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於死亡邊緣的中國出版業
文章來源: 格丘山2010-06-23 06:11:43





 愛看書和買書的華人現在正麵臨著無書可買的書荒。

中國出版事業的蕭條不是單一的原因, 而是幾個原因的惡性循環, 互相推動造成的:

1。 政府嚴厲粗暴地幹於出版,建立了極其嚴酷的審查製度。 一個國內頗有名氣的出版人對我說, 出版是改革開發後沒有明顯改革的重災區。

2。 出版商的素質低下, 在共產黨教育下長大的出版商不像國民黨時代留下的出版商具有舊時代的職業道德, 更不具備文化責任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他們用追求政治小道消息的轟動效應, 跟隨社會時尚的低級趣味, 滿足朋友和各種社會關係的利益交易,收集庸俗的名人俗事來提高銷量,以出版傳記向權勢搖尾乞憐,來求生存。 結果是他們討好的人不買書, 而嚴肅的看書讀者買不到書,讀者群愈來愈小。

3。 在前二個因素的交替作用下,出版已經步入死胡同。人們不看書, 光追求金錢和物資刺激。或者找不到要看的書, 社會普遍的文化水準降低, 反過來社會普遍的文化水準降低, 再作用前二個因素, 惡性循環,出版實際已經壞於改革開發前的毛澤東時代水平,毛澤東時代固然政府對出版的控製也是同樣嚴酷, 但是出版商多是從舊社會過來的, 還知道保持文化的尊嚴,與今天深諳腐敗又缺乏文化根基的新出版商人不可同日而語。

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 所謂熱門書,也隻能印幾萬本, 還賣不出去, 到了書店中滿目是魯迅等名人全集, 革命家的傳記, 求職升級秘訣, 美女作家的愛情小說,毛澤東周恩來的外傳, 中南海內鬥的最新消息(海外出版), 中國最有權勢的人的現狀等等,這個國家不令人寒心嗎?

當然讀者的多少不能完全衡量一個國家的文化水準, 高行建的靈山在得獎前隻賣了幾十本, 但是一個走在時代前麵的冷落, 是社會文化進步和領頭人的冷落, 是有希望的等待, 而跟在社會屁股後麵乞討生存, 被拒絕的冷落,是沒有希望的冷落。

相比與我去美國書店和圖書館看到的熱鬧情景,和在機場或飛機中多見外國人手持書本專心閱讀, 卻難得一見同胞有手捧書者,是不是可以說中國的出版業正遊走於死亡的邊緣?

不過我們好像並不能以此過份責難出版商人, 在一個司機用車腐敗, 售貨員用貨品腐敗;教師用考試腐敗;警察用法律腐敗;官員用權勢腐敗;醫生用治病腐敗……的全民腐敗的社會中, 為什麽出版商就要獨善其身呢?我們能說的隻是如果所有的其他腐敗正使我們失去今天的話, 出版商的腐敗卻對社會今天的影響頗為微小, 大不了像夜總會、時裝表演一樣,就將寫書出版作為官員, 妻妾,公主太子, 才女表演才能的一個項目就可以了,至於大家不讀書, 天也不會塌下來。

所以當出版商也腐敗的時候,中國是在完成對未來的腐敗。它對社會的影響,要像大躍進砍樹一樣, 幾十年後才在氣候變遷,土壤的幹裂時表現出來,可是到了表現出來的時候,砍樹的人也死得差不多了,大家在沙塵暴中行走時,誰又想到這和砍樹有什麽關係?大家自然以為從秦始皇的時候中國就有沙塵暴了,同樣道理,到了讀書徹底從普通中國人生活中絕跡的時候, 中國人自然認為中國人從古到今大家都是不讀書的,寫書出版那個玩意隻是官人,名人和名人朋友, 家屬為了顯示才能,互相恭維和流芳百世的時髦行為 。

到了那時候,中國就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文化的徹底沙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