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聊聊《The Reader》
文章來源: 陳默2009-07-21 19:01:10
謝謝海棠才女美文。讓我借著東風、鼓起勇氣也聊聊對《The Reader》的一點淺見。

我看完這部電影,覺得很沉重。我感到人性的無奈和沉重,負罪和就贖的艱難。看到Holocaust給人心靈的重擊,雖然這部片子中沒有直接渲染悲慘的集中營生活。

看了以後,我自己也很掙紮:既理解漢娜作為一個小看守的無奈,卻又不能放下鎖死的教堂中那些燒死的女囚;完全理解麥可二十年的沉默,卻又希望他是不是能多一點溫情。我覺得自己也在被拷問-究竟應該放多少善意和溫情去理解人性中不得不原諒的地方。

我個人覺得漢娜是始終被罪惡感纏繞的,開始時她對麥可的不倫之戀應該是一個內心充滿掙紮和困惑的女人的一種發泄吧,因此才會對他時而愛憐、時而惡語相向。她“聽書” 的習慣源於集中營,漢娜當時招募一些女囚給她讀書、這些女囚在幾個月是時間裏不用做什麽苦工,貌似輕鬆,但最終卻被送到奧斯威辛、死於煤氣室,也隻有漢娜自己知道她是善意地讓她們“舒服”幾個月,還是最終“滅口”-因為漢娜一向視她的文盲為奇恥大辱,甚至寧可坐穿牢底也不願泄露這個秘密。

麥可的內心掙紮可能也是外人無法體會的吧?一個少年時給了自己愛和性啟蒙的女人、一個曾人去樓空而讓自己心碎的女人,再次相見,對方卻站在受審的法庭上。他心裏的恥辱感和壓力讓他沉默。同時,那個女人令人震驚地守著自己不識字的秘密,他為了尊重她(或許說延續曾經的“愛”)也必須幫助她沉默。因為,漢娜不是蒙冤而受重罰,是她自願的選擇,她隻要證實“我不識字”,一切就翻盤了。但是,她當年為了守住秘密,寧可放棄提升而遠走他鄉;如今更是寧可“承認”是自己殺人的主謀,別人如何幫她?

我個人覺得,麥可二十年來為漢娜讀書,是他心裏唯一能承受的理解和溫情了。他特地去了奧斯威辛,我想,他不能對死去的生命釋懷,所以,他在唯一一次去探監時,最後一刻選擇轉身離去。我不認為麥可是怕影響自己的前程什麽的,而不給漢娜寫信。既然,他給她寄去磁帶,留下真實地址,他就沒有顧忌了。他不寫信,是他心裏過不去這個坎,或者說,他那時對漢娜已經沒有寫信交流的感覺和願望了。

不可否認,麥可的磁帶不僅幫助漢娜學會讀書寫字,更是她這麽多年的慰及和精神支柱。究竟是不是對愛的企盼呢?我的解讀是落水時最後一片木頭,或是解脫心靈負疚的最後一點期望。雖然在法庭上,漢娜質問法官:“如果是你,你怎麽辦?”讓人同情地想:是啊,她不過是一個小看守而已……但她的心裏是逃不脫負疚的折磨的。不然,她不會在郊遊時在教堂裏淚水盈盈,她不會把自己省了一輩子的錢捐給Holocaust受害者。而麥可,那個純純的小男孩,是她心裏唯一一片綠洲:他們曾經讀書、做愛、郊遊,沒有惡夢纏繞、沒有道德審判。

可是,這個小男孩長大了。我想,漢娜應該想到,麥可不是那個十五歲,迷戀她的聽話男孩了,他不可能張開雙臂熱烈歡迎她,但麥可的公事公辦、冷淡平靜,還是深深讓漢娜失望。如果麥可溫情一些,也許,漢娜會覺得自己的罪清了,心裏至少有點暖意,可以出去重新做人了。

可是,我覺得不能怪罪麥可,他也是受害者。心靈的陰影讓他多年無法正常對待女人和愛情。他在獄警最初要求他幫助漢娜時,他是拒絕的。我想,他心靈深處是想翻過這一頁的,但最後他還是答應了,不能不說是他很大的讓步。

人們不是都說要“隨心” 嗎?我想,麥可二十年來做的是他最大限度能夠承受的了。

最後一段那個猶太女作家留下了漢娜的小鐵盒,但拒絕了盒子裏的錢,這,大概也是她所能承受的最大的理解和寬恕了。

最後的結局是讓人心碎的,但是,我想不出還有什麽更好的解決之道。或者說,在任何人都不違背內心意願的基礎上,我們還能做什麽?

有時候,順從人性、順從良心是非常殘酷的。

就像大家說的,一部好的作品可以讓人從多個角度思考、解讀,我覺得,《The Reader》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謝謝大家。

(July 21,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