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醃製家常小鹹菜【圖】附加小時候的人事~
文章來源: piao112012-03-26 12:36:53


小引這一篇原本是上一篇中給我shuifengpiaoshi妹子的回複,看著這老多的字,腳得應該拿來充當一篇博文哄哄親們開心順帶著掙2個工分。這就。。。。嘿嘿


我說的小鹹菜的醃製很簡單那就真的簡單。

如果你知道人通常說的醃菜泡菜的製作方法的話,那麽看了我這辦法就知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一點點技術含量也沒有的。

說這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方法前,我先沒話找話羅嗦幾句。閑著也是閑著嗎。

下圖是我上個月醃製的小鹹菜“糖醋洋生薑”。攏共醃製了三大瓶,這就剩下最後一瓶了。上麵的那層是橄欖油。在常溫下是液體,在冰箱中就這樣的半固體了。




下圖中的洋生薑加了蒜蓉辣椒,吃口清脆酸辣鹹甜,十分怪味好吃。這是常溫下的狀態,上麵那層橄欖油為液體。這吃到快見底了。昨兒用這些多餘的糖醋汁燒了三文魚(趕明兒看看有沒有時間上個昨兒燒的飯菜,有好吃好味的紅燒糖醋三文魚圖片的帖子。。。)




這個“洋生薑”於我有個牢記難忘的故事。閑來無事說來給親們聽聽。

我小時候最愛吃的一種有我奶奶醃製的喝粥小鹹菜就是醃製洋生薑。奶奶出生在江南人家,與我家門戶相當,十幾歲時嫁到我家給老太爺當兒媳,帶來嫁妝的同時還帶來一口方言,幾十年過去很多的詞句也還難以改變。例如說到這洋生薑時,發音不是“洋生薑”,而是“鹽森間”。

那個時候我小不知道奶奶說的話帶有很多的方言,以為是老家鄉下話,聽得懂說話但是不知道是什麽字。例如,老家鄉親們喊相鄰時不喊名字而是喊排行,例如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等。排行老大的“老大”和排行老二的“老二”,到我奶奶口中就成了“老豆(老大的意思)”“老餓(老二的意思)”,而我呢就以為被喊的那位相鄰名字叫“老豆”“老餓”,心底裏不知多少回的嘀咕“怎麽這麽多的人名字叫的一樣啊?”因為每家每戶中不分男男女女都有“老豆”“老餓”。

因為小而不懂事,跟現在的孩子一樣遇見吃飯會拿拿捏捏這不吃那不吃,特別是早飯,一早給人弄醒吃那吃到想吐的冰糖蒸蛋(前麵有寫過,因為生病這冰糖蒸雞蛋是必須天天早上當藥吃的“偏方”。)接著就是喝粥,很不爽,經常地跟奶奶找茬子爭取不吃那偏方和少喝一碗稀飯,通常遇到這情況奶奶就會有事無事說多“吃一點就再給一塊洋生薑。”為什麽這樣說呢?這樣的小鹹菜又不是什麽好東東為什麽當做誘餌哄我多吃一點呢?還是那個生病不能多吃鹽巴引起的,平常喝粥基本不給我吃這樣的醃製小鹹菜,這什麽東西一旦給限製“供應”了就成了好東西了不是?。這是主要原因。還有就是奶奶醃製的這小鹹菜真的很好吃。無事認真可以當做“零嘴”拿來消閑的。隻是我沒有那個福氣罷了。以至於長大了能夠自己做主了基本杜絕吃早飯時喝粥,隻吃大餅油條(那時候上學一路上邊走邊吃大餅卷油條也是我每天的早飯主食,那情那景,好難忘啊。)。


看朋友做飯再想自家的大鍋飯做法,我的感受跟人不同或者幹脆說感受很不正常。尤其看一些廚房大拿們做飯菜、出方子的步驟,腳得那叫一個“精致的不像是給人吃的而是給人看的”,絕對有看頭但是沒有靈魂。

親,你知道麽?飯菜也跟人一樣是有靈魂的。人沒有靈魂空有一具皮囊那叫行屍走肉。這飯菜如果沒了靈魂那充其量叫“花頭”。

很多的人做飯,包括些廚房大拿,在做飯菜時比較講究那些直接影響到口感口味的調味品數量、種類的拿捏,精確到幾斤幾兩幾克幾錢。不怕得罪大拿的說,他們這樣做飯的水準(注意了是“水準”而不是說的“水平”,如有哪位大拿看到了這些,請不要罵我無知者無所畏哦~吼吼)和境界,出品哪怕精致到如詩如畫般賞心悅目,也絕不會有靈魂。因為他們的這樣的做法和帶有的心情趣味等,是停滯在“刻意的精心的去做飯”的某個高度,而沒有達到“出神入化”帶有靈魂的境界。

家常飯菜,尤其做給家人或者親朋友好友吃的飯菜,其實不用刻意講究調味料和調味料投放的精確度的,要的隻有一個盛滿生活熱情的心。那些飯菜的鹹淡麻辣生熟等,都是隨著心的情波去調節的,哪裏能夠用數字和量杯去計數?去拿捏?

話說上圖中我說的小鹹菜(原料洋生薑、紅白蘿卜、西瓜皮等我都醃製過,都一樣的好吃),就用二樣料調味,一瓶醋和半包糖,連調味料加原材料攏共就是三樣,但是出品卻是十分的可口開胃,每當你拿起瓶子打開蓋子,那股撲鼻的酸甜香味,會讓你身心頓生暖意,口中津液倍出,食之僅僅口中留有的餘香就能饒舌三日不去。由此可見,一道菜好不好吃可不可口,不單是佐料能夠左右得了的。

就這三樣如果換到廚房大拿那邊,可能動靜就要大了去了,刷瓶子秤斤數量著佐料燒燒煮煮醬汁等不算,還要特別小心著是否沾上油水(因為泡菜的傳統製作中最忌諱的就是沾上油和生水~)等,可到我這呢?這些都是“笑話”。

為什麽?你想啊,燒飯是要動腦子的,先不說物質條件,就說我們小家庭鹹菜製作,都是小數量短時期內等著吃喝的,又不是商店裏賣的商品得放個幾個月幾年的怕壞而忌諱那些易變味變質,沒有必要按部就班照本宣科那樣去“精心製作”的。加上現在家家有冰箱,這些10天半月就能吃的醃製小菜泡菜等,哪裏需要講究那些生油生水的?

泡菜最忌沾上任何油花。可是我做的泡菜醬菜就是要拿油去密封。如果說泡菜和醃製的菜怕油花變味變質而給原材料帶來變味變質的話,那更是沒話說了我。你家一罐子小菜能夠吃到油花變味變質那麽長的時間麽?如果還真就吃到變味變質,據我經驗估計不是材料和做法有問題,而是吃法有問題。例如拿取過程中不斷用沾過口水的不幹淨的調羹筷子等進去夾拿時串上的,跟有沒有油花真的不相幹。

廢話這多時,回頭再說我這小鹹菜的醃製簡單到什麽地步?

簡單到隻要三步。分分鍾就能操作完畢。

第一將蘿卜條或者“洋生薑”洗幹淨滾刀法切成小塊狀,灑上鹽巴拌勻常溫下靜止二個晚上。鹽巴多少不論,因為真正醃製前會洗掉多餘的鹽巴。

第二,將用鹽巴初步醃製後的蘿卜條或者洋生薑自來水衝去多餘的鹽水晾幹(丟在一邊不用管幾個小時就行了)

第三,放入瓶中,高度達到容器的肩部即距離瓶口寸許即可,然後注入事先混合好的糖醋汁,醬汁沒過實物即可(或者沒有沒過實物也沒有問題),最後再加進二大調羹的橄欖油,作用封頂。封好頂的糖醋泡小鹹菜可以放置在陰涼處,二周左右就可以吃了。不太講究口味的話3.5天拿出來嚐嚐也行,因為實物是泡在醬汁中的,時間長短一點關係不大。有地下室的放進去貯藏最好,也可以放進冰箱。我選擇放進冰箱,因為當時沒有著急吃。著急吃上的話放在常溫下的室內即可(天氣過熱不推薦)。

】醃製小鹹菜的酸甜度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把握。喜歡清口一點的就多放糖,喜歡重口味的多放醋,喜歡麻辣的也可以加一些麻辣香料等,生的放進去一起醃製就是,不用講究生熟、幹淨還是不幹淨,因為醃製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殺菌”和“煮熟”的過程,商店買來的任何調料都可以直接的加入。吃完小鹹菜汁料是上好的調味汁,用來拌麵條、炒菜等那美味妙不可言。

看著寫得多,其實做起來前後幾天時間加起來實用時間不過半小時。。。

經常有親看到我這大鍋飯的吃喝時留言“做這麽多好吃的你的家人腰肥肚圓時感受到的肯定是幸福。。。”誰說的這是?沒有聽說過一隻巴掌拍不響的嘛?我有好的心情和熱情做這多好吃的,不見得人家老少吃喝的熱情也跟我做飯菜的熱情一樣對吧?如果啥都因為一個“好”字就能完美就能感受幸福,那這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麽多的破碎家庭、離異的夫妻了。


對了,上次出的腦筋急轉彎的“迷”一直沒有完成貼出謎底。不是我故意沒貼而是貼了沒有貼上過後忘記了就擱淺了。至於這謎底,我想著有時間再整一篇有關博文。。。親一看就知道我出這腦筋急轉彎的意思了。繼續擱淺少時。親見諒。HOHO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