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紐約:紐約的水,花街的夢,夏日的隨想
文章來源: 陳默2009-08-16 21:13:17
這個周末巨熱。

昨天,和俠女等幾人去走Hudson River邊上的trail。繞是靠著水邊,也熱得我們汗流浹背。

1. 一隻特立獨行的鳥,一架天塹通途的橋(GWB Bridge)。


2. 驚濤拍岸


3. 一路上吃了不少野生黑莓。


今天,我去紐約的NBA store為朋友的兒子買禮物。鄉下人進一次城不容易,想充分利用車資和時間。想到昨天走得不過癮,何不今天接著去走布魯克林大橋?

可是,撲麵而來的熱浪嚇退了我,熱昏在橋上可不是好玩的,還是去涼涼快快的水邊觀觀風景吧

先去了Battery Park。

4.這個雕塑原先一直矗立在世貿中心前,現在成了9.11遺物。那讓人痛心的一刻。


5. 從Battery Park遠眺自由女神。


6. 咦,女神咋上岸了?還克隆了呢!


7.公園裏很多街頭藝人。這些小夥子讓觀眾參與,也是很好的互動。知道他們幹什麽吧?翻跟頭從人牆上越過。


8. 這哥們兒現場作噴漆畫。


出了公園,一轉頭、眼睛向上一撩,就是花街(Wall Street)了。花街就是水泥森林中的一條小窄街而已。可是,多少的成敗與夢想,就從這裏起步。

9. 來,橫著看一眼。


10. 豎著再看一眼。


11.“ 哼,你看我牛不牛?”


12. New York Stock Exchange。我那縮水的股票啊、401K啊……嗚嗚嗚嗚……痛心啊!


生氣!離開這是非之地,去南碼頭(South Street Seaport)接著去看水天一色的美景。

13. 著名的Pier 17。套句廣告用語就是:集餐飲、娛樂、休閑、觀光於一體。


14. 紐約的“ BMW ” –從近到遠依次是Brooklyn Bridge, Manhattan Bridge, Williamsburg Bridge。


15. 曼哈頓和布魯克林之間的輪渡。


16.南碼頭附近的小街有不少精致可愛的去處,比如這個printing house-是個小型博物館,也是工廠。


17.看這個鑄銅的印刷機,至今還在使用。我買了幾張卡片,比Hallmark的貴,也沒有她家的好看,但不那麽商業化,而是透著古雅的氣息。


18. 坐在這樣的街邊餐館享受夏日,是多麽美好。


下一站是布魯克林大橋和City Hall。

19.這個,就是我今天未竟的事業-看到橋上勇敢的人們了吧?不過,走過大橋,從布魯克林那邊回首曼哈頓,風景絕對是breathtaking。建議沒試過的紐約同學瀟灑走一回。


20.(ZT) 紐約市政廳(City Hall)正搭著腳手架在維修。我從維基上搬了一張過來。


21. 這個雄偉而精致的建築是Manhattan Municipal Building。建成於1915年。這裏也是紐約人說“I Do” 的地方(據說現在結婚登機搬到別處了)。


22. 市政廣場立著《紐約論壇報》的創始人Horace Greeley的雕像。我很喜歡老先生智慧而深沉的表情。


23. 人生如搏弈。


逛了一大圈,該去辦正經事啦。

24.好久沒有坐地鐵了,車廂煥然一新嘛。好喜歡這幅活潑的裝飾畫:地鐵在上下翻飛,人們種花、曬衣服、唱歌,熱情地生活著。也喜歡那個電子報站的提示牌,尤其方便了我們這樣的鄉下人。


25. 這個,就是今天的目的地。


26.店堂走廊的裝飾照片。


買完東西,該打道回府了。我一步三回頭地繼續看街景、看櫥窗。

27. Juicy Couture的櫥窗布置總是不落俗套。目前的主題是back to school。


28. 我還存著一張她家春天的櫥窗布置-很有東方風情。


29. MM也是我喜歡逛的地方,可惜今天沒時間了。


喲,都寫到下半夜了,那第三個主題“夏日的隨想”還沒有起頭呢!隻好虎頭蛇尾了,先上個俠女家後院的片片。

30. 花的瀑布。


這隨想呢,就是那天我和俠女坐在花間的閑聊而已。我先是對那一樹的繡球讚不絕口,想到我和俠女當年都鍾情於百年老鎮的清幽和雅致,我們以癟癟的荷包擠進這樣的地區,隻能買小而舊的房子。但多年下來,家的溫暖卻越來越濃。我說,有個網友大哥說:“佩服你對生活的跟從”-我很感動。佩服是擔不起的,但“對生活的跟從”卻讓我覺得是很高的讚譽,也是我近年來深深悟到、並努力在做的。

又說道這個夏天,我沒有很多剩餘假期了,看著很多好的旅行deal幹瞪眼。看到同事朋友們去歐洲、去阿拉斯加、去坐遊輪,我也羨慕;但我安排了一些近處的day trip,也覺得非常開心。明年,我工作滿十年,就有五周假期了。除了例行的回國探親,我也許可以開始盼望已久的一些旅行啦!有一份企盼,是多麽美好的事情。

我又講到小說《The Namesake》中Maxine,讓我印象深刻:“She has the gift of accepting her life. She never wished she were anyone other than herself, raised in any other place, in any other way. ” 俠女說:“我們都應該這樣” 。

是啊,接受目前的生活,好好地熱愛她。讓我們共勉。

謝謝大家。

(August 16,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