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鄭: 屢屢國破家亡,波蘭悲劇僅僅是國難嗎?
文章來源: europe2010-04-11 02:53:15
向來多災多難,屢屢國破家亡 波蘭悲劇僅僅是國難嗎?

綜合新聞

作者:宋魯鄭 波蘭悲劇僅僅是國難嗎?

波蘭曆史上向來多災多難,屢屢國破家亡。這自然和它夾在德、俄兩大強權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然而,2010年4月9日,一場難以想象的堪稱“意外中的意外”的空難震撼全波蘭甚至全球:波蘭總統卡欽斯基乘坐的專機在前往俄羅斯途中墜毀,同機的其他九十多人包括總統辦公廳主任、武裝力量總參謀長、中央銀行行長、議會副議長、外交部副部長等多名波蘭軍政高官和波蘭大主教等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可以說是波蘭各階層精英空前的毀滅性凋零,其長遠影響難以估量。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失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飛機的安全性差。俄羅斯生產的圖-154在2006年已經停產,從1972年投入運營到現在已發生六十三起空難。由於其不良的安全紀錄,已經很少有國家使用,別說用來作為國家領導人專機。其次天氣惡劣,降落時有大霧。三是飛行員(機長)不聽機場空中交管員取消降落的建議----因為飛機試圖著陸的斯摩棱斯克州軍用機場缺少必要的導航設備,在多次嚐試後,最終釀成悲劇。

空難發生後,波蘭舉國哀悼,全球同哀。一個國家的各階層精英以這種方式大規模的損失,實是令人痛惜。這種大規模精英的損失,波蘭曾經曆史上發生過。二戰爆發時,蘇聯與德國將波蘭瓜分,俘虜的二萬二千名波蘭軍官(軍事精英)全部處決,史稱“卡廷慘案”。而這一次波蘭總統前往俄羅斯也是為了悼念這一悲劇,同時改善俄、波關係。不料,由於飛機失事,竟成了波蘭政治精英凋零的國難。從精英毀滅的這個角度講,可謂第二個“卡廷事件”。

然而,對於這場悲劇,僅僅用“國難”一詞來形容恐怕是不夠的,從某種意義上,還應該是國恥。波蘭作為東歐經濟轉軌國家還算成功的一個個案,甚至號稱歐盟四強之一,竟然會發生第三世界十分落後的國家才出現的國家元首專機空難,實是出乎世人預料。本來,政治人物產生後,他就不再屬於個人,是國家公器。作為國家元首,就是代表著國家。他要為這個國家履行職責,他的安危也不再是個人的私事,而是國家利益。然而,盡管安全記錄不佳的專機服役超過二十年,早就應該更換,而且2008年已經出過一次技術故障,以致當時不得不推遲離開蒙古。但由於卡欽斯基個人的偏愛(或者難以令人認同的節儉),而一直沒能實現。直至出現這種難以估量損失的悲劇發生。談到這裏,不由令人想起有“人民總理”之稱的周恩來。周總理一向儉樸,但隻要出國必西裝革履,以精神煥發的麵貌出現於世界舞台。原因就正如他所說的他此時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國家。

其實這一點,在全球都是共識。我們不用說美國總統豪華的專機“空中一號”,僅以法國總統待遇為例。法國總統出行有六十一輛車,兩架空中巴士A319噴射機、兩架小鷹九百和四架小鷹五十當他的交通工具。總統府則是有著三百六十五個房間兼大片花園的愛麗舍宮。宮裏廚房有七十七名員工,隨時供他差遣。除了管膳食的,法國總統還有九百五十個跟班的。愛麗舍宮的廚房由有四十年經驗的廚子領導,一天要準備三百份各式餐點。法國總統的另一項特權是愛麗舍宮的一萬五千瓶葡萄酒。除了愛麗舍宮,法國總統還有十處官邸可以住。盡管如此奢華,但法國百姓卻普遍以此自豪,認為這體現了大國的地位和實力。

其次,作為總統專機的飛行員,應該是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也有著豐富的處理各種問題的經驗。也應該深知所肩負的國家責任。卻何以竟然拒絕空中交管人員的建議強行屢屢降落呢?我們不否認這可能是一個個案,不具代表性。但如果看一看波蘭這個民族“不怕流血怕流汗”的國民性格,或許又會感到這起空難未必真的就是意外。 波蘭人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地為自由而戰,聞名曆史。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就有22%的人口為自由而獻身,犧牲之慘重為世界之最。然而,獲得自由後的波蘭人卻往往“懶”於建設。這可從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提到的一件趣事可見一斑:在波蘭人與德國人雜居的奧得河流域農業區,有些農場主在農忙時為提高工效,把農業工人的計時工資提高了一倍。沒想到這一“物質刺激”手段在德波農工中引起的反應截然不同。德國農工受高工資的鼓勵而把周工時延長了近一倍,以追求四倍於原薪的高收入。而波蘭農工卻反而把工時縮短了近一半,為的是在保持原收入的條件下享受更多的閑暇!結果,許多大量雇用波蘭農工的農場主以高工資反而換來了農時的延誤。
  
東歐劇變後,討論波蘭何處去從時,一位議員提出波蘭向日本人學習,走日本“起飛”之路。但這一發言立即遭到大多數議員的反對,他們紛紛表示波蘭不能學日本,而應該學法國,因為日本的道路不“人道”。而波蘭人也大都讚成大多數議員的看法。他們說,我們吃不了日本那個苦,而法國人過的那才叫人的生活。因此在民主化和實行市場經濟後,波蘭人中那種怕“流汗”、“圖安逸”,不求賺大錢,隻求得清閑,不圖發大財,隻圖得悠哉的現象,依然隨處可見。甚至過去的政治假日名目雖然作廢,但節日照樣保留,再加上新增的節假,勞動時間反而減少。

從這個國民性的角度,我們不難理解這位機長為何要拒絕空中管理員要他飛往明斯克的建議,因為這樣做多麽麻煩,還要待天氣轉好後再返回。哪比的上現在就降落省時省力呢?

任何悲劇包括曆史事件的發生表麵上都是偶然,而實質都是必然,有其內在的邏輯。波蘭這場空難,雖是國難,但某種意義上,豈不也是國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