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巧合和片斷-關於Hanif Kureishi
文章來源: 陳默2009-08-12 17:24:50
[序:寫下了《讀Hanif Kureishi的作品》,又覺得自己擔不起這個題目,因為我並沒有熟讀他所有的作品。倒是對他的知道和喜愛,源於幾段巧合,寫下來也挺有意思的。

Hanif Kureishi-1954年生於英國倫敦,父親來自巴基斯坦的印度富商家庭,母親是英國人。他七十年代開始寫作。作品多次獲各項大獎。人也很帥哦-深膚色、深輪廓,完完全全是我的那杯茶。嗬嗬。]



記得有人說過,有些附庸風雅的人咖啡桌上擺的是《New Yorker》,廁所水箱蓋上放的是《People》。我看了啞然失笑:在我家裏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更加惡俗的是:我的雜誌還都是免費奉送的。不過現在我已經停止這種沾小便宜的行為了,因為我時常忘了免費的期限,最後的結果是信用卡上一筆筆的爛賬、家裏滿天滿地的雜誌。

不過,我的《New Yorker》倒不是做樣子的,我向來是認真讀的,還做剪報。最早讀到Hanif Kureishi的“Intimacy”應該就是在那裏。一個細膩生動的故事,講述了一個男人,決意離開沒有愛的婚姻和兩個年幼的孩子,他在家最後一個晚上的思想活動,穿插了一些他和妻子、孩子、朋友生活片斷的閃回。

雖然那時並不知道Kureishi,但多年來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他和妻子一年多沒有親熱了,最後一個晚上當然也不指望了。一時興起想到衛生間去做“solo effort”。環顧四周想找個合適的潤滑玩藝,看到那老婆視為珍寶的小瓶抗皺霜,有一次他誤當作護手霜,還被老婆嗬斥了一頓。他突發奇想:如果持之以恒用它擦在他的小弟弟上,可能那玩藝也會返老還童的。

說實話,自慰這件事對於成年男女來說應該是稀疏平常、得心應手的,但落到紙上就很容易流於猥瑣。Kureishi寫得生動活潑,讓我覺得他應該是個自信而有內容的人,所以才勇於調侃。


最近在看一本文集,很巧合地又看到這一篇。除了那好玩的一段,當然還有很多深刻的內容。比如主人公的父母,一生在無愛的婚姻中掙紮,但沒有分手、更沒有出軌-They were loyal and faithful to each other. Disloyal and unfaithful to themselves-真是情何以堪。好在,在孩子們長大以後,他們倒是重新出發,“went through the darkness and discovered a new intimacy. ”

其中借主人公朋友之口說出的一段話,更是發人深省:“Marriage is a battle, a terrible journey, a season in Hell, and a reason for living. You need to be equipped in all areas, not just the sexual. ” 我覺得,這代表了一種理念:如果你想走入並維係婚姻,就要終生“fully equipped”。

Kureishi也曾在早年離開自己的妻子和幼兒,所以有人認為這部作品是半自傳性質的。由這篇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曾贏得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最佳影片)和銀熊獎(最佳女主角)。


前兩天,有人向我推薦Kureishi的新作“Something to Tell You”並不厭其煩地細細介紹他的生平和作品。我耐心等他說完,告訴他說:“很好!知道了你對Kureishi的看法。我也喜歡他,也正在看他的書。”遠在天涯的兩個人,卻常常有不約而同的讀書興趣和agenda,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我買了Kureishi的“The Buddha of Suburbia” ,剛看了個開頭。這是他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1990年。很遺憾的是,該書引發了家庭糾紛-他的姐姐和爸爸對他頗有微詞,認為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了家族的故事,而且不符合事實。我想,作家即使在作品中參入了自己的故事,還是要當作文學作品來看待,而不必錙銖必較。


值得一提的是,他得到奧斯卡提名(最佳編劇)的電影“My Beautiful Laundrette” -我看過這部1985年的英國電影,很喜歡。故事講述了一個倫敦出生的巴基斯坦男孩Omer,和他的夥伴Johnny巧妙利用一份偶然得來的“不義之財”,改造了一個洗衣房的故事。故事的視角看似簡單,折射的麵卻非常廣泛-種族的衝突、底層奮鬥的殘酷、移民的失敗和失落、婚姻的外殼、出軌和真情、同性戀,等等。

Omer的父親曾是孟買的名記者,但卻在移民倫敦後徹底沉淪,住在他弟弟Nasser接濟的、地鐵邊上的小公寓裏,終日以酒為伴。Omer的母親不堪這樣的生活,臥軌自盡了。Omer卻不像他的父母,他很tough也很有野心。他不理會父親讓他上大學的建議,更傾向於他的叔叔Nasser,樂於從底層掙紮和打拚。他和Nasser、明裏暗裏做著各種生意的Salim一起混世界,並和同性戀人Johnny重敘情緣。

片中的叔叔Nasser是一個生動而強悍的男人,他和小妾Rachel的雙重生活出人意料地讓我感到一種活潑潑的溫暖生機,反倒是Nasser的原配像個巫婆一樣,最終用自製的毒藥讓Rachel發了一身皮疹。Nasser失去Rachel後的失落和哀傷;他和Omer的父親對於葉落歸根的暢想;他遠遠望到站台上出走的自家女兒Tania時的心痛欲裂,讓我覺得生活不容易、男人不容易啊!越是真實而生動、把人的本能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越是不能用簡單的“好人壞人” 來定義。

最後,Omer和Johnny打下了一片小小的天地,卻也麵臨更多考驗……在影片的結尾,Omer為Johnny清洗傷口,兩人在洗衣房的水池撩著水花嘻笑打鬧,讓我感到一種生命的溫暖和堅韌。


喜歡Hanif Kureishi和他筆下那些真實而生動的人們。

(August 12,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