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株野花-生命的感覺
文章來源: 陳默2008-03-23 18:10:38

(序:首先謝謝quinster。在文學城的《攝影沙龍》和《世界風情》可以欣賞到quinster的大量佳作 。也謝謝我在“城裏”的好友旁白。)



上周在朋友旁白的博克裏看到 quinster 在死穀拍攝的兩幅野花照片, 非常感動和震撼

周末時,秀給R看,對方的第一反應是:我想吧,這照片可能是如此如此拍的 …… 用光應該是這樣這樣,角度大概是那樣那樣 …… 唉,男人,想到是首先是技術參數。沒轍。

再把兒子招過來:你不是快上大學主修攝影了嗎?從這兩幅照片你看到了什麽?兒子咧嘴一笑:我看到了愛情!熱戀中的少年,大概看到一顆土豆也會想到愛情。不過,我還是很讚同他,因為,我也從中感到了愛。

又把它們發給好友,然後興致勃勃地打電話過去追問。姐們一本正經地說: “ 這個周末很不平靜 ,你知不知道?台灣在大選、西藏在鬧事、股市一瀉千裏、油價突破四塊,你老人家卻在看野花? ”

我“噗哧” 一下笑了。我說政治和曆史是我的弱項,我就不參言了,留給男人們吧。我為我的祖國和同胞們祈禱,希望生命得到尊重,希望一切平靜渡過。我也希望美國一切走上正軌,這裏也是我的國家啊。但是,野花還是要看的。3月21日是春天開始的日子,生機勃發的季節又來了不是?

我當時看到這兩幅照片,留言說: “這兩張照片給我的第一感覺是生命的頑強,以及對愛的等待和渴望......從來沒有想到植物會讓人感到這麽有人性。”

旁白回複說: “ 對了!就是這意思......這棵花充滿了一切.....最後的那抹溫暖後, 將是夜色,將是寒冷,將是孤獨..... quinster 到死穀去過20多次吧!他的死穀的照片可以將你感動的流淚! ”

真高興有這樣的朋友,有這樣的共鳴。

說實話,我有時會為自己的風花雪月而暗自臉紅。常有人說,在我這樣的年紀、以我這樣的經曆,講究的是 “有城府 ” ,日子要風調雨順、一絲不苟地過著才算好。而我呢,心裏的溫暖和驛動,常常是說來就來,可能是一句話、一個眼神;可能是一段文字、一幅圖片;也可能是別人講的故事、一個偶然看到的場景;或是自然的美景孩子的笑臉 ……

據說,人是否善感、是否快樂是由基因決定的。這麽說,我要感謝父母雖然我的善感給我帶來一些煩惱和不安定,甚至有人擔心我是生活在 “fantasy” 中,我還是很感恩這種狀態。能時時感覺到自己潔淨而有活力的身體、柔軟而溫暖的內心,沒有什麽比這更美好了

記得兩年前兒子決定學藝術,我有點現實的憂慮:怕不好找工作嘛。我說:你功課多好啊,什麽專業考不上,藝術的路多窄、多艱辛啊?小子一臉嚴肅地說: “我有一顆自由的心” 。這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讓我決定力挺他。

現在我們談心時,常互相勉勵:人生就是平衡,在時間、金錢、感情之中平衡。心中的愛和自由是永遠不能放棄的。違心地做事做人,永遠不會快樂。但要能堅持不違心,至少有個基礎:能較好地維持自己的生活,從而才有資格談風花雪月、理想激情。另外要不貪心,要懂得有舍有得。

所以,生活其實很簡單。像這兩株野花一樣滿懷期待,頑強生存,就會有生命的美麗和熱烈。

(March 2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