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韓國人
文章來源: 紅袖添香老板娘2007-11-07 11:29:45
認識的第一個韓國人,是在中東的沙漠裏,他很認真的給我講解聖經故事還送我了一本聖經。他的善意對我日後開始對聖經的拜讀起了很大的作用。韓國人信耶穌基督的很多,有韓國人的地方就有教堂,幾個韓國人在一起就開始禱告。

認識的第二個韓國人,是在一間小教堂。中國人從別人那裏租來禮拜的小教堂。彈琴的女孩是個秀氣的韓國女孩。努力學著中文,把她最燦爛最溫情的笑容送給每一個去教堂的人。我離開那個國家的時候,她把一條她珍藏的從法國買的絲巾送給我,她陽光般的笑容掛在她天使般的麵容上。“願主的愛與你同在/無論你在何方”。她的歌聲和她的鋼琴聲一直留在我記憶的最深處。

認識的第三個韓國人,是我和朋友去那家店退貨,朋友覺得她買的那個東西不適用,拉著我陪她去退還。但收據上寫著這是減價後的最後一次售出概不退貨。我和朋友軟硬皆施終於讓店家把貨收了回去。

我們陶醉在勝利的喜悅裏,我順便買了些雜物,卻把錢包丟在了店裏。
問題是我在第三天才發現我的錢包不見了。回憶定到3天前的那個韓國店,我拉著朋友和我去那家店裏去找。

店主認出我們來了,因為那天的爭執還是很激烈的。
在我敘述了錢包的特征和錢包裏的物品之後,店主把錢包交還了我,還說了一句,“裏麵放太多錢了,要小心一點,丟了可不好。”

我的錢包裏放了3000元的現金。是這個和我們吵過架的韓國人一分不少地還給了我。

認識的第四個韓國人,是去高爾夫球具店買球杆。在試用杆子的時候,順手就把自己Cartier的戒子放在櫃台上。後來和店主討價還價未果之後,悻然離開,把戒指留在了櫃台上,到家才想起來。急忙打電話過去。描述特征。店主用他韓國味很濃的英語說,“幸虧你上麵刻了字,不然我也不能肯定是你的。你走後有好幾個人來過,我是在所有人都走光了才發現這枚戒指的。”

戒指價值不菲。我又一次從韓國人手中取回我的物品。

換成別的人,我真的不能肯定我是否那麽好運。

從此我看見韓國人總是帶著幾分敬重的。
當然,他們搶注端午節的事我依然耿耿於懷。最近的壞消息說他們居然把五糧液也搶注了。然後我開始看到很多關於韓國人的威脅論引起的愛國情懷。

但我不明白一點,中國人除了呼天搶地地痛罵韓國人無恥的時候,為什麽中國那麽多的學者專家就沒有提前想到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呢?
韓國人是無恥的,可它為什麽對我們無恥?
他們為什麽沒有把武士道注冊為他們的商標?
獨獨留我們在這裏痛哭流涕?

恨有什麽用?你去搶注啊!去把韓國人的節日都搶注過來啊。

中國哈韓的風氣我不是很了解。
韓國人的整容術倒是一流,韓國人的汽車業也能到世界的汽車市場上亮相。
韓劇的流行我也不知。
在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韓劇裏,韓國人對人性的真善美倒是不遺餘力的歌頌著。比起國內現在那些粗製濫造的垃圾劇本是好看很多。
拒絕“韓流”,有用嗎?
日本人什麽都學什麽都用。但最終還是保留了自己的傳統。
猶太人浪跡天涯,還能把自己的宗教發揚光大。
中國人為自己選擇了什麽?中國人為自己保留了什麽?

如果被人欺騙了,不要去恨騙人的那個人,先要恨自己的愚蠢。

騙人的人到處都是,你恨不完的,隻有恨自己,讓自己不再被騙才是硬道理。

淺薄的認為,韓國人為自己國家的利益去爭取,不無恥;而我們麵對韓國人的爭奪卻無能為力,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