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事知多少
文章來源: 陳默2008-08-05 19:15:35
聽說有人網婚,讓我這個初級段位的網上菜鳥吃驚得合不上嘴。這等江湖大事自然是我無法插言的,不過倒是由此想到自己上網的過程,覺得挺有意思的。

對網絡的最初理解是一個虛擬的圖書館,想查什麽東西真是方便。看個小說、讀個文章啥的,也是應有盡有。

後來也常常在網上購物,覺得有點“闊太太”的感覺啊:人家商家把東西送到家門口,免去了親曆親為去商店之辛苦,多好。不喜歡?貼上回執打包寄回就是了。

再後來,居然與時俱進地有了自己的博客。於是自戀啊,自憐啊,自吹啊;八卦啊,調侃啊,鬥嘴啊,寫了不少不倫不類的玩藝。當然也寫了些真情實感,有的竟然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別人,並交上了不少從未謀麵的朋友。

漸漸的,網絡竟也成了生活裏的一份惦記。時常要去朋友們的園子裏逛逛,看看他們又有什麽大作問世;她們的孩子是不是又長大了一些?添了什麽可愛趣事或新的照片啊?

不過,對於網戀,始終覺得是很遙遠的事。網戀應該是起始於對對方文字的喜愛,進而對文字背後的人感興趣吧?對我來說,好的文章自然會引起我對作者寫作功力的欽佩,但對文字的喜愛如何會敏銳和強烈到愛上那個背後的人呢?

我對一個人的喜愛往往是起始於一個明朗的笑容,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個可愛的小動作。很可笑、很直觀的思維方式。網上如何看到這些呢?

On line dating(有人叫網配,聽著怎麽那麽別扭)現在是稀疏平常的事。不過我幾年前也曾鬧過一個誤會。當時有個老白同事老戴(Dave) ,將近五十歲還沒結過婚,一直努力在找女朋友。老戴長得沒什麽毛病,人也挺好,就是像一杯白開水:不生動、不活潑、平平板板。而且他特節儉:每天中午帶一個最簡單的三明治,但凡有關花錢的事,非要徹頭徹尾、口沫橫飛地分析個底朝天,並和十八個人討主意,不弄明白值不值得是不會掏銀子的。

當然有好事之徒背後八卦他啊,說這樣如何能找到女朋友呢?

可悄沒聲的,老戴結婚了。老戴興奮地給我看照片-太太是亞裔,看起來比他年輕很多呢。我自然要恭喜啊,又沒話找話地問他們怎麽認識的?老戴很酷地說:我們第一次met在Barnes & Noble。

我吃驚不小啊。下次再有人八卦老戴死板時,我正色說:別胡說了哈,老戴挺浪漫的,去書店買書認識了太太呢。這不是緣分什麽是緣分?大家默默地看著我。我還在繼續發揮我對浪漫的理解加上對老戴僧人不露相的佩服……他們終於忍不住了,A說:打住吧你,他們是on-line dating,在書店見第一麵是最平常的,和浪漫無關。B說:我以為你和我們冷幽默呢。C更壞,說:我以為你在嘲諷老戴呢。我隻能悻悻地說:唉,我沒有經驗啊。

後來,有一次看《New York Times》,一位撰稿人調侃她單身的老媽on-line dating的情形:手上幾份profile像洗牌一樣用在不同的on-line dating網站。投民主黨人的票,但隻和共和黨人吃飯:因為他們中富人較多,容易釣到金龜婿。她老媽和每人的第一次約會也都是在書店,還故意晚去一點,看那個男人在哪個section翻書消磨時間(我想:男人最好去拉丁文的section,顯得自己有學問;女人就翻cook book吧,表示自己賢惠)。說的很生動有趣。

漸漸地,我也在網上成長起來了。

網啊網,多少虛虛實實的悲歡離合在這裏演繹,多少真真假假的甜言蜜語在這裏傾訴。真可謂-

春花秋月何時了?
網事知多少。
論壇昨夜又颶風,
網戀網婚不堪回首月明中。

紅男綠女應猶在,
隻是馬甲改。
網上情緣幾多愁?
恰似一腔苦水心中流。

(趁著李後主從墓裏出來追殺我之前,趕快跑吧。)

(August 5,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