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中國情結 就有了文盲身份
文章來源: piao112007-04-17 04:28:31

 
  其實原來的標題是“我的中文清結注定了我的文盲身份”!

  我的中文清結注定了我的文盲身份!哪怕學了幾年也能咕嚕幾句的那洋文阿,比起我的拿手國文,那真的是不能算啥的玩藝兒。那是因為,為了孩子們的中文起碼能達到一個能流利講述的水平,在我家裏進門或跟我在一起,一定得說中文。不是我霸道,也不是我不講理,不過為了小滴們,真就是隻能出此無奈的下策。

  最後,這樣的“下場”就落得我這個做媽媽的成了文盲。

  這個“因果”關聯好像有點牽強,但這個牽強真的是造就我這個文盲的因由。

  在外這麽多年,總看到文章或朋友說他們家的生長在外的孩子不願意也不會說國語。

  每每此時,我能做到的就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說著這樣“昧著良心的話”。

  嗬嗬,看官如果被此言不幸擊中,那麽請在意一下我用的引號,不好意思,這引號就是為您搭建的台階:)

  在我看來,隻要你堅持,隻要你認定,不管你的孩子生長在哪裏,都應該跟隨你的思想的一部分關聯著依附著;如此,在我看來就沒有說孩子不願意說中國話的道理。

  應該說我支持孩子們說國語是做了犧牲的。

  很多的在外的國人,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在開始那段時間裏不能去當地語言學校或提高班學語言,為了自己盡快的也能夠達到一個洋文水準,唯一選擇就是在家跟孩子說洋文。

  在外讀書哪怕幼稚園的孩子,大多也覺得洋文就便、爽口而怕說國語,還有部分就是孩子們不能很好的接受到良好的中文思想的家教,覺得自己是中國人說中國話丟臉而怕說國語,這樣,時間久了,父母在家跟孩子們說洋文基本也能達到一個“文盲”的水準(能說不會看、寫等)。但父母(大多是不工作的身為媽媽的一方)這樣作的結果,大概有95%的可能性導致孩子不會說國語或不願意說國語。因為,他們有了這樣的“善良的”父母給予的造就的極好的語言“環境”

  有朋友會說,這個是我給孩子創造盡快融入當地人、言的條件,目的也是等同你做得犧牲般的為了孩子阿。

  果真如此?!

  那麽我請問:您看到有哪個神智正常的孩子生長或成長在他國學習三月以上或者更短的時間不會說洋文的?哪怕這個孩子的父母都是不會說洋文的國人。

  再請問:您的洋文水平足以您作這樣的所謂的犧牲去輔導孩子說當地語麽?我特指語法和發音。

  其他的我就不說了,也許您的本意是讓孩子盡快的能流利的說洋文,可您看了我上麵的問題,您還敢說你做得是犧牲?您怎麽就不犧牲一點其他的思想,去培養您那血管裏流動的是中國人的血液的孩子們多一些中國的文化和語言?

  對鬢毛漸衰鄉音終不改的我來說,最大的自豪算是:孩子們都會說很流利的國語!哪怕方言阿。

  哈哈~~自我安慰一下。
  
  說到此,有不能接受我觀點的朋友們先不要鄙視我“假學究”,我給你PS一下我的“卑鄙”,讓您的心態平衡一下:昨天我接孩子們放學回家,在汽車裏,我叫三子將早上跟他說的中文單詞“汽車”念一遍,老三開口就是我老家方言“氣X”(抱歉,這個方言真難整,還找不到拚音呢),老大一聽就“教訓”上了:“說正宗國語,不要夾帶荷文和方言!”我在邊上看人家那個苦巴揪臉的模樣很不忍心的就幫了一把:“你小時候也這樣,說著說著著急了也夾荷文方言的。。。”老大隨即氣急敗壞:媽,你這樣是不對的,這樣他會說不好正宗國語的。。。

  我昏,你家老媽說的也不是正宗國語呢。

  哈哈,瞧我這小破心眼:我這邊跟您吹著牛,那邊在家遮著醜,您說我容易麽我?

  
  最後我跟您說:從現在開始,您在家就別過分謙虛或者不肯犧牲自己的那點“自尊”,幫助您的孩子今後也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們”大說特說國語吧!哪怕跟我一樣的“洋涇浜”阿。

  您可千萬不要忘記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謙虛使人退步!驕傲使人更退步!!”

  天哪,這是毛老人家說的麽?



     一一隨意侃
     17.0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