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書趣(一):床頭的閑書
文章來源: 陳默2008-02-03 12:17:35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真正的讀書人、文化人。從博覽群書的角度說,青春年少時倒是跟風讀過可數的幾本經典大作,由於天生記性不好早就忘得一幹二淨了;從紅塵功名的角度來說,混了個不高的學位,做著一份沒什麽技術含量的工作,怎麽也和書香沾不上邊。

不過呢,我倒是時時與閑書為伴的。很小時就把幾本連環畫顛來倒去地看,還學著圖書館那樣編上號。上大學時也會附庸風雅地去買一些新思潮的大作,不過手不釋卷的還是閑書:武俠、傳記 、遊記、中外小說。不過,向來不喜歡做作的愛情故事,所以瓊瑤賺不到我的眼淚,雖然為了和女友們有共同語言,一目十行地翻過幾本。也不喜歡看勵誌的書,寧願自己活得顛三倒四也不想按照什麽指南去“成功地”生活。

剛來美國時窮於應付功課和雜務,最多是翻翻報紙、雜誌。第一次買英文書是96年來紐約工作後,同辦公室一位女同事天天午休時頭也不抬地看《The Rainmaker》,搞得我好奇心起,也去書店買了一本來讀。 John Grisham的書故事性強,文筆也很流暢,應該算是通俗暢銷書中的上乘了。後來我看了幾乎他所有的書。

我這讀閑書的愛好就這麽在美國續上了。我買過、並繼續買著不少平裝的通俗暢銷書。這些書沒有保存價值,我往往是在yard sale或是圖書館買減價的。後來辦公室有幾個同事交換書看,等一圈都看完了捐給公司每年的義賣, 再在義賣會上各自抱一堆別人捐贈的書回來,繼續交流。所以我家裏、辦公室書櫃裏都有一堆破破爛爛的二手書。這類書純粹是瞎看,我常常同時開看幾本,看著看著就張冠李戴了。或是等不及作者羅嗦,直接跳過去看結尾完事。

“床頭的閑書”往往是我比較鍾愛的、原價買來的精裝新書,它們會在一段時間內被我放在床頭櫃上,每天睡前看上一段二手的平裝書是沒有資格被扶正的。

(給當紅的正宮娘娘們排隊照張相。有的其實已失寵,隻是還沒有正式下崗 。)
 

(這些是偏房中的佼佼者,或是從“床頭”退居二線的。大量的二手書隻能住在紙盒裏不見天日。)
 

我在床頭放了兩年、時常翻看的一本是《Toast : The Story of a Boy's Hunger》。英國名廚兼作家Nigel Slater通過他對食物、烹飪的描繪串起了一個個童年、少年的故事,寫的非常細膩、生動。這本書對我來說還關乎感情和愛人。我想我有時間會專門寫一篇讀後感。

還有一本常看的是《Angela's Ashes : A Memoir》。大家可能不陌生,愛爾蘭裔作家Frank McCourt對他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回憶。寫得很感人,得了普利策獎的。但那是一個相當悲苦的故事,若不是心情陽光燦爛的日子,我不會去動它。

另一本我常常閱讀的是的《Growing Up》,曾獲1983年普利策獎,也是傳記性的作品。Russell Baker把他的童年至青年時代寫得很溫馨,即使是對大蕭條時艱苦生活的描敘,也帶有一種難得的幽默和樂觀 。身為資深報人(《紐約時報》的政論記者、專欄作家),他的用詞特別道地,我第一次看時還做了筆記,學到不少好的用法。我還專門買了一本平裝的給兒子看(自私吧?精裝的自己留著),他也很喜歡。我會抽時間再寫一篇讀後感。

我是Annie Proulx的忠實讀者, 我曾在博客裏寫過一篇《Shipping News》的讀後感。她的《Postcards》我也讀了不止一遍。另外,早在電影《斷背山 》名聲鵲起之前,我已讀過收錄在《Close Range》中的這個短篇,非常感動,結尾的幾頁上至今還留有我的淚痕。後來電影被人說得濫了,我倒是不知該說什麽好了,幹脆噤聲算了(就像我現在不知如何插嘴說 “色戒” 一樣)。

《Where the Sidewalk Ends : Poems and Drawings》是一本極其可愛、圖文並茂的詩集。作者Shel Silverstein 多才多藝,詩歌和插圖都出自他的手。他還寫歌、作曲,並得到過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提名。這本書 1974年初版,此後一再再版不說, 2000和2004年還分別出了25年、30年特別紀念版,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不論任何時候,拿起它讀一小段,總是會讓我臉上溢出微笑,心裏湧起溫暖。

《 1000 Families》 是兒子來美國後送我的第一份聖 誕禮物,我的珍愛自不待言。作者走遍全球拍下了 1000個家庭 的圖片,並配上說明。看到那麽多家庭在地球的各個角落堅韌地生活著、默默地相伴著,就覺得應該好好享受每一天,沒有任何理由去傷春悲秋。

我一直放在床頭的另一本書是Jack Kerouac的《On the Road》。我曾寫過一篇 “在路上的男人” ,實在是斷章取義。我沒有能力寫好一篇全麵的讀後感,但我建議:如果你有一顆自由的心和不羈的靈魂,最好讀讀這本書。 Jack闡述了 “Beat Generation” 的生活理念,他筆下的人物們鮮活地站在你眼前,讓你明白什麽是 “活在當下” 。有人看到其中的毒品、性愛、漂泊,覺得是一個頹廢而不入流的故事,我覺得這是誤讀了作者和他筆下的人物。

床頭的閑書 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睡前片刻的安寧,而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限於篇幅就此打住吧。請朋友們多多推薦好書,以便讓我吐故納新。先謝了!

(FEB 0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