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創業筆記(1)-從招聘看中外的80後們。
文章來源: 笨企鵝2009-03-04 23:38:02
作為一個新鮮海龜,肯定有與當今中國社會脫節的地方。回國經曆了價值斷層和第二次culture shock 後(第一次當然是來美國的時候),記錄下我的各種新發現。

最近為公司招聘員工,有兩個不同的職位,不同的素質要求。經曆了兩個多星期的密集麵試,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中國時事,拿來和大家分享。
第一個職位需要錄用一個在京的外國人。

以前我有一種自己的看法,認為到中國來生活或工作的外國年輕人百分之九十都是在本國不出色的,比如上的學校不太好,或專業太人文不熱門。總之,認為他們算不上精英類的。

通過這些天的麵試,不得不承認自己固陋寡聞,以前的經驗太老黃曆了。不能說遞上簡曆的都是精英吧,至少有一半的年輕老外真是不錯。論學曆,從劍橋數學碩士到加州大學的雙學士,世界名校不少。論來源國家,幾乎包含了五大洲各膚色各民族的年輕人, 美,英,加,各種歐洲人,東南亞,印度人,非裔,真全啊。 論經曆,個個都是從小或從高中就東竄西竄,跑過全球各種國家留學,還有個亞洲年輕人在阿布紮比呆了幾年。論到語言,能說3種語言以上的年輕人還真多。

總之,現在的年輕人的國際觀真強,認為來中國積攢一下經曆和閱曆非常值得。

第二個職位需要錄用中國的80後。

結果我遇到了難題,一類候選人是北大碩士或中國傳媒大學的碩士這樣的高學曆,但經驗少;另一類是學曆低腦筋靈活,動手能力比較高的非名校年輕人。比如有一個87年才出生的,某省 重點高中畢業考得不好,放棄了大專院校的錄取,跑到某個職業導向的學校去培訓了一年。之後工作了一年,考上北京科技大學的專升本。我看他對各種麵試問題的應答思路還真不錯,除了了解專業性的東西不說,真地能看出比從高中就進了大學,再上研究生的人了解社會,更有處事和決策判斷的能力。

所以有點感慨,大學到碩士一讀就是六年。是不是比較浪費? 這個專升本的孩子隻是在周末上課。給出同樣的時間段, 將來更成功的可能是那個早踏入社會的孩子,因為他能更快的成熟起來。當然美國名校出來的精英們是另外一條金光大道。

多加一句,現在各行各業的競爭真厲害,是個小土鱉就想創業,剛回國的海龜日子不好過啊。