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天才
文章來源: 陳默2008-12-04 19:30:07
想到這個問題,是昨天薔薇提到對布拉格的向往,我說去年差點要去,並提到我還有一個夢想之地是印度。

很巧的是,逛到旁白的園子,她正好在介紹電影《Slumdog Millionaire》,她說:“從小印度對我就充滿了誘惑, 那個遙遠的古國常常讓我情亂意迷,常夢想著有一天會乘著歌聲的翅膀飛到那兒......”

我當然要和知音握手啊,於是她又介紹我看奈保爾的《An Area of Darkness: A Discovery of India》。

更巧的是,我剛在一本雜誌上,看過新出版的奈保爾(V.S. Naipaul)自傳的簡介。當時掩卷唏噓不已,很想寫一篇讀後感。但感恩節一忙亂,加上吃了太多火雞,不僅肚裏被塞住了,腦子也完全塞住了。那本雜誌也暫時找不到了。

奈保爾絕對是一個天才。一個出生於特裏尼達的印度勞工家庭的苦孩子,一個拿到牛津獎學金的優秀生,一個寫了29本書、得了諾貝爾獎的資深作家。但他的個人生活,用自傳作者的話說,是“cruel and unusual” 。

他在牛津時結識的同窗女友Patricia,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兩個同樣出生貧寒家庭的苦孩子,卻並沒有相濡以沫。奈保爾很快就厭倦了Pat的拘謹、寒酸,開始出入風塵之地。但Pat卻無怨地為奈保爾犧牲了一生,不僅照顧他的生活,而且輔佐他的寫作事業。

據說,Pat的犧牲和付出不僅沒有讓奈保爾感激,反而讓他在心底非常恨她,因為Pat看到了他最軟、最弱的一麵。後來,奈保爾有了長期的情人,一個美麗的拉美女人。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保持著三人行的關係。

奈保爾對情人也並不是嗬護有加的。曾因為情人的出軌(還是懷疑她出軌,我書不在手頭,記不清了),打她打到自己的手徹底腫起來。而這個情人,也死心塌地地跟隨奈保爾多年。

最終,奈保爾徹底拋棄了妻子和情人,她們隻能從報紙上得知奈保爾的近況。

再後來,奈保爾在九十年代(他是1932年出生)又與一位巴基斯坦的知名女記者(43歲)一見鍾情,並很快結婚。

當然,關於他不尋常的故事還很多。雜誌上側重介紹了他的感情生活,我也就八卦一下。

聯想到,有點才氣的人多半有點不尋常吧。大天才沒有見到過,小天才倒是領教的。驚喜、仰慕、佩服的同時,是無奈、壓力、挑戰……

又想到去年旁白搞民調,問大家欣賞什麽樣的男人。朋友們把她的園子擠得水泄不通。

下麵是我憑直覺的快速回答:”看到這麽多姐妹的意見真的很受啟發。尤其同意EVA說的,愛情就是‘為同樣的掙紮,同樣的苦痛,同樣的熱愛,同樣的關懷,兩個人相伴一程,彼此欣賞,彼此掛念。’。

這一程是長至一生,還是短短數日,要看緣分了。

自己欣賞的男人是這樣的:正直、有魄力、幽默。充滿熱情(對工作、對生活、對女人)、不輕言放棄。還有最重要的:要有明亮的、孩子般的笑容。我對不會笑的男人沒有任何興趣。”

看來,我的心之深處是杜絕天才的。可是,有著明亮的、孩子般笑容的人,會笑容依舊嗎?

瞧我這雜七雜八的,一條線拉得無頭無腦的。算是寫給自己吧。

(DEC 04,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