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陶駟駒
文章來源: UH2007-01-26 07:28:40

         我認識的陶駟駒

               ·劉振墉·

  陶駟駒是我的中學同學,曾任大陸公安部長多年,去年據各方傳聞,由於行賄、受賄諸原因,已被立案審查,我感到十分惋惜。

  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零年間,我在江蘇省靖江縣聯合中學讀初中二年級,陶駟駒是比我高一級的學長,但由於我們都是學生會活動的積極分子,所以接觸的機會很多。至今我還存有當年印製的一本通訊簿,在“現任學生會委員”一頁,十八名委員,筆者的名字,正與陶君上下為鄰。

  陶駟駒是一個好學生、好青年。他見人一臉笑,性格憨厚溫和,團結友愛,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他衣著整潔,身材勻稱,儀容得體,好一個翩翩少年;他特別謙恭有禮,熱心社團活動,學習認真,成績優良,深得多數師長的賞識。現已年近八旬的唐椿先生,當年教我們曆史課,但主要任職中共支部書記兼教導副主任。八十年代曾聽他回憶往事說:“我介紹陶駟駒入黨的時候,表格送到縣委,蔣逸誠(時任中共靖江縣委組織部長)不肯批,說他太年輕了,還不滿十六周歲。我就對蔣說:‘你和我當年參加共產黨的時候,不也是這個年齡嗎?’這樣才獲得批準”。“五零年夏天,華東公安幹校內部招生,靖江分配到一個名額,我就將陶駟駒推薦到縣委。”可見當時對他印象多麽好!

  也許有人會以為,陶能爬到如此高位,靠著紅色家庭背景,事實卻正好相反。他的父親陶明德,抗戰時期投靠日寇和汪偽,並借助幫會勢力,控製著上千人的武裝,魚肉鄉裏,配合日寇燒殺搶掠,民憤極大。筆者當時還是在鄉下讀小學三四年級的頑童,對於陶明德這三個字,早已如雷貫耳。據說陶氏在名義上隻是縣警察局長,但汪偽政府派來的曆任縣長,都得聽他的。日寇投降不久,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和民兵上萬人,包圍了縣城,陶氏孤立無援,隻得率隊投降。我有個張姓學弟的父親,正是當年圍城的組織者之一。許多年後聽他說:“進城以後群情激憤,人們舉著鋤頭扁擔要砸死陶明德,縣領導召集各區幹部開緊急會議,汪青辰(時任中共靖江縣委書記)在會上宣布:嚴格執行政策,不得傷害陶明德;各區立即將自己的民兵帶回去。與會的區長們提出,想看看陶明德是什麽樣子,於是大家被領到旁邊的房間,看到的是一個已嚇得臉色蒼白的人。”他本人當然明白,此時生死隻在勝利者的一念之間。

  五零年前後,陶明德在靖江新港的豬業公司做管理員。這家官營公司的業務,是在農村收購生豬,集中裝船運到上海去。當年陶駟駒與乃弟駟驥(與我同班)及生母住在東門外的祠堂裏,父親與其側室及所生子女另居他處。這個豬業公司的楊經理,三十年後成了我太座(內科醫生)的老病人。說起陶明德,老經理稱讚他辦事認真,“管理的豬舍最幹淨”,看來經曆過生死劫,真的是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了。

  記得十幾年前,我與一位同學久別重逄,秉燭長敘。他感慨地說:“以我的家庭(非勞動階級)背景,能留在這樣的單位工作,要比別人付出加倍的勤勞和謹慎。”此君任職於軍隊機要部門,軍銜隻是個中校。相比之下,陶駟駒如此不利的家庭背景,而能登上公安部長的重要位置,他所經曆的艱辛、勞累和風險,更要超出常人許多倍,個中的酸甜苦辣,我輩遠離京城的平民百姓是無法忖度的。

  唐椿老師還講過一段故事新篇章:“八十年代末,我到北京開會,想順便見見陶駟駒,直接到公安部找,傳達室打電話進去,過了一會兒裏麵回答說:陶部長不在,到中央開會去了。”唐師畢竟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輩子,對這種遭遇仍然心平氣和,另一位迂夫子的反應就大不一樣了。我的鄉鄰謝君,曾與陶是小學同學,每天上學放學都是同來同往,為兒時摯友。某年因事去京,想與陶重溫幼年情誼,乃提前寄信公安部相約,結果信件如石沉大海。謝君做了一輩子兒科醫生,仍是書生意氣,在告訴我這件事時,氣憤得大罵陶“六親不認”。

  我對此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在目前官場腐敗成風,人情網、關係網籠罩著整個社會的情況下,任何有權勢的官員,要想清廉自律,“六親不認”是其“必要條件”,這樣看問題似乎很另類,太極端,但常常在現實中得到驗證。據我所知,陶在做部長前後,從未“衣錦榮歸”過,九五年我回靖江時,聽在縣署任職的一位同學講,陶駟駒的生母在老家去世了,他本人沒有回來,是讓他的弟弟(某機械設備公司的技術人員)回來料理後事的。該同學強調說:“其實他自己回來更省事,不但會有人為其操辦,還能收到一大筆禮金。”他還舉例說,前年縣裏某書記在蘇南出車禍受輕傷,住江陰醫院就醫,去探病的下屬川流不息,還收到一大筆慰問金。但我認為,陶的處置是最為明智的。由此,我曾私心期望陶駟駒是一個正直清廉的高官,於國於民有益,作為同窗舊友,豈不與有榮焉!

  如果傳聞屬實,陶駟駒還是倒下去了,怎不令人扼腕長歎!

  對於任何貪官汙吏,其本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罪責。但僅僅歸因於個人的道德、品質或人生觀等等,而不從製度層麵上去分析,非但有欠客觀公允,也不利於亡羊補牢,推進國家的製度建設。權力製衡與推進民主,是抵製腐敗的有效良方,已為世人所共識。前輩高瞻遠矚,記得在五十年代中期,就曾有元首級的人士提出黨政要分開,八十年代裏,又有領袖級的人士倡導進行政治改革。但在已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製定政策的人們,對此事關國家強弱、民族興衰的重大議題,卻反而閉口不提。如此漠視,實在出人意外。

刊登在 2005 華夏文摘 cm05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