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愛-簡評愛爾蘭電影《Once》
文章來源: 陳默2008-07-12 11:50:55

《Once》是一部溫馨的音樂片,看完了有如沐春風的溫暖感覺。

片中的邂逅在都柏林的街頭。三十多歲的他在父親的小店鋪裏修理吸塵器,閑暇時在街頭彈唱;二十出頭的她是捷克移民,在街頭賣花、賣雜誌,給人做清潔工。相識的那個晚上,他唱著自己寫的歌,無人喝彩,除了她的掌聲和10 cents。

第二天,她天真地把自己壞了的吸塵器拿來給他修,和他東遊西逛了一天,還去了他的家,並知道了他的故事:他刻骨銘心的愛情停在了倫敦,自己黯然回到家鄉,陪伴寡居的老父親。在孤獨寂寞中,他時常看著前女友的錄像唱著寫給她的歌。

不久後,他也知道了她的故事:父親是音樂家,得了嚴重關節炎後自己結束了生命;她和母親及小小的女兒住在一個簡陋的公寓裏。她也喜愛音樂但買不起鋼琴,每天中午去好心的琴行老板店裏彈一小時過過癮

漸漸地兩人越來越熟悉了。兩個生活低微的人相互溫暖著對方,並撫慰著對方心裏的痛:他不能忘記情情所終的曾經戀人她的丈夫回了捷克讓她不知何去何從……

好在,音樂也在撫慰著他們的靈魂。他們寫歌、彈唱,讓心裏的快樂和憂傷盡情地流淌出來。

後來,他們貸了款,和幾個誌同道合的街頭音樂家一起灌錄CD。幾個從來沒有進過錄音室的老土,卻用心裏唱出來的歌感動了錄音師。

帶著心血之作,他振作起來,決定重回倫敦開始新的生活。他說:跟我一起走吧!她卻決定讓丈夫過來,試著重建愛情。

他在都柏林的最後夜晚,她沒有來道別……

幾天後,她收到了一份禮物:琴行送來的一架鋼琴……

影片中的都沒有名字。兩個萍水相逢的人,沒有必要知道那麽多,有相通的心意有共同的愛好,在短短的一段路上分享了淡淡的一份情誼,真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緣分

這部電影屬於indie movie(獨立製作)。上映後好評如潮,票房也很不錯。影片得了07年Independent Spirit Award的最佳影片獎 ;其中的一首歌Failling Slowly 得到07年奧斯卡 最佳原創歌曲獎。

值得一提是兩位演員,劇情幾乎是他們現實生活的翻版。

男主角Glen Hansard 38歲,十幾歲輟學後就在街頭自彈自唱,目前是愛爾蘭搖滾樂隊The Frames 的主唱和吉他手。女主角Markéta Irglová隻有二十歲,在捷克出生、長大。她自幼學琴,同時也是創作型歌手。兩年前Glen Hansard去捷克她的家鄉演出時,她和他曾合作表演,自此相識。

有緣的是,他們拍攝《Once》時相愛而成為一對甜蜜戀人。影片中除了一首歌之外,其它都是他們自己創作的。當然,每一首歌曲都是他們自己配唱的。

我非常喜歡電影清淡而溫情的手法,裏麵的每一首歌都是典型的愛爾蘭民謠風格,尤其適合Hansard清亮幹淨的嗓音。女主角並不豔麗,但特別可愛,亮亮的眼睛、明朗的笑容。尖尖的瓜子臉,下頦卻有點可愛的baby fat,很動人。男主角是典型的愛爾蘭人的長相:金紅的卷發,老實憨厚麵容,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但看到在劇中兩人那麽相互溫暖著對方,想到在他們在生活中也很相愛,我真的被他們深深地感染和感動了。

多麽溫暖的愛情故事-戲裏戲外都是這樣。

(July 12,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