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記憶中的一些江西農家菜,你吃過嗎?
文章來源: 薑小魚2014-11-08 08:48:18
  記得還有這些:
燒鵝:端午節要吃鵝,一隻鵝燒一大盆子
炒老蛤:就是田雞。田雞是一種比青蛙大的,顏色灰褐色。在田邊洞裏,叫聲很大。
炒雞雜:雞腸子雞胃雞肝等辣椒木耳炒一盤 
炒雞婆蓮:是荷葉莖的水下部分靠近蓮藕的葉子柄,白色的細細的一根根的。
筍幹燒肉:江西南部勝產冬筍。大片冬筍幹,洗米水泡軟切絲,燒五花肉,極好吃。
煎打籽瓜皮:有種小西瓜主要用來收獲大片瓜子。但是皮很青翠鮮嫩。瓜皮掰成大片油煎
辣椒熬參魚:參魚是土話,是一種長不大的魚,一般就半支筷子長。很容易抓所以幾乎是水邊人家天天吃的。
黃牙頭燒豆腐:黃牙頭是一種隻有筷子長的黃色的類似鯰魚的,長胡須,小河溝池塘很多
煎鹹魚塊:鹹魚一般是大頭鰱魚或大鯉魚做的。煎成金黃色下飯。
嗦螺:河裏螺絲,老虎鉗剪掉尾巴尖頭,辣椒大蒜炒熟。“嗦”意思是吸到嘴裏。那一“嗦”螺絲殼裏湯汁極美味。
炒大田螺肉:一般是切片炒辣椒
清蒸甲魚:哈哈,這個以前是地道的農村菜,80年的時候還是買不起鯉魚的就隻能吃這個了甲魚。很小時候吃過不少,當然是馬俊人出來以前的事,後來就是腐敗分子的菜了。
蘺子豆腐:那個字土話叫“立呀”子豆腐。一種山裏野果做的豆腐,顏色很深暗紅,農村很流行,吃不起豆腐的話就買它。味道很好極其有特色。已經絕跡了。
涼粉:這個是方言,就是那種黑色的果凍樣子的 台灣叫仙草蜜的。加糖吃,解暑。
吊罐鍋巴:鄉鎮農村用了幾百年的吊罐燒飯,一個鑄鐵的罐子有蓋子。掛在柴火上燒飯,鍋底總會有鍋巴,小孩子最愛吃。
糖炒米鼓:方言。就是糯米團子,很象年糕幾乎是同樣的東西,隻是形狀是個肉丸子大小。
蘺蒿炒臘肉:就是鄱陽湖的草。其實是後來在城裏流行開的,打著農家菜的旗號。
翹嘴巴魚:白色的,河裏的魚。比武昌魚窄,嘴巴長得微翹著。最好吃的幾種魚。一般是偶爾在小菜場有漁民釣到的。
涼拌米粉:就是粗米線。南昌一帶街上現在也很流行,十幾種調料任你配,辣椒薑末蒜末蘿卜幹末等。
酒糟魚:魚切塊拌鹽 曬半幹。和酒糟幹辣椒碎一起封壇。吃的時候拿出來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