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李登輝透露馬英九覺醒的秘辛
文章來源: crn20052008-07-27 22:52:51

從李登輝的爆料可看出,馬英九已認同開放的兩岸政策。



  中評社台北7月28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久未公開露麵的李登輝前天自稱,沒有推薦賴幸媛給馬政府,是馬英九認為國民黨對中國大陸開放太快,才用賴幸媛來阻擋。馬則透過發言人回應表示,馬政府兩岸政策賴也參與擬定、推動,這是符合民意做法。從雙方隔空過招的對話不難發現,縱使馬英九曾想在兩岸關係上輕耍兩手策略,如今也已體認到唯有兩岸和諧,台灣才有穩定發展的可能。

  馬政府上任這兩個多月,受困於國際經濟基本麵惡化,支持度直直落;獨派趁勢而起,把台灣景氣未見起色、台股下挫、民眾沒有信心等等,都推說是馬政府兩岸政策惹的禍。由李登輝主導的台聯站上最前鋒,準備在820走上街頭,反對12吋晶圓廠登陸,以及鬆綁台灣企業赴大陸投資上限,要求馬政府收回成命。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批判“陸委會”之際,甚至暗示賴幸媛要做個抉擇了!

  台聯這些訴求,在台灣內部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回響,島內媒體報導篇幅非常有限,好像在大海裏丟進一顆小石頭。尤值得注意的是,與國民黨站在對立麵的民進黨,盡管每天召開記者會抨擊馬政府,卻沒出現像台聯這麽激烈的訴求,遑論跟進率眾走上街頭反對兩岸開放政策。

  這也顯示,台聯年初宣稱將進行轉型,以政策導向取代意識型態,並藉著賴幸媛“入閣”展現願與馬政府合作的意向;泡沫化之後,在統獨光譜的位置,又走回到了從前。

  在台灣各大政黨之間,台聯的深綠色彩原先僅次於“建國黨”等等激進台獨組織,2006年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纏身,民進黨在扁領導下向深綠靠攏,把台聯擠向中間,台聯趁勢宣布轉型。經過最近這場挪移,台聯又把民進黨擊退,回到了深綠路線。

  台聯與民進黨在統獨光譜上調換位置,理念的成分遠不及政治謀略,以及政黨生存的考量。台聯自年初“立委”選舉,失去所有席次而泡沫化,地方民代為了未來連任著想,紛紛帶槍投靠民進黨,影響力急遽下滑。講白了,台聯現在就是一個兩手空空、赤腳光杆的政黨,對他們而言,已經不必考量做什麽事會失去選票;反之隻要能抓到一個小眾市場,先維持生存,再想辦法擴大,率眾上街頭反對馬政府開放兩岸經貿,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

  李登輝一向擅長在混亂的政局裏卡位,現在國民黨力推兩岸和解路線,民進黨陷於派係之亂,陳水扁官司纏身,全黨還沒有從失去政權的惡夢中回神。李率領台聯此時出手,無非是要求奪回深綠的代言角色,把被陳水扁搶走的“獨派教主”的頭銜再搶回來。

  至於賴幸媛的態度,相信李登輝、黃昆輝都看得很清楚。就像駕駛汽車,如果遇到險坡“煞車皮”使用過度,不但會發出氣味,甚至會冒煙起火,馬政府二個月來,兩岸快速鬆綁,“煞車皮”似乎沒什麽用到。賴幸媛對台聯上街頭反12吋晶圓廠登陸的低調,更是她與台聯關係漸行漸遠的一大指標。

  民進黨卻完全不一樣,包括蔡英文領導的黨中央,乃至各派係要角都難以忘情於執政8年的璀璨時光,全黨上下都想要重新拿回政權。接下來,民進黨要力拚的第一關為2009年台灣縣市長選舉,第二關為2010年北高市長選舉,接下來才是最關鍵的2012年大選。以台灣主流民意,大多數人都主張兩岸應該更為和諧、經貿往來也應該鬆綁,民進黨若想要重新拿回政權,就不能跟主流民意作對。

  換言之,民進黨雖然基於政黨競爭,站到馬政府的對立麵,還不致操作過頭,把自己變成不食人間煙火的政黨,自絕於主流民意。民進黨下野後,就很少看到重量級企業家參與,黨中央因募款不易,隨即陷入財務困境,裁減黨工、縮小辦公室,即是重大警訊之一。

  從台聯、民進黨因應兩岸經貿政策的態度,可以證明了馬政府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向前行,藉著兩岸都釋出善意,緩步推動和解。李登輝的爆料更可看出,縱使馬英九任命賴幸媛時曾質疑,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走得太快,一度考量以賴來擔任兩岸開放政策的“煞車皮”,曆經這兩個月來的風雨,也有了不同想法。特別是在這段國際金融風暴期,台灣幸好有兩岸開放政策的一連串興利措施,穩住局麵,才能通過這段辛苦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