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俠
文章來源: 陳默2007-09-12 19:02:22

周末按慣例去走路,走了9英裏,感覺很暢快。回來美滋滋地和兒子說我又去做獨行俠他做了怪相說:切,什麽運動都不在行,隻能去瘋走。還獨行俠?倒是會往自己臉上貼金

 

 

想想也是,我的運動細胞的確不多而且生性羞怯不喜歡任何與人對壘的運動。從小就喜歡獨自散步、爬山,也曾經很入迷遊泳。小時候住在大學家屬院,有正規遊泳池,暑假時天天都遊有時一天好幾場曬得黑啊。我媽至今堅持說我臉上、胳膊上和愛爾蘭人有一拚的細密雀斑就是這麽曬出來的但我認為她是推卸責任:我分明是得了老媽的基因真傳才這個樣子的。

 

 

扯遠了,還是說說遊泳吧。大學時最好的女友是校遊泳隊的隊長,我多次表示很想去正規訓練一下,女友和教練幾番求情終獲恩準:讓你朋友到二隊去試試吧。樂得我呀……即使是二隊,訓練也不輕鬆。好在當時還能混下去,不過實在看不出進步。一遇到比賽,教練就說:你是新人,先觀摩吧我倒是樂哈哈地坐了一年多板凳,教練不過意了,讓我參加個小比賽。我緊張啊入水根本不是跳下去的,是整個人跌進水池的;跌跌爬爬遊完,最後一名是鐵定的啦。後來呢,教練說:你啊,肩倒是寬,但胳膊太瘦(我當時兩條胳膊細如柴火棒);腿倒也不短,但是……力量不夠(她吞吞吐吐地,估計想說的是:但是……太粗、累贅)。我明白了教練的意思,想想自己玩了好一陣子,畢業班也忙了,就主動退隊了。

 

 

不過這個失敗並沒有改變我對遊泳的熱愛。很喜歡在水裏自由自在的那種感覺,特別是在心情鬱悶時一下水,專心聽著周遭的水聲,覺得所有的煩惱都流走了。

 

 

來美國後,接觸了,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可能真是運動細胞不夠吧,從十年前第一次上雪道至今,水平還是強差人意。前兩年還能和兒子並肩滑,現在他早就上黑道上滑得溜溜的了。不過每次滑雪,我並不是想著挑戰自己,而是真正享受那種身體帶著心一同飛翔的快感。

 

 

近兩年開始學打高爾夫,往往是獨自練球時還不錯,一上場就發揮不好。看來我大概真的不適合與人對決的運動,隻能自娛自樂。

 

 

因為忙和懶,很久沒有遊泳了;滑雪隻能冬季才享受得到;高爾夫呢,也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已。在日常生活中唯一能堅持的就剩下走路了

 

 

獨行俠的曆史可以追溯到童年。那時的我,靦腆、寡言,喜歡海闊天空地做夢。當然也會和小夥伴們一起瘋玩,但更多的時候是在父親工作的校園裏邊走邊想,和腦海裏的假想玩伴們說話、編故事。學校在郊區,占地很廣,可以探險的地方很多,最吸引我的是寶塔山(其實就是一個小山丘,學校的水塔立於其上,故得此名)。我在那裏東遊西逛,玩累了就去我的寶座上歇一會(是一顆很好爬的樹,有個大大的叉可以坐半躺)。我常常在那裏消磨到天快黑了才回家,回家前還不忘為媽媽采一點野花。那時媽媽沒有工作,身體、心情都不好。我知道媽媽愛花但當時哪裏有鮮花賣(有也不會買得起的),父母也沒有閑心種點花草什麽的,媽媽每次看到我帶回的野花總是很開心。

 

 

現在有時我會想:那個在山裏遊逛、坐在樹上發呆的我是什麽樣子的呢?應該是個短發清瘦、笑容羞澀的小姑娘吧?

 

 

歲月如梭、物是人非啊,唯一不變的是始終喜歡一人獨處時的安靜和祥和,可以用心感受周遭的一切可以聽到自己心裏的聲音,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