事的孩子,我還說什麽呢?於是,從不願意求人的我,動用我那些老同學的關係,想著給寶寶安排一份好工作。好在,我以前的專業和學校都好,老同學裏身居高位的不在少數,他們也願意幫忙。隻是,他們都在北京啊。

去年回國和竹馬同學談起,靈機一動,何不讓寶寶去讀研?也算補上孩子本科沒上成名校的遺憾;而且,女孩子,以後在高校謀個職位,守著父母享天倫之樂,過著安穩的小日子,不是也很滋潤?

竹馬教授早就是學界楚翹了,難為他為寶寶擬定了一套細致的考研方案。寶寶雖然是跨專業去投考,也越來越有信心和底氣。

初試出成績的那天,淩晨三點,手機嘟嘟一響,我這個打雷都不會醒的人卻馬上醒來,看到好消息,激動得久久無眠 – 那天是2月23日,至今記得。

上周末,複試(口試)出結果。我當時人在南方,還是淩晨,還是輕輕地嘟嘟一響,接到寶寶的text message - 順利通過!又是無眠。

我想,也許是心有靈犀,也許是血濃於水,讓我在淩晨一次次醒來,及時和孩子分享喜悅。

那樣一個白嫩的小娃娃,出落成二十二歲的美少女了。我看冬奧會的時候,看到金妍兒,總是想到我的寶寶。有人可能會笑話我大言不慚:“把你家的孩子比做人家國寶,真敢開口啊!”不過,寶寶那白淨的膚色,寬寬的額頭,上翹的丹鳳眼,加上豐潤雙唇中一口雪白的細齒,還真和金妍兒有幾分相像。當然是沒有人家那絕代技藝啦。

過年時,我給她寄了一張美麗的卡片:五彩的蝴蝶徜徉在花間。我說,“看到卡片,就想到你如花的青春、似錦的前程……祝福我的寶寶一切順利!”

果真,一切順利; 希望,永遠順利。再次祝福親愛的寶寶。

(April 18,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