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紫陽花》《Nathalie》;談色談性
文章來源: 陳默2009-10-08 18:48:10
(序:《紫陽花日記》是渡邊淳一的小說,《Nathalie》是法國女導演Anne Fontaine的片子。兩個作品是不同的主題,但我都是最近看的,又由此想到這些雜七雜八的想法,於是就放在一起了。最近工作太忙,定不下心來,寫得匆忙零亂,就算草稿吧,大家先看著。見諒。)

渡邊淳一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對於感情和性的描寫向來非常真實而唯美。《紫陽花日記》是別人從國內帶來給我的,但我卻沒有什麽共鳴,一目十行看完。

丈夫是事業有成的醫院院長;妻子是大家閨秀,賢良文靜;一兒一女健康活潑。一家人表麵上生活優渥,背後卻是天(妻)水(妾)一色。

整個故事是由妻子寫在一本印著紫陽花(繡球花)的日記本裏的一個個片斷,加上丈夫在不斷偷看日子的過程中的夾敘夾議而展開。

我沒有共鳴是因為對日月爭輝的生活向來沒有任何興趣,和另一個女人去爭對一個男人上半夜、下半夜的那種分享和擁有,不是我的風格。不過,我對書中細細刻劃的那種憤怒、不甘、沮喪很是同情,尤其看到一個嫻靜的良家婦女去跟蹤、釘梢、對質,感到非常悲哀。對丈夫吼出來的“閉嘴!我掙的錢我作主!”也頗受驚嚇,決定以後工作再累也不出聲了。

其實,丈夫也不是壞人,很典型的中年男人的心理和行為。甚至那個小三,好像也不招人討厭,她並沒有刻意奪人之愛的企圖,隻是很簡單地說:“院長安排我住在這裏,我就住在這裏。我自己是住不起這樣高級的公寓的” 。貌似很老實哈。

結尾很耐人尋味-妻子也有了相好,精神有了寄托;小三徹悟了而退出遊戲,去享受真正的青春了;妻子建議落魄的丈夫以後可以時不時有個外遇調劑一下。妻子決定和丈夫做假麵夫妻,就像他們同撐一把雨傘,盡管想著各自的事情,但別人看來他們同在一把傘下,而且他們也一起走著長長的風雨之路-畢竟,人生不容易,有時候還有風有雨的呢,還是相互扶持比較實用,也比較好看。

妻子也決定不再寫日記了-因為,沒有必要再讓丈夫繼續偷看了。

Never say never.我決定留著此書備用。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翻一翻,就知道自己遇到的不是個案,也就不會痛心疾首了。

《Nathalie》裏的妻子凱瑟琳更神-麵對時不時出軌而傷害她的丈夫柏納德,她雇傭了夜總會妓女娜塔麗去勾引他,然後讓娜塔麗把兩人幽會做愛的點滴細細道來。在娜塔麗繪聲繪色的描述中,凱瑟琳並不是沒有羞憤和惱怒,但回家還是和柏納德人前人後維護著二十五年的恩愛模樣。

漸漸地,關係複雜起來:職業化的娜塔麗居然在恩客那裏有了性高潮,當然也說明她放了自己的感情進去了;兩個女人從雇傭關係而發展出微妙的親密和默契-精神上和肉體上;凱瑟琳自己也跨出了一夜情並安之若素;柏納德,那個那時那刻的體位、囈語都被兩個女人細細分析的男人,卻成了遊戲的配角。

最後,夫妻兩人手挽手走在夜色中的塞納河邊……

兩個故事而已,讀者看官見仁見智。

不過,我從中想到,往往relationship中男人和女人對色和性的不同理解,或是不在same page,導致很多的婚外關係。而這種婚外關係,原本可能就是某一方對色和性的補充,卻還是因為雙方不在same page,而導致矛盾升級,或是以不堪的收場方式。而最終的想開,倒是可以領引雙方走向和諧,至少是沒有分開的必要了。

從道德的角度,婚姻是承諾,性行為應該保持在婚姻之內。但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性不見得完全就是交合。每一個健康的成年男女,在性上,大概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fantasy、自己的dirty mind、自己的solo efforts……這樣的心理和行為,是沒有必要與任何人分享的。

依我看來,與其等東窗事發才大驚失色,倒不如更好、更早地了解自己的性心理,並推幾及人而理解對方。色是人性,性是本能。有什麽必要遮遮掩掩、躲避不及呢?

兩個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曾經是閨秀型的,過分的中規中矩讓男人乏味而去外麵補充,而男人的出軌讓她們出離地憤怒,卻又迫使她們審視自己-《紫陽花》裏的妻子是通過另一個出軌的男人,《Nathalie》裏的妻子是通過一個男人眼中的尤物。最後的結果都是讓她們變得liberal,變得和她們的丈夫在same page上了。所以,婚姻也就沒有必要打破了。你認為有趣也好、無奈也好、可惡也好、悲哀也好-這是一種事實、一種結局。

(October 8,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